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帝王聊天群 > 第40章(第4页)

第40章(第4页)

………

後世因钟离眜之事贬低韩信的皇帝皆愧然。

他们是真没想到韩信会被史书如此污蔑。

若只是被僞造的汉史所欺,他们还不至于愧疚。

但秦念看到的史书与他们无二,而秦念能发现史书中的谬误,他们却未能看穿。

或者说,在儒家观念的影响下,他们不会刻意去质疑正史的记载。

尤其是有益于君臣之道的记载。

【秦念:陈平建议你僞游云梦,召见韩信并擒下他,凭的不就是你俩都相信韩信会听命独自前来,而不是带着军队过来吗?】

【秦念:史书却写什麽“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这是什麽逻辑不通的玩意?】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个意思:

刘邦到了楚国边境,韩信就想造反,但又觉得自己无罪,打算去拜见,又害怕被抓。

秦念想到这句话就想笑。

——韩信究竟想不想反丶有没有罪?

韩信若是真有“欲发兵反”这个念头,他又怎麽会觉得自己无罪?又怎麽会独自去见刘邦?

如果他觉得只是有这个念头,别人又不知情,所以算无罪,那他又为什麽要害怕被刘邦所擒?

之後还画蛇添足,说有人告诉韩信,把钟离昧杀了,刘邦就会高兴,就没有隐患了。

于是就有了钟离昧在自刎前说出“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这样离奇的话。

倒也不必为刘邦找补,说韩信自知藏匿钟离昧是罪。

有人劝韩信“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这件事,是发生在韩信“恐见禽”之後。

也就是在此之前,韩信就是“自度无罪”,他压根不觉得藏匿钟离昧是罪。

《史记》的这段记载,充满了自相矛盾的美感。

【秦念:你编造僞史时,是实在没法自圆其说,才会这麽漏洞百出吗?】

在之前的质问中,刘邦的沉默与痛快认错,秦念就确定刘邦的扮演者接受了她对史书的解读。

不接受也不行,这些漏洞太明显了。

汉高祖本人来了都不好补救。

【刘邦:吾……唉……】

陈平暗叹。

没错,他就是笃定韩信不想反也不会反,才会建议陛下亲自去楚国西部境内的陈县擒韩信。

史书刻意描述韩信想反——

不这麽写,怎麽解释陛下废楚王为淮阴侯?

可秦念为什麽要将这些全都说出来?

他先前想方设法让太子拜韩信为义父,不就是想要韩信得以善终吗?

以韩信的性格,得知自己死後被如此污蔑,只会对陛下更加怨恨。

韩信确实越发怨恨刘邦。

他本以为受诬谋反被诛已经是刘邦做的最辜负他的事情,万万没想到死後还会被如此贬低!

刘恒小小年纪人都麻了,只能努力安抚义父。

阿父的行径,就是他也看不下去。

看阿父迅速下跌的民心,就知道黔首们也看不下去。

【秦念:而第二次污蔑韩信谋反,更是招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