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帝王聊天群 > 第86章(第1页)

第86章(第1页)

第86章

【秦念:明明在汉朝之时,借兵刃弓弩之利可以“一汉当五胡”。】

【秦念:到你宋朝,百姓以从军为耻;官吏贪腐致使武备落後,尤其战马极为稀缺;吃空饷问题极其严重,军费居高不下,底层士卒却饥寒交迫——最终举国积弱。】

一汉当五胡,出自“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这并不是指汉人就比得上五个胡人,而是指汉人借助兵刃弓弩发挥的战斗力远强于胡。

宋朝的工商业明明极为发达,其兵刃弓弩原本也该胜于异族,宋军的战斗力绝不应该这麽差。

可惜宋朝的士大夫阶级,太贪了。

宋朝的皇帝,更是沉浸在士大夫的赞颂声中找不着北。

丝毫没有意识到越是优待士大夫,越是给他们各种免于刑罚的特权,其贪腐程度就越严重。

【秦念:儒家鼎盛,重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换来的就是这麽个结果。】

秦念是在褒赞汉朝,刘彻却笑不出来。

毕竟秦念还补了句“儒家鼎盛”。

………

历朝历代的儒生皆羞愧欲死。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儒家的理想中的君臣之道。

儒家鼎盛,更是儒生的梦想。

可当真有一个朝代,儒家达到鼎盛,君王也当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丶刑不上大夫丶有八议之善——

其结果竟是四十汉不如一胡,竟是神州陆沉!

………

“儒家改史改得好啊。”

朱元璋面色极其难看。

他是後世之君,本该清楚宋朝是怎麽亡的。

但在儒家史官的书写之下,他却以为宋以吏治松弛而亡,是对贪腐惩治不利所致。

却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就在“儒臣”本身。

朱元璋同样是皇帝,他不会将政策的失误归咎于宋太祖。

身为君王,所见所及都有限制。

儒臣本该是君王的耳目,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可当秦念以非儒家的视角解读宋朝的历史,朱元璋看到的却是儒家欺君。

从上到下皆在欺君!

儒史却不是这麽写的,儒家的史书只是将责任归咎于臣子“违背孔孟之道”,归咎于“儒道不兴”!

是了。

官吏清廉就是儒家治国的功绩,贪官污吏就是违背孔孟之道。

儒家哪里会有错?

【赵匡胤:朕甚悔之!】

赵匡胤心中极为沉痛。

他曾以为必须重文抑武,才能防止重演五代十国的频繁改朝换代。

他曾以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就会对大宋尽心尽力。

君臣同心,大宋怎麽会亡?

可现实却是贪欲无极。

这些士大夫不会认为自己获得了好处,就该像助家族兴盛一般辅佐宋帝。

他们只会嫌贪污得还不够多。

即便国破,他们的家也不会亡,他们还可以侍奉其他朝代的君王。

君臣一心只有个例。

故而唐太宗才会对魏征爱之甚极,纵有私授史官之事,也不忍将魏征墓移出昭陵。

君王与臣子就是不同的阶层,是他过于自以为是!

【秦念:朕知道你为什麽抑武。你处在一个礼崩乐坏都不足以形容的时代,是华夏史上最惨无人道的时期。】

【赵匡胤:……】

宋朝之前的诸帝都皱起眉头。

李世民更是忧心忡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