这四个字吓了秦念一跳。
原来她误解了扮演刘彻的打工人!
先前刘彻追问天意,既是不能违反他自己的人设,也是在示意她赶紧找补,并在之後用“你只是不信天意”圆上她的找补。
这次也是以“尧禅让舜”提醒她:
又违规了!
尧禅让舜是典型的历史事件!
【秦念:说尧禅让舜不会违规,因为它根本不属于历史事件,它属于故事。】
大多数正史的记载都是尧禅让舜。
但《竹书纪年》的记载是尧晚年德行衰微,被舜所囚禁;舜又流放了太子丹朱,夺权上位。
秦念更喜欢後者的记载,但目前的主流还是禅让制。
刚才怼得太爽,不小心违反规则。
她只能假装自己所处的後世已经确定禅让为假丶《竹书纪年》的记载才是真实历史。
这样应该可以糊弄过去。
………
尧禅让舜不是历史是故事?
故事本是“过去的事”,但秦念所言的“故事”一词,“理解”起来指的是“编造的事迹”。
尧并非禅让于舜?
那舜如何即位?
“上古圣王,竟是如此?”
刘彻自言自语,复而有所明悟:
难怪秦念对儒学如此厌恶。
姬周伐商,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至德”。
舜夺权上位,被传为禅让的圣皇。
春秋笔法,恐怕也不是始于儒家的孔子。
“舜禅让禹。”
刘彻再度尝试,这句话却再度被天幕所阻。
难道是“舜禅让禹”属于史实?
还是说“朕以为这是史实”,故而不能示于天幕?
【李世民:禅让之说并非只有尧舜。】
直言舜禅让于禹被阻,李世民换个方式询问。
他同样疑惑于舜禅让禹为何不能道出。
【秦念:舜禅让禹也是故事。】
【刘彻:舜禅让禹。】
是因他不确定当时的史实如何,才会被天幕以规则二限制。
刘彻得出结论。
当秦念笃定地说出舜禅让禹为假时,他才能将此事道出。
由此可见,并不能借助天幕规则判断史书真假。
………
各朝儒生皆震恐。
圣王禅让居然都是“故事”,而不是史实?
那基于圣王之说的儒家经典算什麽?
孔子是否知道真相?
儒家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