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宜修成为嫡福晋元后的 > 第240章 隔层肚皮隔层山(第2页)

第240章 隔层肚皮隔层山(第2页)

温宪和小七没一个开怀的,太后愁的很,几次拉着宜修叮嘱她多去公主府走动走动,想法子让两个孙女喜事临门,她和太妃才能真正放下心。

太后把孕事看得重,全是因为“隔层肚皮隔层山”——别看她和康熙母子情深,但内里如何,只有二人自己清楚。

有些话太后不能说,有些事儿康熙不愿意提,敬重、孝顺、奉养什么的,几分真几分假,谁也说不明白。

因而太后就盼着自己养大的孩子们,都能得亲生的骨肉,膝下多子,将来别跟她似得,能享一享真正的天伦之乐。

“记着呢。”宜修笑意不减,“前些时日,我就把最得用的两个医女送去了公主府,贴身给两位妹妹调养,开了温补的调养方子也算了合房吉日,正一眼不落盯着两人调理呢。”

“短则三月,多则半年,您就等着报喜吧。”

太后顿时露出笑容,“好、好!”如此太后算是安心了,便询问道:“你那学堂定了名字没?”

宜修搂着太后的手,靠在她肩膀上,一脸亲昵,“您也打听这事儿啊,前儿惠妃娘娘也问了,说是既开了学堂就好好教,要个个娴静雅致、知书达理才好,我当即就不乐意了。”

太后惊讶看向宜修,虽然她不会说汉话,但知书达理这个词她知道,是夸人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玛嬷,虽说这些年皇阿玛奉行满蒙汉一家亲,汉化渐渐盛行,但满蒙格格的教养岂能照搬汉人那套?真个个都娴静雅致,那不跟裹小脚的汉女一样,去孙媳学堂的可都是八旗贵女和金枝玉叶啊。”

“你说得对。”太后也觉得不妥,蒙古格格是草原明珠,性子豁达洒脱,八旗贵女更要有满州大姑奶奶的范儿,可不能一个个以柔弱谦卑为上,忘了老祖宗的本。

老北京俗语里头有一句,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

这里十八岁的大姑娘,满人称作姑奶奶,这一称谓不仅限于未婚或嫁回娘家的女子,还包括母亲被称为(红楼梦里头,王熙凤被称作琏二奶奶,就是一种尊称),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尊贵。

足以见满族文化中对女性地位的高度尊重,特别是在家庭管理和教育方面,更是不可或缺。

宜修说这话,也是提前打个招呼,她这学堂是独一份的——女红、琴棋书画等都是小道,略微涉及,什么女则女训是没有的,主要教礼仪、骑射、管家、御下、算账等,并不拘着姑娘家性子。

有意见的,别来沾边,想自家姑娘能立得起来、少走弯路,盼着女儿真正好的,你送来我再挑着收。

旋即,太后吩咐身旁嬷嬷:“去把哀家用过的马鞭取来,老四媳妇,你带回去就当是哀家的一份心意。”

宜修眯了眯眼,欣喜不已,日日入宫图什么:

有太后点头,饶是外头那些御史大夫再能说会道,也不敢多嘴。

别以为她不知道,满京城不少酸儒说这女学堂离经叛道,有失体统。

要宜修说这些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恨不得女人们个个以夫为天,把男人们捧上天、一切围着男人转才好。

也不想想她学堂收的都是什么姑娘,不是皇家的金枝玉叶,就是八旗贵女,若这样的身份还要不惜一切去讨好丈夫,那天下的女人还有什么盼头?

他们若是个女的,尝过这里头的酸楚,就明白这世道对女子到底有多苛责!

喜欢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请大家收藏:dududu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