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帝王聊天群 > 第166章(第1页)

第166章(第1页)

第166章

【朱元璋:彩!】

换作以往,朱元璋最先注意的必定是“趁着皇帝年幼独揽大权”。

如今他却是第一时间为其喝彩。

大明党争远胜各朝,这个重臣竟然能整合相权,完成改革!

朱元璋只叹此人不是生于现在,不能入朝为他所用。

【秦念:可惜他劳瘁而死後,党争再起。皇帝也不甘心当了十年的傀儡皇帝,削其官丶夺玺书诰命丶诏罪天下。诏书上写“本当斮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流放其家属。】

【朱元璋:……】

【秦念:更可惜的是你朝有党争,人死政息。】

其实一条鞭法也有诸多潜在弊端:

税法规定纳银,就出现了臭名昭着的火耗银——碎银熔铸成银锭会有损耗,贪官污吏就以损耗为名加征火耗银。

此外明朝缺白银,又有大量白银被埋在後院,银贵谷贱同样加重农民负担。

张居正死後,官员考核制度考成法被废除,明朝吏治迅速恶化。

面对日渐紧张的辽东战事与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明朝不断增派税赋,比如明末三饷(辽饷丶剿饷丶练饷),赋税折银制度反而成为明廷更便捷的敛财手段。

在财政崩溃和吏治腐败中,一条鞭法各种弊端爆发,名存实亡。

但这并不意味着张居正的改革失败。

他在短期内整顿吏治丶简化税制丶扭转财政危机,留给朱翊钧一个远胜于万历初年的大明,完全可以说是中兴之臣。

如果万历皇帝以国事为重,像秦惠文王清算商鞅一样只清算张居正而保留其改革遗産,或许明朝的国祚还能得以延长。

【朱元璋:这个皇帝又是个蠢货!】

朱元璋怒道。

虽然身为皇帝,难以忍受当“十年傀儡皇帝”,掌权後行报复之事并非不能理解。

秦惠文王亦是在商鞅死後将其车裂,并诛其族。

但商鞅之法仍在!

这个皇帝究竟蠢到何等地步,才会让如此良政人死政息!

“朱棣,这就是你的子孙!”

太子朱棣百口莫辩。

【秦念:他的确是目光短浅的蠢货。清算完重臣的家族还不收手,明知改制有利于社稷,却只顾泄愤,将相关文官武将也一并清算。于是仅数十年後,你朝就亡了。】

一提万历皇帝清算的武将,秦念就想到抗倭名将戚继光。

张居正死後不久,朱翊钧就将戚继光调离东接辽东的蓟镇。

戚继光赴任广东总兵官後一再被弹劾,只能上疏请求病退,最终在失意中病逝。

而戚继光被调走後,蓟镇防务逐渐荒废,难以支援辽东战事。

万历末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于努尔哈赤。

而戚继光也是在万历末年才得朝廷赐谥号“武庄”,或许就与这场惨败有关。

【朱元璋:帝王昏庸,于国大害!】

朱元璋扼腕叹息。

大明有中兴之臣,却无中兴之主。

【秦念:异族借鉴明朝这一赋税制度,将丁银摊入田亩,按地亩摊征,极大减轻穷人的负担,于是华夏人口增长至近四亿。】

这就是清朝的摊丁入亩。

康熙下旨“永不加赋”,将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标准,也就是固定丁税。

雍正元年开始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地多者多交税,地少者少交,无地者不交,对贫民而言极为有利。

【李世民:四亿?只是将丁银摊入田亩,人口就能暴涨至此?】

李世民现在愁的就是大唐人口不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