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肯得知韩信被抓后,屁颠屁颠的前来祝贺刘邦说:恭喜陛下抓住了韩信,又治理关中。关中,是地形险要的地方,有山河环绕,地势交通便利;从这里出兵对付诸侯,就像从高屋上倒水一样简单,很轻松就能制服。齐国,东边有琅邪、即墨的富饶,南边有泰山的坚固,西边有黄河的阻隔,北边有渤海的利益,土地纵横二千里,有百万持戟的士兵,这是东方的秦国,不是亲子弟,不能让他统治齐国。刘邦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就赏赐给了他五百斤黄金。?
刘邦出巡回到洛阳后,就赦免了韩信,把他封为了淮阴侯。韩信知道刘邦畏惧以及厌恶他的才能,于是就常常称病,不去上朝。平时也是闷闷不乐的,觉得与绛侯周勃、灌婴等人同列是一种耻辱。韩信闲来无事,曾去拜访樊哙,樊哙就跪拜送迎,口中说自己是臣子,说到:大王竟然肯光临臣家!韩信出门后,就摇了摇头笑着说:我竟然与樊哙等人为伍,实在是奇耻大辱呀!刘邦曾与韩信闲聊诸将能带多少兵的问题。刘邦问到: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笑着说:陛下带兵不能过十万。刘邦又问到:那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自信的说到:我带兵那是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既然你带兵是越多越好,那为什么你还是被我给抓住了?韩信感觉到气氛不太对,就笑着说到: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带将,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而且陛下是天授之人,不是人力所能及的。这一下把刘邦说的那是喜笑颜开。?
甲申年,汉高祖刘邦开始分封功臣为彻侯(一种爵位)。萧何被封为酂侯,并且获得的食邑最多。其他功臣对此表示不满,他们情绪激愤地说:我们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多的经历了一百多次战斗,少的也有几十次,而萧何从未有过战场上的功劳,只是靠着文墨和议论,反而地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刘邦看了看回答说到:你们知道打猎吗?在打猎时,追杀野兽的是狗,而现野兽踪迹并指示方向的却是人。你们只是能抓到野兽的‘功狗’,而萧何则是现踪迹并指示方向的‘功人’。群臣听后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张良作为刘邦的谋士,虽然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但在战场上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自然也就没有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刘邦对他的智谋和贡献非常认可,决定赐予他丰厚的奖赏。刘邦对张良说:你为我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让你自己挑选齐地的三万户作为你的封地。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赏赐,一般人恐怕会欣然接受。但张良却婉言谢绝道:当初我在下邳起兵时,与陛下在留地相遇,这是上天的旨意,让我有幸能为陛下效力。陛下对我言听计从,采纳了我的计策,而这些计策也都侥幸成功了。我只希望能够被封在留地,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实在不敢接受三万户这么大的封地。刘邦见张良如此谦逊,心中对他更是赞赏有加,于是便封张良为留侯。与此同时,陈平也因功被封为户牖侯。然而,当刘邦宣布这个决定时,陈平却推辞说:这并非是我的功劳啊。刘邦有些诧异,问道:我采用了你的计谋,才得以战胜敌人,这怎么能不是你的功劳呢?陈平回答道:如果不是魏无知的推荐,我又怎能得到陛下的重用呢?所以,真正的功劳应该归于魏无知才对。刘邦听后,不禁感叹道:像你这样的人,真可谓是不忘本啊!于是,他不仅没有收回对陈平的封赏,反而又赏赐了魏无知。?
刘邦因为天下刚刚安定,自己的儿子还比较年幼,兄弟又少,担心像秦朝那样因为孤立而灭亡,于是决定大封同姓诸侯王来巩固天下。?
春季,正月,刘邦将楚王韩信的封地分为了两个国家,将淮东的五十三个县封给了堂兄将军刘贾并封他为荆王;将薛郡、东海、彭城等三十六个县封给了弟弟文信君刘交并封他为楚王。随后,刘邦将云中、雁门、代郡等五十三个县封给了哥哥宜信侯刘喜并封他为代王;将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等七十三个县封给自己微贱时所生的儿子刘肥并封他为齐王,凡是能说齐地话的百姓都归属齐国。?
