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末,噶尔丹部众散亡殆尽,穷困自尽。
蒙古营帐内,终于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康熙喜不自胜,好心情给几个随行的儿子赐菜。
难得一块用膳,还没有占据皇阿玛七成注意力的太子在,胤禔心情更好了——
这一次终于一雪前耻,彻底弄死了噶尔丹,他坐镇宁夏,指挥有功,封爵必定是第一等。
胤祉、胤禛、胤祺、胤佑、胤禩依次上前敬酒,康熙乐呵呵应下,还招呼众人给身侧乌尔锦噶喇普郡王敬酒。
两人早年相识,格外投缘,如今又成了亲家,自然愈亲厚。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不像别的蒙古王爷,这儿推脱,那儿喊别,非常坦然地受了皇子敬酒,还抱坛和胤禔拼酒,“大,大阿哥,我们蒙古的马奶酒,后劲足,来,再喝。”
“好!”胤禔拍着胸脯,非要赢一头。
康熙瞧着这一幕,嘴上骂“不像话”,眉眼舒缓,明眼人都知道康熙心情不错。
外头候着的李德全苦哈哈一张脸,京城递了折子来,棘手的很,又不能不递上。
李德全硬着头皮进来,打破了一室和乐。
微醺的康熙一看折子,顿时怒火中烧,对着李德全就是一脚:“该死的奴才!皇额娘病重,你怎么不早说!”
说完对着外面扬声道:“来人,今晚就拔营,连夜回京。”
“噗通”一声,乌尔锦噶喇普郡王抱着坛子,头埋进空酒坛里,呼呼大睡。
胤禔揪了一把耳朵,语气急切,“皇阿玛,皇玛嬷怎么了?”
胤禛、胤禩几人紧随其后,“皇阿玛,皇玛嬷身子骨素来康健,定然能平安无事。”
“呼!”康熙长舒一口气,阴沉的将目光看向胤祉,“啪”的一声,在众人担忧的目光中,康熙又甩了胤祉一巴掌,“瞧瞧,荣妃干的好事!!”
太后和康熙母子四十余年,虽不是亲母子,却感情深厚。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后,太后更是他唯一在世的皇家长辈!
胤祉茫然无措,压根不明白到底怎么了,额娘和皇玛嬷生病有什么关系,顾不得脸上的疼痛,跪爬着快捡起地上的折子,一看内容,“咚咚咚咚”叩地,扯着康熙的衣角求情,“皇阿玛,皇阿玛,额娘,额娘她一时错了心思,不是、不是有意的。”
康熙又踹了他一脚,怒火冲天,“不是有意的!!”
“她让有孕的儿媳站规矩都站到太后跟前去了!还口不择言提起董鄂妃!!”
咯噔——
胤禔几个人恨不能当场找个地洞钻进去,在太后跟前提董鄂妃,这不是往老太太心口捅刀子么!
乖乖,荣妃……这么勇的嘛?
胤祉瘫软在地,明白额娘这次必得受罚,难以善了。
康熙怒气冲冲不是没有理由的,荣妃对他挑的三福晋从来不假辞色,私下没少敲打。
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康熙又是公公,不好插手,实在看不过去了,私下敲打荣妃几句,夸两句三福晋,再打着弘晴的名头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