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剑三招募 > 第95章(第1页)

第95章(第1页)

有李林甫在朝中给他铺路,安禄山在圣上心里那是栋梁中的栋梁。

再好的人也没法讨所有人喜欢,能让满朝文武齐齐为他说好话不是因为他真的好,而是只有说他好话的声音才能传到圣上耳中。

安禄山会造反他不奇怪,但叛军攻破两京、圣上逃入蜀中避难……这怎么可能?

大唐再怎么积弊深重也还是大唐,圣上在位多年励精图治,怎么会沦落到那个地步?

李佾托着脸叹气,“我知道那些事情对大哥来说很难接受,毕竟直到出逃当天我都没反应过来,大唐怎么就到这个地步了呢?皇帝被叛军逼的仓皇出逃,叛军攻破两京烧杀抢掠,这怎么可能呢?”

没人能想到鲜花着锦的长安会变成叛军烧杀抢掠的场所,但是事情就是发生了。

已经发生的事情无可更改,但这儿的大唐离安禄山造反还远着呢,就算皇位上那位、咳咳、沉迷酒色越来越昏庸,有大哥这么靠谱的人提前准备也不至于像他们那里那样被打成丧家之犬。

说个好笑的,圣人太过信任安禄山,在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谣言,直到整个河北都落入叛军之手他仍然认为那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

好笑吧,哈哈,不好笑。

他说这话的意思是让大哥长点儿心别对圣人报太大希望,那已经不是开元年间励精图治的圣人了,脑子被酒色糊住之后的圣人已经可以打入昏君的行列,对他报希望就是对大唐百姓的不负责。

仙人朋友说过,但凡圣人早死二十年,凭功绩也能跻身千古一帝,可惜他寿命太长,愣是把盛世明君的称号给弄没了。

当然,他们那个爹也靠不住,比圣人还靠不住,大唐能靠得住的只有大哥。

李俶重重的捏着太阳穴,脑子里乱糟糟缠成一团,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佾儿,从安禄山造反那里细细说,再重新说一遍。”

“是九郎……”李佾鼓了鼓脸,不过看他们家大哥那深受刺激的样子也没继续在称呼上纠结。

佾儿就佾儿吧,他哥都倓儿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大哥,有纸笔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光说可能记不住,他可以把重要节点写下来供大哥仔细分析。

李俶深吸一口气,“稍等。”

笔墨纸砚迅速到位。

跨世界的兄弟俩在房间里梳理接下来十几年会发生的事情,安史之乱前的李佾是个没怎么接触过朝政的透明郡王,朝中乱七八糟的明争暗斗他知道的不多,其中很多还是动乱之后才后知后觉了解到的。

没办法,李唐皇室手足相残的前例太多,圣人对所有儿子孙子一视同仁的不放心,什么都不知道才能安稳的过日子。

他不清楚朝中的派系之争,就算后来为了去睢阳恶补了许多,说的时候也经常会忽略掉重要细节,好在有个心思缜密的广平王殿下能从旁提醒,勉勉强强也算是把他脑子里知道的信息倒出来了七七八八。

啊,累。

身体变小就是不方便,才这么一会儿就开始困了,他长大之后可是能连着熬好几个大夜都不认输的勇士。

小殿下打了个哈欠,将纸笔都交给旁边的大哥,“仙人朋友说我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才会让他们出现,我现在感觉可能是我的诚心有点多,所以解决了我们那儿的叛乱又来到了大哥这里。”

都来都来,他不介意多帮几个大唐。

虽然不知道世上到底有多少个面临动乱的大唐,但是能救一个是一个,多救一个都是赚。

李俶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掩在袖中拳头紧握,指节已经泛白,“怎会如此?”

那边的大唐和他们这里有很多不同,没有以武乱禁的江湖也没有各大门派,造成动乱的原因很容易就能梳理明白。

无外乎:皇帝怠政,朝堂党争,将相不和,藩镇节度使权势过重,百姓过的水深火热而朝廷官员却依旧声色犬马不顾他们死活。

节度使权势过重会滋生野心,百姓活不下去自然也会造反。

没有江湖人士作祟尚且导致那么严重的后果,他们这里岂不是会更加艰难?

李佾把能说的都说出来之后就留他们家大哥慢慢消化,他有点困,不过还能忍,暂时不用管他。

仙人朋友们之前给他捐了特别多的物资,他们那里平叛用掉的还不到一半,剩下的这些都可以给这个世界的大哥留下。

他们那儿的大哥说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仙人,那些物资可以用来应急,但绝对不能遇到什么困难都想着找仙人帮忙,那样会把他们养废。

仙人可以帮他们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就算仙人心地善良也会心生不满,他们不能变成升米恩斗米仇。

正好,他们那儿最大的难题已经解决,剩下这些可以留在这里应急。

黄金一下子拿出来太多容易出问题,粮草辎重这些再多也不嫌多,话说大哥有地方藏吗?

这儿还是太上皇掌权,离安禄山造反还有十多年,太上皇也没昏庸到后来那种地步,大哥只是太子长子处境好像也没多好。

唉,发愁。

李佾揉揉脸把瞌睡赶跑,继续清点背包里剩下的物资,数着数着忽然发现多了两本没见过的书。

不对,他见过其中一本。

这本是意外来到这儿之前道长给他的天书,说是记载了之后百年大唐君臣的诸多尝试,仙人朋友们为了这本书可能还要受到天罚。

呜呜呜呜呜呜,可不可以不要受罚,他们努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能为仙人积攒功德抵消惩罚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