刘邦认为韩王信有才能和武勇,他的封地向北靠近巩、洛,向南靠进宛、叶,东边有淮阳,都是天下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将太原郡的三十一个县划进了韩国的版图,将韩王信迁到了太原以北,以此来防御匈奴,韩国都城设在了晋阳。这时韩王信上书说:我的封地靠近边境,匈奴多次入侵;而晋阳离边塞太远,边境要是有事我不能及时的接到情报,恐怕会耽误大事,我请求将都城迁到马邑。刘邦思考了一下他说的话,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然后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刘邦这个时候已经封赏了二十多位大功臣,但有一部分人因为日夜争功,那是一刻也不停歇,所以就迟迟未能得到封赏。刘邦在洛阳南宫休息,从复道上看到将领们常常坐在沙地上议论事情。刘邦就好奇的询问:我常看到他们在沙地上议论纷纷,有时还吵得很激烈,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张良面露尴尬的神色,然后回答说:陛下还不知道吗?他们是在谋划造反呀!刘邦反问到:如今天下已经安定,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张良说到:陛下出身平民,依靠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成为了天子,封赏的都是亲近的人,诛杀的都是有仇的人。现在军吏们通过计算功劳,觉得天下的土地还不够封赏,他们担心陛下不能全部给他们封赏,又害怕因为过去的过失被怀疑甚至被杀,所以聚在一起谋划造反。刘邦于是担忧地问到:那该怎么办才能阻止这种情况生呢?张良略作思索,然后说到:陛下平生最憎恨的、群臣都知道的人是谁?刘邦脱口而出说:那当然是雍齿了,雍齿和我有旧怨,多次让我在众人面前难堪,我早就想杀了他,但因为他的功劳太多,所以不忍心下手。听到这张良就说到: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这样群臣就会安心了。于是刘邦设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和御史尽快定功行封。群臣喝完酒后,都高兴地说到:连雍齿这样被陛下怨恨的人都封侯了,那我们就更不用担心了,一定会受到陛下的封赏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司马光说:张良作为刘邦的谋士,深受刘邦的信任,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么会等到刘邦亲眼看到将领们议论后才说他们要造反呢?这是因为刘邦刚刚得到天下,常常根据自己的喜爱和憎恨进行赏罚,有时会损害公正,群臣常常怀有不满和自危之心。所以张良借机进言,改变刘邦的想法,使皇帝没有偏私的过失,臣下没有猜疑和恐惧的阴谋,国家也得以安定,利益得以延续到后世。像张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善于进谏了。?
经过了一系列的计算,列侯们都已受到了封赏,这时刘邦下诏要确定十八位元功大臣的位次。这时大家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到:平阳侯曹参,打仗身先士卒,身上有七十多处伤痕,攻城略地,就数他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谒者、关内侯鄂千秋听到大臣的议论,就向刘邦进言说:陛下,群臣的议论观点可能有点错误。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的事情。陛下与项羽相持五年,在这期间陛下多次失去军队,独自逃跑,但萧何常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兵源,让部队得到了补充,这不是陛下诏令要求的,而是数万军队自集结。陛下在与项羽的交战过程中多次陷入困境,军队没有粮食,萧何就从关中转运粮草,保证了军粮供应,稳定了军心。再者陛下虽然多次失去山东地区的控制权,但萧何却始终能够保全关中不受侵犯,以此来等待陛下。这对于陛下来说是万世的功劳啊。即使没有曹参等一百多人,我认为汉朝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汉朝得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要依赖他们,才能让汉朝的江山流传下去。怎么能用一时的功劳来压倒万世的功劳呢?所以我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曹参次之。刘邦被他的话语深深的折服了。于是便赐予萧何带剑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刘邦目光炯炯的说到:我听说推荐贤人的人应该受到上赏。萧何的功劳虽然高,但有了鄂千秋的推荐才更加明显。于是封鄂千秋为安平侯。当天,刘邦还封赏了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他们都享有食邑;并加封萧何食邑二千户。分封功臣完事后刘邦就回到了栎阳。?
