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芬建议道,“虽然大学不错,但是仕途才更加海阔天空嘛。”
此时的高育良四十岁左右,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系主任外加教授。
严格意义上,高育良算是正处级干部。
“让我再想想吧。”
高育良心中已经有些动摇了。
他的确对仕途情有独钟,学校的舞台太小了,根本施展不出自己的才华。
“过两天省委干部有个讲座,我听学校领导的意思,想让你去参加。”吴老师说道,“听说梁璐她爸也会去,你要抓住机会。”
吴老师可谓是苦口婆心。
高育良的从政之路,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的帮助。
第一个因素,老书记点将。
所谓的老书记自然是赵立春了。
赵立春为了推动改革,需要一位理论水平高、能言善辩的学者型官员来为其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舆论引导。
高育良被赵立春看中,作为“智囊”被引入政界。
这次作为讲师,参加省委干部讲座,得到了赵立春的赏识。
第二是梁群峰,也就是梁璐的父亲,他是汉东省的政法委书记。
梁群峰也是高育良的贵人之一。
第三则是时代的因素。
这个年代,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学者型干部进入政坛。
高育良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接下来,高育良会借助汉东大学这个跳板,一跃成为吕州市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吕州市是地级市,正厅级建制,
政法委书记是副厅级。
不过因为是市委常委,所以含权量不是一般的高。
看似从正处到副厅,一步之遥,实际上这一步多少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
再然后,高育良逐渐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个职位,逐步干到了市长、市委书记。
在市委书记的时候,他和李达康搭班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理念不同,高育良彻底的导向了老书记赵立春,将李达康调离了吕州市。
而后高育良从吕州的一把手身份,跳跃到了省委常委。
最后更是升到了汉东省三把手的崇高地位。
……
一场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高育良心中暗下了决定,只是晚上他却有些睡不着,辗转反侧。
思前想后,高育良点了一根烟,坐在了沙上。
不由得,他打开了茶几上的那本杂志。
那篇《明朝的那些事儿》,高育良渐渐地看入迷了。
只有三万字的篇幅,他看了很久,同时也思考了很久。
翌日,高芳芳睡醒从卧室走了出来,才现高育良一宿没睡。
茶几上那本《明朝的那些事儿》好似已经翻了好几遍,页面有些褶皱。
“爸!”
“你怎么把书弄成这样子了?”
高芳芳有些心疼。
这可是样刊,她的珍宝。
“这篇小说写的不错,作者是谁啊?”高育良好奇道。
“作者嘛……”高芳芳神秘一笑,“这个作者你还认识呢。”
“我认识?哦?谁啊?是汉东省作协的那位大家吗?”高育良更好奇了。
“都不是,是您的学生,当时上课的时候,他还回答过您的问题。”高芳芳说道,“他叫陈述,和我一个班的。”
“我们关系……很好!”
喜欢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请大家收藏:dududu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