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资治通鉴译文在线阅读 > 第79章 党锢祸兴贤士困天灾屡现汉廷衰(第3页)

第79章 党锢祸兴贤士困天灾屡现汉廷衰(第3页)

汝南太守宗资重用范滂当功曹,南阳太守成瑨信任岑晊做同样的职位,他们都放手让这俩人整治官府的风气,表扬好人、惩罚坏人。范滂这人特别刚直,眼里容不得沙子。他外甥李颂人品很差,中常侍唐衡找宗资说情,想给李颂安排个官职。宗资同意了,但范滂直接把任命书给扣下了,拒不办理。宗资被气得不行,就拿鞭子抽打文书小吏朱零撒气,朱零却硬气地说:“范滂做事公正,我今天宁愿被打死,也不能坏了他的规矩!”宗资这才没办法作罢。不过这么一来,郡里有不少小官吏都恨透了范滂。当时两郡还流传着歌谣:“汝南太守其实是范孟博(范滂的字),南阳宗资只会在文书上签字画押;南阳太守是岑公孝(岑晊的字),弘农成瑨就是坐着摆样子。”

此时的太学有三万多学生,郭泰和贾彪是里头的“带头大哥”,他们和李膺、陈蕃、王畅这些人互相夸奖、推崇。太学生们都说:“天下楷模是李元礼(李膺的字),不怕强权的是陈仲举(陈蕃的字),天下杰出人才是王叔茂(王畅的字)。”这风气一传开,朝廷上下都跟着学,大家都热衷于评论人物,从公卿大臣到小官,没一个不害怕被他们批评的,甚至有人着急去拜访他们,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

宛县有个富商叫张泛,他和后宫沾亲带故的,还会做精巧的玩意儿,就经常贿赂宦官,靠着这些关系做了大官,平日里仗势欺人。岑晊和贼曹史张牧劝成瑨把张泛抓起来。后来虽然遇到了大赦,但成瑨还是把张泛给杀了,还连带抓了他的宗族和门客,一共杀了二百多人,杀完才上奏朝廷。还有小黄门赵津,在晋阳县贪婪残暴,成了当地的一大祸害,太原太守刘瓆就派王允把他抓来杀了,也是在大赦之后。这下可惹恼了宦官,中常侍侯览就让张泛的妻子上书喊冤,宦官们就趁机诬陷成瑨和刘瓆。桓帝一听就火了,马上就命人把两人抓进了大牢,下面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甚至提议把他们斩示众。

山阳太守翟任命张俭当东部督邮。侯览老家在防东县,他在当地欺压百姓,母亲去世回家办丧事时,还大建豪华的坟墓。张俭就上书弹劾侯览的罪行,结果奏章被侯览半路截胡,根本没送到皇帝那儿。张俭一怒之下,就带人拆了侯览母亲的坟,还抄了他的家,重新写奏章汇报,但还是没得到皇帝的回应。

徐璜哥哥的儿子徐宣在当下邳县令时,干的坏事更离谱。他看上了前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求娶不成,居然带着手下冲进李暠家,把人家女儿抢了回来,还当靶子一样射死了。东海相黄浮听说后,就把徐宣全家老小都抓起来审问。手下人劝他别这么干,黄浮却说:“徐宣就是国贼,今天杀了他,就算明天我被处死,也死得值!”他直接判了徐宣死罪,还把尸体拉到街上示众。宦官又跑去跟桓帝告状,桓帝又火了,就把翟和黄浮都判了髡钳之刑,最后送到右校营去做苦役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成瑨、刘瓆、翟、黄浮这些官员因为惩办坏蛋,反被桓帝治罪。太尉陈蕃和司空刘茂就一起劝桓帝赦免他们,结果桓帝当场就黑脸了。负责监察的部门一看皇帝不高兴了,马上就上奏弹劾陈蕃和刘茂,刘茂被吓得不敢再吭声了,可陈蕃这个铁头娃,硬气的很,就是不服软,最后单独给桓帝写了封长长的奏折。

陈蕃在奏折里说:“现在外面有敌人侵犯,这就像手脚生病一样,比较好治;但朝廷内部却出现了腐败混乱的现象,这才是最要命的心病!我每天愁得睡不着、吃不下,就怕陛下您亲近小人、疏远忠臣,到时候内忧外患一起爆,国家可就危险了!您从一个列侯突然当上皇帝,普通百姓家有点家业,子孙丢了都觉得丢人,更何况您继承的是整个天下,怎么能这么不上心呢?就算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该想想先帝打江山多不容易啊!

以前梁冀他们五兄弟把持朝政,把国家害得乌烟瘴气的,后来陛下顺应天意把他们除掉,天下人都盼着能过上太平日子。可现在倒好,您身边的近臣又开始结党营私!像小黄门赵津、大商人张泛这些人,又贪婪又残暴,就知道讨好陛下您身边的人。刘瓆、成瑨把这些坏蛋给杀了,虽然是在大赦之后,但他们的出点是好的,就是为了除害,陛下何必抓着不放呢?您被小人忽悠得大雷霆,对忠臣重罚,这也太过分了!