夏季,五月,刘邦尊父亲太公为太上皇。?
在很久以前,匈奴因为畏惧秦朝的强大,被迫向北迁徙了十多年,不敢南下来牧马。秦朝被诸侯灭亡后,匈奴感觉自己又可以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于是逐渐向南渡过黄河,侵犯内地。匈奴单于头曼有个太子叫冒顿,他就像是草原上的秦始皇一样,用血腥手段终结了北方百蛮散居的状态。后来头曼单于有了一个宠爱的阏氏(匈奴王后),王后生了一个小儿子,头曼单于对他非常的宠爱,就废了冒顿,立他为太子。当时的匈奴东胡十分强大,月氏也很兴盛富强,头曼单于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于是派冒顿到月氏做人质。距离冒顿去月氏做人质的时间不久。头曼单于突然进攻月氏,这就让月氏王很生气,就想杀了冒顿来泄愤。冒顿为了活命,就偷了月氏国的一匹好马逃了回来。头曼单于看到他后,就认为他很勇敢,让他统领一万骑兵。冒顿回来后就制作出了了鸣镝(响箭),闲的没事就训练他的骑兵进行射箭。他还下令说:鸣镝射向哪里,你们就必须射向哪里,有不射的人斩示众,听到这命令,手下人都不敢违抗!冒顿先用鸣镝射自己的好马,接着又射自己的爱妻;左右有人不敢射的,都被拉出去斩了。最后他用鸣镝射单于的好马,左右也都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这些人可以用了。他跟随头曼单于打猎时,突然用鸣镝射向了头曼单于,他这一射,左右也都跟着射。就这样冒顿杀了头曼单于,并杀死了他的后母、弟弟以及不服从的大臣。冒顿自立为单于,匈奴在他的治理下,达到了空前的强盛,他留给汉朝的战略阴影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真正打破。东胡听说冒顿单于即位,就赶忙派使者对冒顿单于说:我们想要头曼单于的千里马。冒顿单于就问群臣给还是不给,群臣都说:这是匈奴的宝马,不能给啊!冒顿单于顿了顿就说到:怎么能因为一匹马而得罪邻国呢!于是把马给了东胡。不久后,东胡又派使者前来对冒顿单于说到:我们想要单于的一个阏氏。冒顿单于又问左右,左右都愤怒地说:东胡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竟然想要阏氏,我们不要面子的吗?请单于下令攻打他们!冒顿单于说到:怎么能因为一个女人而得罪邻国呢!于是又把自己最宠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看到这里,东胡王觉得冒顿单于好欺负,就更加骄横无理了,他却不知想要你亡,先要你狂的道理。东胡和匈奴之间有一片无人居住的荒地,方圆千余里,双方各自在边界上驻守。东胡派使者对冒顿单于说:这片荒凉的土地,我们想要,你怎么说?冒顿单于又问群臣,群臣有的说:这是荒地,给他们也行,不给也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次冒顿单于大怒说到: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给人!于是就把那些说给地的人全都斩了。冒顿单于翻身上马,拿起自己的武器,下了一道命令:现在要去打东胡,国中谁敢落后就斩!于是待人迅的袭击东胡。东胡起初很轻视冒顿单于,所以没有防备;冒顿单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冲向了东胡的地方,经过一番交战,最终灭了东胡,狂妄是要付出代价的,冒顿单于的两次示弱,成功的迷惑了东胡王,然后迅出击,一举拿下对方。冒顿单于回来后,又向西击败了月氏,向南并吞了楼烦、白羊王,控制了河套地区。接着又入侵燕、代地区,收复了蒙恬从匈奴手中夺走的土地,直到汉朝的边塞。当时,汉军正在与项羽对峙,中原疲于战争,因此冒顿单于得以强大,拥有三十多万控弦之士,威服诸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秋高马肥之际,匈奴出兵包围了韩王信的国都马邑。韩王信一看这咋打,直接干不过,于是就多次派使者前往匈奴求和。汉朝也派兵前往救援韩王信,但由于他多次派使者去匈奴的这个举动,就怀疑他有二心,朝廷就派人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感到被朝廷猜忌了,害怕自己被杀,那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终于在九月的时候,下定了决心投降了匈奴。匈奴冒顿单于于是率兵南下,越过了句注山,攻打太原,一直打到了晋阳才停止。?
