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自己立的人设是以华夏利益为重,那就不能刻意去扯後腿。
只有被人“激怒”,她才会“反击”。
………
嬴政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项羽欲屠戮大秦宗室?
若真是如此,那他就先屠完楚国馀孽!
【刘邦:竟有这般巧合!】
刘邦很想问秦念的祖先是谁,如今隐于何处。
能有秦念这样的後人,其先祖或许也非泛泛之辈。
应当为大汉效力啊!
可惜他知道此问必然为天幕所阻。
【秦念:你西出略关时兵力不到一万,一路上倒是兵力不断增加。】
【刘邦:有因民心所向来投者,也有被吾吞并的军队。】
【刘邦:第一个主动来投的人才是陈留县的郦食其,虽是儒生,却是狂生。】
此时刘邦已经转换思路。
在之前帮年轻的自己丶张良丶曹参进言後,他就意识到与其坐视秦念将他的重臣一个个举荐给始皇帝,不如他自己来。
这样不仅能为始皇帝时期的自己积攒人脉,还能让现在的重臣对汉室更加忠诚。
………
已经五十岁的高阳郦食其惊讶不已。
以他的智慧,当然看得出汉皇刘邦是在刻意举荐他!
他现在只是看管里门的小吏。
竟是要一步登天,入秦王之眼?
【秦念:郦食其……朕想起你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他劝你分封六国。】
秦念记得《史记》对郦食其的自荐有两种记载。
一说沛公有个骑士是郦食其的故人之子,郦食其拜托骑士举荐自己。
骑士建议郦食其不要自称儒生,因为沛公不喜欢儒生,儒生要是戴着帽子来见他,沛公就会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
但郦食其坚持以儒生的身份去见沛公,凭借攻取陈留之计获得重用。
第二种说法则是郦食其主动求见,沛公听使者说他穿得像个儒生,就让使者去回绝他。
郦食其就拿着剑呵斥使者,说他不是儒生,自称高阳酒徒,吓得使者再去找沛公,说郦食其是个壮士,于是刘邦召见了他。
【刘邦:儒生嘛,总是想着恢复周制,吾当时也差点信了他的蠢话!】
【秦念:确实是儒生的逻辑:想不出办法了怎麽办?一定是不够崇古,跟着古“圣贤”的制度走就一定不会错。】
【秦念:也不想想周制要是真那麽好,周朝怎麽三百多年就彻底失权,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
【刘邦:是极是极!】
郦食其垮下脸。
若是以前的他,还真有可能劝说刘邦分封六国。
但在知道古圣王的故事全是假的,史书不可尽信之後,他也知道崇古不可为。
若是因此不能得到重用,他也只能认了。
【秦念:要不是张良以八难劝住你,那可就真有乐子看了——八国混战?还是被项羽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