还有翟、黄浮,他俩一心为公、嫉恶如仇,翟抄了恶霸侯览的家,黄浮杀了恶官徐宣,结果反被治罪,到现在也没得到赦免。侯览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抄他的家都是便宜他了;徐宣坏事做尽,死了都活该!以前丞相申屠嘉敢斥责汉文帝的宠臣邓通,洛阳令董宣敢不给公主面子,汉文帝还帮邓通求情,光武帝反而重赏董宣,从没听说因为他们做事果断就被杀头的。现在陛下身边的小人,因为同伙被惩办就怀恨在心,编造罪名陷害忠臣。我这话一说,他们肯定又要哭哭啼啼来告状了。

陛下您得赶紧断了近臣干政的路子,重用尚书台的贤能官员,把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提拔上来,赶走奸邪小人。只有这样,老天爷才会保佑咱们,国家才能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可惜桓帝根本听不进去。从这以后,宦官们就对陈蕃恨得牙痒痒,每次陈蕃上奏推荐人才或者讨论国事,他们就假传皇帝旨意把奏折驳回去,陈蕃手下的官员也跟着受牵连被治罪。不过因为陈蕃名气太大、威望太高,这些宦官才没敢直接害他。

平原地区有个叫襄楷的人,跑到皇宫给皇帝上书,说了一堆掏心窝子的话,他说:

“皇上啊,老天爷虽然不会开口说话,但它会用天上的星星变化来提醒咱们。我最近夜观天象,现太微星附近,象征惩罚的金星和火星亮得吓人,按老祖宗的占卜说法,这是对天子不利的凶兆;更要命的是,这两颗星还跑到房宿和心宿的位置,预示着皇室可能后继无人。再看这几年的灾象,前年冬天冷得离谱,鸟兽冻死、鱼鳖都被冻坏了,城墙边的竹子和柏树叶子都枯黄掉落了。我老师说过,‘竹子和柏树枯萎,不出两年,天子必有灾祸’。而且从今年春夏开始,又是下冰雹,又是暴雨雷电的,这都是因为下面的大臣滥用权力、刑罚太狠,把老天爷都惹火了!

您再看看太原太守刘瓆、南阳太守成瑨,他们一心想铲除奸邪小人,杀的全是老百姓恨得牙痒痒的坏蛋。可陛下您偏听宦官的坏话,把他们抓起来严刑审讯。三公都出面给他们求情了,您不仅不听,还把三公狠狠骂了一顿。这样下去,以后谁还敢给朝廷提建议?我听说杀无辜的人、害贤良的臣子,灾祸会连累三代人。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动不动就杀人,梁冀、寇荣、孙寿、邓万世这些家族都被灭了,受牵连的人数都数不清。李云上书说真话,本是明君不该忌讳的事;杜众以死进谏,就盼着能唤醒朝廷,结果他们不但没被赦免,反而被杀了,天下人都觉得他们死得冤!自从汉朝建立以来,从来没见过像现在这样,拒绝谏言、杀害贤才,刑罚还这么重的事情!

以前周文王只有一个妻子,却生了十个儿子;现在陛下宫里有宫女好几千,却没听说几个皇子出生。您应该修养德行、减轻刑罚,这样才能多子多福。我还研究了历史,从春秋到现在,黄河从来没清过。黄河在古代象征诸侯的势力,水清属阳,水浊属阴,黄河该浊的时候却变清,说明本该处于下位的诸侯,有了称帝的野心。京房的《易传》里说‘黄河水清,天下太平’,可现在天上异象不断,地上灾祸频,百姓还在闹瘟疫,偏偏黄河变清了,这就像春秋时麒麟不该出现却出现了,孔子都把它当成不祥之兆记下来。皇上要是愿意,我还能跟您细细说说这些道理。”

可惜这封言辞恳切的奏章递上去后,桓帝根本没当回事,理都没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多天后,襄楷又给桓帝写了封信,这次直接开怼,信里说:“商纣王好色,妲己就冒出来祸国;叶公嘴上说爱龙,真龙来了又吓得够呛。现在那些宦官都是受过宫刑的人,陛下却宠他们宠得没边儿,到现在皇子都没几个,这不就是报应吗?听说宫里还建了黄老和佛教的寺庙,这些教义讲究清心寡欲、不杀生,可陛下您天天吃喝玩乐、杀人如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和尚为了修行,连在同一棵桑树下都不连续住三晚,就怕动了凡心;陛下您美女成群、山珍海味吃不完,还好意思说信奉这些教义?”