刘邦废除了秦朝苛刻的法令,简化了礼仪。群臣都饮酒争功,喝醉后,有的胡乱喊叫,有的拔剑击柱,这酒品那是相当的不好,令人厌烦。刘邦呢,就越来越讨厌这种行为。这时原来秦朝的官吏叔孙通就对刘邦说到:陛下,儒者虽然难以进取,但可以守成。我愿意征召鲁地的儒生,和我的弟子一起制定朝庭的礼仪。刘邦一听,然后说到:制定新的礼仪,这会不会太难了?叔孙通却说到:五帝的乐不同,三王的礼也不同,礼是根据时代和人情制定的。我愿意参考古礼,结合秦朝的礼仪来制定。刘邦开心的说到:那可以试试,但是礼仪要简单易行,我能做到的才行。于是叔孙通征召了鲁地的三十多位儒生一起制定朝廷礼仪,这时鲁地有两个儒生不肯去,他们就说到:你侍奉了将近十个君主,都是靠阿谀奉承得到了富贵。现在天下才刚刚安定,死者还未安葬完毕,伤者还未痊愈,你就要制定礼乐。礼乐是要积累百年德行才能兴起的,我们不忍心做你想做的事,你走吧,不要玷污我们!叔孙通听完,摸了摸胡子,笑着说:你们真是一些迂腐的儒生,不懂的时势变化。于是带着征召的三十人西行,和刘邦身边的学者以及自己的弟子总共一百多人,在野外演习礼仪。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后,叔孙通满面春风的对刘邦说到:陛下,新制定的礼仪现在可以试看了。刘邦听后便让他们行礼,然后说到:这种礼仪比较简单,我能做到。于是就让群臣开始学习新的礼仪。?
公元前oo年,在这个寒风呼啸冬季十月,长乐宫终于是建成了,它沿用高台建筑,但装饰更加的华丽,摆脱了秦宫的肃杀之气。宫中还设有楚乐舞场,漆器、帛画融入楚文化元素。这时诸侯群臣都前来朝贺。这天天还没亮,谒者就开始主持礼仪,按次序将群臣引入殿门,分列东、西两侧。卫官站在台阶和廷中,手持兵器,旗帜迎风飘扬。这时候皇帝一声令下,车队就从房间里开了出来;诸侯王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员们都排着队进去祝贺,一个个都恭恭敬敬的。等礼仪结束后,就开始摆宴席。大臣们坐在殿上,都低着头弯着腰;然后按照身份地位高低依次站起来敬酒。酒过九巡之后,谒者高喊一声“上酒”,御史就把那些不遵守礼仪的人给带走了。整个朝会过程中,都没有人敢大声喧哗或者做出失礼的行为。刘邦开心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原来这么威风啊!于是就封叔孙通做太常,还赏了他五百斤金子。
遥想当年,秦朝统一天下后,吸收了六国的礼仪,选择了尊君抑臣的部分保留下来。叔孙通制定礼仪时,对秦朝的礼仪有所增减,但大体上还是沿袭了秦朝的旧制,从天子的称号到官员、宫室、官名,很少有改变。这些礼仪后来与律、令一起被记录,保存在理官那里。此后法家不再传授,百姓和臣子也没有人再提起。?
