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宜修重生不嫁四爷 > 第88章 疏不间亲(第1页)

第88章 疏不间亲(第1页)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大福晋腹中胎儿。

“四福晋!不好了!大福晋见红了!”嬷嬷惊慌的呼喊传来。

宜修心下一沉,循声望去,果然见大福晋衣摆处,已染上零星斑驳血迹。“吴医女,快给大福晋施针!”

“吴医女,大福晋情形如何?”宜修追问。

吴医女小心翼翼回道:“回福晋,大福晋受惊过度,动了胎气……而且,大福晋的胎息,似乎偏弱了些。”她欲言又止,面露踌躇。

“直说无妨。”宜修语气平静,“你是来帮忙的,把话说明白,才好应对。”

吴医女这才道:“幸而止住了胎儿下滑早产的趋势。只是……连日惊吓加上母体本就虚弱,小阿哥即便能平安降生,怕是也会身子孱弱。”

宜修轻轻摇头,暗自叹息:是个儿子,往后的风波,怕是更难平息了。

“嬷嬷,我这行动也不方便,劳烦您给姑母带句话,打蛇打七寸,有枣没枣先打上三杆子。”宜修托着肚子,佯装受了惊吓,对惠妃派来看顾大福晋的嬷嬷道。

嬷嬷谢宜修赶来救场,重重点了头,小心翼翼送走宜修,一溜烟窜进延禧宫。

惠妃听懂了宜修的话外音,直接找上东宫,撂下狠话:若她儿媳和孙子有半分差池,东宫也别想有一个孩子能顺利长大!鱼死网破,看谁更狠!

胤礽气得牙痒痒,却作不得。毕竟紫禁城三位孕妇如今胎相皆不稳,说东宫全然无辜,任谁也不信。可他确实未曾下手,甚至几次彻查皇宫,都没寻到半点线索。

大福晋躺了七日才悠悠转醒,太医诊断依旧是“胎息偏弱”。惠妃气得撕碎三块帕子,顾不得体面和太后敲打,再度恶狠狠朝太子与太子妃放话:

不管这事儿他俩参没参与,只要大福晋和孩子出事,这笔账,她就记在东宫头上!

她若没了孙子,东宫及东宫的孩子……呵呵。

也不知是惠妃的狠话起了作用,还是太子、太子妃内外严控的策略奏效,直到康熙八月中旬大胜回京,宫里都再没出什么幺蛾子。

宜修丝毫不敢放松警惕,笃定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索额图对大福晋这般恶意满满,并非无因。此次亲征准噶尔大胜,胤禔备受重用,负责犒军事务,在武将勋贵中声名鹊起。

康熙更下旨,九月巡幸塞外,由胤禔执掌军务。

反观太子,两次出征时虽在群臣监视下理政,看似手握大权,可紧要奏折全往前线,他不过担了个“监国”的空名,朝政半点插不进手。

此消彼长,索额图对明珠、胤禔恨之入骨。

可战事既了,康熙的精力转回朝政,制衡之术玩得炉火纯青。

明珠为先锋,高士奇、李光地从旁辅助,将索额图死死盯牢。

索额图固然聪慧,可与一群同等级的老狐狸周旋,也渐感吃力。

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放松了对后宫的窥伺,只是在耐心等待,等待一个能一击即中的机会。

而很快,这个机会,便悄然而至。

康熙大胜归来那日,紫禁城的朱墙似被朔风染上金辉。虽未擒获噶尔丹,却将准噶尔气焰狠狠挫去,叫那枭雄狼狈逃窜,大清国威如日中天,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扬眉吐气的灼热。

回京不过两日,万岁爷的旨意便流水般下:一边着人筹备九月巡幸蒙古的事宜,一边令礼部张罗宴会——八月二十九,要与群臣同享这战争胜利的喜悦。

乾四所深处的院落,此刻静得能听见廊下铜铃被风拂过的细碎轻响。

宜修支颐坐在临窗软榻上,指尖无意识敲打着案几,又摩挲着袖口缠枝莲纹,秀眉蹙得紧紧的。

打从心底不想去那宴会,别说跨出乾四所,连卧房门槛都恨不得钉死在地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