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出版社的副社长打压陈述这件事儿就像是岔了翅膀一样,迅传遍了大街小巷。
许多陈述的读者都知道了这事儿。
一时间,许多人都拧成了一股绳,开始骂起了出版社的那位副社长。
由此导致陈述的正版书销量也大增。
本来按照出版社乐观点估计,这十万部的销量,最起码得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卖完。
乐观点也得一个来月。
没想到才不到一个周的时间,竟然就销售一空了。
再加上访谈节目上了电视,在沪市三套播出,陈述的举动也引得无数人的支持。
月日,沪市文艺出版社。
办公室内,出版社的一众高层都聚在了这里。
社长面容和煦的看向了一众副社长以及其他领导层成员。
“好消息啊,《明朝的那些事儿》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卖出了十万部。”社长开口说道,“接下来我感觉要加大印刷数量了,先定三十万部吧,我估摸着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就能卖完了。”
“同时整理稿件,准备《明朝的那些事儿》中部的行。中部的话,差不多也是六十万字左右,初期先印刷四十万部吧。”
“校对部门那边多点力,加加班。”
随着社长的话音落下,台下立即响起了掌声。
他们出版社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销的书出现了,这本《明朝的那些事儿》将为他们出版社带来大量可观的收益。
沪市文艺出版社一共三位副社长,抛开针对陈述的那位副社长外,剩下的两位副社长鼓足了劲儿鼓掌。
他们的那位同僚与陈述产生矛盾的事儿,他们也听说了。
如今这位同僚没少被人骂,他们也乐的不行。
全当是看热闹了。
“小刘啊,我听说你和平川先生的矛盾了。”正社长看向了那位副社长,“你也是的,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人了,还和小年轻争吵,太不像话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平川先生年轻,对这些弯弯绕绕的不懂,都是很正常的。”
“最起码他的想法没错吗,想让更多的人阅读书籍,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这和咱们出版社的初衷也是相同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多读书多看书嘛。”
“你这事儿办的问题很大,直接影响到了我们出版社的名声。”
“鉴于也没太大的影响,就暂且先不做组织上的处理了,扣除你一半的年终奖吧。”
这种套话听一听就得了,主要是社长想批评了刘副社长几句,打压他。
这位刘副社长最近这两年跳的很厉害,想把他赶到二线部门养老,提前退休。
然后自己晋升正社长。
正好,借此机会,他好好的敲打对方一番。
“好,我接受组织的处理。”
刘副社长即便是再不悦,事情到这个地步,他也只能暂且服输。
“对了,财务那边也处理一些,咱们的平川先生不是缺钱吗?连吃肉都很奢侈,流程弄快一些,把版税给他。”
“别让咱们的平川先生久等嘛。”
社长再次吩咐道。
正常情况下,版税拖个几个月,半年都是正常的。
有些出版社还往一两年左右拖。
刘副社长本来打算在这方面卡一下陈述的,以此作为报复。
没想到正社长竟然亲自出面,要求财务部门打款。
喜欢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请大家收藏:dududu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