司马光说:礼的作用太大了!如果用在个人身上,那么个人的行为就会有法度,各种美好的德行就会具备了;要是用在家里呢,那就会内外有别,一家人其乐融融;要是用在乡里呢,那乡里人就会尊老爱幼,风气好得很;要是用在国家呢,那就会君是君,臣是臣,政治清明得很;要是用在天下的治理上呢,那就会诸侯都乖乖听话,纲纪严正得很;这可不仅仅是在几席之上、户庭之间维持个秩序那么简单!就说那汉高祖刘邦吧,多聪明的一个人呐,听到陆贾的言论就称赞,看到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就感叹;可他为啥就不能跟夏、商、周三代的圣王比呢?还不是因为他不学习嘛!那时候要是有大儒来辅佐他,用礼来治理天下,他的功业可就不止这样咯!哎呀,真是有点可惜!叔孙通这个人呐,气量也太小了!他就只知道偷点礼的皮毛,去迎合世俗、取悦君主,结果把先王的礼制都给搞没了,一直到现在,真是让人痛心啊!所以扬雄讥讽他说:从前鲁国有一位大臣,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有多大呢?’回答说:叔孙通想制定君臣的礼仪,召请鲁地的儒生,有两个人不肯来。有人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孔子周游列国岂不是错了吗?回答说: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如果放弃自己的主张而迎合别人,即使有规矩、准绳,又怎么能用得上呢!扬雄的话说得好啊!真正的大儒,怎么会毁弃自己的规矩、准绳去追求一时的功名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邦得知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就披甲上阵,亲自率军去攻打韩王信,双方经过一场厮杀,在铜鞮击败了他的军队,并斩杀了他的将领王喜。韩王信赶忙逃往匈奴;这时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立赵国的后裔赵利为王,还收编了韩王信的残兵,与韩王信及匈奴合谋攻打汉朝。匈奴派左、右贤王率领一万多骑兵,与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直到晋阳。汉军前去进攻他们,匈奴兵那是屡次败退,但很快又重新集结起来,此时汉军乘胜追击,就想一鼓作气灭了匈奴。当时天气极其寒冷,天又下着鹅毛大雪,士兵中有十分之二三的人都被冻掉了手指,样子极为的惨不忍睹。?
刘邦率领汉军驻扎在晋阳,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就生出了要揍他的这个想法。刘邦先派人去侦察匈奴的情况,冒顿单于看到汉军的侦察兵来了,就隐藏了他的精兵和肥壮的牛马,只让汉军侦察兵看到老弱病残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想要迷惑汉军,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刘邦接连派了十批人去侦察匈奴的情况,侦察兵回来汇报的情况都一样的,表示匈奴可以攻打。刘邦又派了刘敬前去出使匈奴,刘敬出使还未回来,刘邦就已经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北上追击匈奴,越过了句注山。刘敬出使回来后,满脸疑惑的对刘邦报告说:两国交战,应该炫耀自己的实力,展示自己的优势,现在我去匈奴,只看到瘦弱的士兵和老弱的牲畜,这一定是匈奴故意示弱,埋伏了奇兵,想要谋取胜利。我认为匈奴现在不可攻打。此时汉军已经出,刘邦听后大怒,指着刘敬鼻子骂道:你这个齐国的奴才,靠耍嘴皮子得了官,现在竟然还敢胡说八道,扰乱军心!于是把刘敬关押在了广武。刘邦先行一步到达了平城,此时汉军大军还未完全到达;冒顿趁此机会就率领四十万精锐骑兵,将刘邦围困在了白登山七天,导致汉军内外无法取得联系,白登山内粮草断绝,弄得刘邦那是苦不堪言。刘邦不得已采用陈平的秘计,派使者暗中送给阏氏厚礼。阏氏对冒顿单于说:两国的君主不应该互相围困,现在即使得到汉地,单于也无法长久居住。而且汉主有神灵保佑,单于要三思啊!冒顿单于与王黄、赵利约定好时间会合,但王黄、赵利的军队却迟迟未到,冒顿单于就怀疑他们与汉军有阴谋,于是解开了包围圈的一角。当时天降大雾,汉军悄悄地派人往来白登山,匈奴人没有察觉到这种情况。此时陈平建议让强弩手在两侧埋伏,向外射箭,从解围的一角突围。刘邦突围后,就想要快撤退,把他吓坏了,太仆滕公却坚持慢慢行进。等到了平城后,汉军的主力也赶到了,匈奴骑兵看到这情形,也就撤军了。这时汉军也撤军返回,刘邦命令樊哙率兵前往平定代地的匈奴。刘邦率军到达广武后,就赦免了刘敬,略带歉意的说到:我没有听你的话,结果被困在平城七天,我已经把之前那十批侦察兵都斩了,您就不要怪我了。于是封刘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刘邦南行经过曲逆,看了看说:这个县真壮观!我走遍天下,只见过洛阳和这里如此繁华。于是改封陈平为曲逆侯,将全县的食邑都赐给他。陈平跟随刘邦征战,共献了六次奇计,每次都增加了封邑。?