桓帝看完气得够呛,马上就把襄楷叫进皇宫,让尚书审问他。襄楷直言不讳的就直接开怼了,他说:“古代根本没有宦官,汉武帝老往后宫跑,才搞出这玩意儿!”尚书为了讨好皇帝,就立刻上奏说:“襄楷胡说八道,拿天象瞎编,欺君罔上,应该关到大牢里!”桓帝念在他说的跟天文有点关系的份上,就没杀他,但还是判了刑。从这事儿也能看出,桓帝在位时就开始痴迷佛教,这在之前的皇帝里可不多见。

这时,符节令蔡衍和议郎刘瑜想救成瑨、刘瓆,结果不仅没成功,自己还被罢了官。最终,成瑨、刘瓆死在了狱中,他俩平时为人正直又有学问,大家都觉得可惜。岑晊、张牧选择逃跑保命,岑晊找贾彪帮忙时,贾彪却闭门不纳,别人骂他冷血,可他却说:“岑晊自己得罪皇帝惹的祸,我救他就是连累别人,我可不能这么干!”大伙一听,反而觉得他分得清是非。

贾彪当新息县长时,现好多人穷得养不起孩子就直接扔掉。于是他就下了一道狠命令:弃养孩子跟杀人同罪!有一回,城南有盗贼抢劫,城北有妇人杀亲生孩子,贾彪直接去城北先办妇人的案子,说:“盗贼抢劫是常事,但母子相残才是天理难容的事情!”城南的盗贼听说后,都吓得自了。几年下来,百姓生了孩子都说是“贾父让我们生的”,因此好多娃都姓贾。

河内人张成会算命,算出朝廷要大赦,居然教儿子去杀人。司隶校尉李膺就把他们抓了,结果真赶上了大赦,张成父子就被放了。李膺气不过,就找机会把张成给杀了。张成平时跟宦官关系好,桓帝也信他的占卜。宦官们就趁机让张成的弟子牢修诬告李膺:“说他养了一堆太学生和地方青年,结党营私,天天骂朝廷!”

桓帝听到这话,显得非常生气,就下令全国抓“党人”。太尉陈蕃拒绝签字抓人,他说:“这些人都是天下公认的忠臣,就算有罪也该赦免,咋能随便抓人?”桓帝就更火了,直接就把李膺等人关进了黄门北寺狱,这事还牵连了杜密、陈翔、陈寔、范滂等二百多人。陈寔主动入狱说:“我不进去,大家就没主心骨了。”范滂在狱中拒绝祭祀皋陶,他说:“我要是无罪,皋陶就会帮我;若是有罪,就算拜他也没用!”陈蕃再次上书劝谏,这次被桓帝找了个借口,把他给罢官了。

度辽将军皇甫规觉得自己没被算进“党人”名单里,就很没面子,于是主动上书说:“我举荐过张奂,这算结党;以前有人为我求情,这也算跟党人有牵连,我该一起受罚!”朝廷根本懒得理他,就没追究。

九月,周景当上了太尉,司空刘茂被免职。

十二月,宣酆做了司空。窦武被任命为城门校尉,他为人清廉,从不收贿赂,还把宫里的赏赐都分给了太学生和穷人,因此他的口碑特别好。

边疆这边,张奂一到,匈奴和乌桓二十万人立马就投降了。最后,张奂只杀了恶,其他人都采取了安抚的政策。只有鲜卑不肯服软,跑出去继续捣乱。朝廷想封鲜卑领檀石槐为王、跟他和亲,檀石槐不但拒绝了,还抢得更凶了。他把地盘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块,三部各设一个老大,专门跟汉朝对着干。

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让我们得以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感悟王朝的兴衰,探寻社会展与人性本质的深层奥秘。总结了六条哲理,具体如下:

与人为善,广结善缘。

郭泰善于识别人才,奖掖后进,帮助茅容、孟敏等出身低微者成就了好名声,也为自己赢得了威望。这说明在生活中只有真诚的帮助他人,为自己积累人脉,才能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展环境。

审时度势,灵活应变。

度尚在面对士兵因战利品丧失斗志的困境时,通过焚烧军营激其斗志,最后成功平定了叛乱。这告诉我们,处理问题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谦逊低调,勿贪虚名。

黄允因贪图权贵赏识而休妻,最终身败名裂。这警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追求真实的品德与才能,而非虚荣的名声,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底线,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谨言慎行,避免结怨。

寇荣因为性格高洁遭到权贵的嫉恨,被诬陷后虽然极力申诉,仍然难逃厄运。这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为得罪他人让自己陷入麻烦当中。有时候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给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样的,你一句话也能温暖他人的内心。

勇于担当,以身作则。

陈球在零陵被叛军围困时,拒绝送走家属,坚守城池,鼓舞士气。这体现出面对困境时,要有勇于担当、以身作则的态度,这样才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坚守原则,保持清醒。

李膺不惧权贵,坚决惩治恶吏张朔,即便面对皇帝质问他也据理力争,最终威慑宵小。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应坚守道德与法律底线,面对权势诱惑或威胁时,不随波逐流,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判断。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dududu资治通鉴新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