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落日与网红 > 第22章 红裸石上的年轮红裸石的温度(第2页)

第22章 红裸石上的年轮红裸石的温度(第2页)

“你看这页。”丈夫指着其中一行,“顾爷爷说,红裸石会光,是因为里面裹着人的念想。念想好的人拿着它,光就暖;心里装着气的人拿着,光就冷。”

顾念苏忽然笑了,原来母亲说的“石头会记故事”,早被祖辈写在了日记里。她把日记放进相册最前面,旁边贴上丈夫刚拍的照片:小石头举着银杏叶化石,站在红杉树下,影子和树影交叠在一起,像株小小的红杉苗。

夜色渐浓,办公室的灯亮起来,红裸石切片在灯光下泛着柔光。顾念苏把相册合上,封面是用红绳拼的双生结,绳头系着两颗小石子——一颗是她小时候捡的,一颗是小石头刚塞给她的。

丈夫从身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抵在她顶:“明天带小石头去地质博物馆?她说想知道石头是怎么长大的。”

“好啊。”顾念苏把脸颊贴在红裸石上,“还要告诉她,石头不会长大,但它会把我们的故事收起来,等有一天,我们的小石头也有了小石头,就把这些热乎气,再传下去。”

窗外的月光爬上来,落在红裸石的双生结上,像给这枚石头,又镀上了一层新的温度。而那些藏在纹路里的故事——矿洞前的争执,红绳上的等待,病榻前的和解,书桌旁的陪伴——正顺着时光的脉络,慢慢长成新的年轮。

就像顾爷爷日记最后一页写的:“石头会老,但热乎气不会。它会变成风,变成雨,变成孩子手里的新石头,在往后的日子里,暖暖地活下去。”

顾念苏给女儿讲完故事的第三年,博物馆要办一场“奇石与家族记忆”特展,她负责梳理展品背后的渊源。整理库房时,一枚裹着旧棉纸的石头从木箱深处滚出来,落在她脚边。

棉纸被岁月浸得脆,一触就簌簌掉渣。她小心翼翼揭开,里面竟是半块红裸石原石,断面处能看到与办公室切片同源的纹理,只是边缘带着明显的磕碰痕迹,像被人硬生生掰开过。

“这是……”她指尖抚过断面的凹痕,忽然想起外公日记里的话——当年和顾爷爷在矿洞争执时,曾失手将最珍贵的一块红裸石摔成两半,一人捡了一块,从此再不往来。

原来办公室那枚切片,是父亲那一半;而这半块,该是外公留下的。

她抱着原石回到办公室,夕阳正斜斜铺在书架上。红裸石切片旁的相册又厚了几页,多了小石头在地质公园追蝴蝶的照片,还有去年全家去矿洞遗址时拍的合影。

“妈妈,你在看什么?”小石头背着书包跑进来,辫子上还别着老师奖励的小红花。这几年她长快了,羊角辫换成了马尾,却依然爱往办公室跑,书包里总装着捡来的各色石头。

顾念苏把两半红裸石拼在一起,断面竟严丝合缝,像从未分开过。双生结的印记在拼接处完整浮现,比切片上的纹路更清晰,像一道深深的年轮。

“你看,”她轻声说,“这才是红裸石最初的样子。”

小石头凑过来,鼻尖几乎碰到石头:“它为什么会变成两块呀?”

“因为很久以前,有两个人吵架了,”顾念苏拿起相册,翻到外公与顾爷爷的合影。照片里两个年轻人站在矿洞前,表情紧绷,中间隔着半步距离,却都望着同一块矿石,“他们都很喜欢这块石头,却因为误会分开了。后来他们的孩子相遇了,把石头的故事接了下去。”

小石头指着照片里的矿洞:“就是我们去年去的那个山洞口吗?那里的石头也红红的。”

“对。”顾念苏点头,忽然想起遗址管理员说的话——去年他们去时,山脚下新栽了一片红杉,说是附近村民自种的,纪念当年在矿洞劳作的祖辈。

那天傍晚,顾念苏带着两块红裸石去了特展筹备处。策展同事看着拼接完整的原石,眼睛亮了:“这简直是最动人的展品!既有地质价值,又有家族温度。”

她却忽然改了主意:“还是展出切片吧。”

“为什么?”

“因为完整的故事,该留在生活里。”她指尖划过双生结印记,“展品要告诉人们石头的历史,而这两半石头拼在一起的样子,是要告诉我的孩子——有些裂痕会被时光磨平,就像有些爱,会顺着年轮,长进每一代人的生命里。”

开展那天,小石头在展厅里当起了小小讲解员。她站在红裸石切片前,踮着脚尖给参观者讲:“这石头会记故事哦,它记得太爷爷和太外公的事,还会记我和妈妈的事。”

顾念苏站在人群外,看着女儿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红裸石的温度从未冷却。它不再光,却成了一根无形的线,一头牵着祖辈的矿洞,一头系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

闭展后,她把两半红裸石用红绳系在一起,放进了相册的最后一页。旁边贴着小石头画的全家福,画上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块小红石,像捧着一团不会熄灭的暖光。

夜深时,她偶尔会翻开相册。红裸石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说:所谓传承,不过是让爱的痕迹,在时光里,长成更清晰的模样。

喜欢落日吻过红裸时请大家收藏:dududu落日吻过红裸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