十二月,刘邦率军返回长安,大军经过赵国。赵王张敖以女婿的礼节非常谦卑地接待刘邦,刘邦却傲慢无礼,甚至辱骂张敖。赵国的丞相贯高、赵午等人都非常的愤怒,说到:我们的王真是个懦弱的王,没一点骨气!于是对张敖说到:天下豪杰并起,有能力的人先称王。现在大王对皇帝如此恭敬,皇帝却对您如此的无礼;请让我们为大王杀了他!张敖听后咬破手指,流血誓说:你们怎么能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我的先人亡国,全靠皇帝才得以复国,恩德流传后世子孙;我的一切都是皇帝的恩赐,请你们不要再说了!但是贯高、赵午等人私下商量说:都是我们的错,大王是忠厚的长者,不忘皇帝的恩德;但我们不能忍受皇帝的侮辱,现在皇帝侮辱我们的大王,所以我们想杀他,这与大王无关!事情成功则归功于大王,事情失败则我们自己承担后果!?
匈奴大军攻打代国,经过一番交战,代王刘喜现匈奴士兵异常的勇猛,所以就放弃了代国逃回了栎阳,刘邦看他可怜就赦免了他,并封他为合阳侯。辛卯日,刘邦立皇子刘如意为代王。?
刘邦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后,终于在春季二月的时候回到了长安。当刘邦踏入长安城后,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只见到一座十分豪华壮丽的宫殿拔地而起,刘邦看到就非常的生气,厉声对萧何说:天下纷乱多年,百姓饱受战火之苦,如今成败还尚未可知,为什么要如此奢侈地修建宫殿?面对刘邦的怒火,萧何神色从容的说到:陛下,正是因为天下还未完全安定,所以可以趁机修建宫殿。看到刘邦皱眉,萧何继续解释到:天子以四海为家,宫殿如果不壮丽,怎么显示天子的威严呢?臣修建未央宫,并不仅仅为了奢华,而是要让后世子孙知道,汉家基业当以宏伟气象立世。若今日不建得足够辉煌,后世再修宫殿时,岂不是要越天子之制?刘邦听完萧何的话,沉默片刻,忽然哈哈大笑,显得非常开心。
司马光说:王者以仁义为美,以道德为威,从未听说过用宫殿来征服天下的。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应当克制自己,节约用度,以解决百姓的急难未要任务;现在却反过来以修建宫殿为先,怎么能说是懂得轻重缓急呢!从前禹住简陋的宫室,而桀建造奢华的寝宫。开创基业的君主,应当以身作则,节俭以示范子孙,即使这样做了,后世仍然难以避免实行奢侈之事,何况是示范奢侈呢!还说不能让后世的宫殿过它,岂不是十分的荒谬!到了汉武帝时期,终于因为修建宫殿而使天下疲惫不堪,这未必不是萧何开的头!?
刘邦从栎阳迁都长安,?初次设置宗正官,负责管理皇族事务。?
夏季,四月,刘邦又带人浩浩荡荡的前往了洛阳。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dududu资治通鉴新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