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资治通鉴译文免费阅读全文 > 第139章 晋燕秦纷争 兴衰转换之兆(第1页)

第139章 晋燕秦纷争 兴衰转换之兆(第1页)

晋纪二十三

公元o年

春季,正月癸巳日,前燕君主慕容俊在邺城大规模检阅军队,打算派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骛率领军队入侵东晋;恰逢慕容俊病重,于是召见慕容恪、阳骛以及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让他们接受遗诏辅佐朝政。甲午日,慕容俊去世。戊子日,太子慕容暐即位,时年十一岁。接着,前燕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熙。

这时,前秦君主苻坚分割司隶校尉部,设置雍州,任命河南公苻双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将他改封为赵公,镇守安定。苻坚又封弟弟苻忠为河南公。

仇池公杨俊去世,他的儿子杨世即位。

二月,前燕人尊奉可足浑皇后为皇太后。前燕朝廷任命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专门总领朝政;任命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与辅佐朝政。慕舆根性格固执强硬,自恃是先朝的有功旧臣,内心不服慕容恪,行为举止傲慢无礼。当时可足浑太后常常干预朝廷外部事务,慕舆根想动叛乱,于是对慕容恪说:“如今君主年幼,太后干预朝政,殿下应当防备意外变故,思考保全自身的办法。况且平定天下的,是殿下您的功劳啊。兄长去世后弟弟继位,是古今通行的法则,等先帝的陵墓竣工后,您应当废黜君主,改封他为王,殿下您自己登上皇位,以此为大燕带来无穷的福分。”慕容恪说:“您是喝醉了吗?怎么说出如此悖逆的话!我和您接受先帝的遗诏,怎么能突然有这样的想法?”慕舆根羞愧地道歉后退下。随后,慕容恪把这件事告诉了吴王慕容垂,慕容垂劝说慕容恪杀掉慕舆根。慕容恪说:“如今国家刚遭遇大丧,两个邻国(指东晋、前秦)正伺机而动,如果辅政大臣自相残杀,恐怕会违背天下人的期望,暂且可以容忍他。”秘书监皇甫真对慕容恪说:“慕舆根本是平庸之辈,过分蒙受先帝的厚恩,才被引荐参与临终遗命。但这小人没有见识,自从国家遭遇大丧以来,骄横凶狠日益加剧,终将酿成祸乱。明公您如今处在周公那样的地位,应当为国家深谋远虑,尽早对他采取措施。”慕容恪没有听从。

慕舆根又对可足浑太后和前燕君主慕容暐说:“太宰、太傅将要图谋不轨,我请求率领宫廷禁兵诛杀他们。”可足浑太后打算听从他的建议,慕容暐说:“太宰和太傅两位,是国家的亲族贤臣,先帝选拔他们,把我和太后托付给他们,他们一定不会这样做。怎么知道不是太师您想动叛乱呢!”于是太后停止了行动。慕舆根又思念眷恋东部故土,便对可足浑太后和慕容暐说:“如今天下萧条,外部的敌寇不止一个,国家忧患深重,不如返回东部(龙城)。”慕容恪听说这件事后,就和太傅慕容评商议,秘密上奏慕舆根的罪状,派右卫将军傅颜到宫内省署诛杀慕舆根,连同他的妻子儿女、党羽一起处死。随后,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当时刚遭遇大丧,杀人众多、尸体杂乱,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太宰慕容恪却举止如常,人们看不到他有忧虑的神色,每次出入宫廷,只用一个人步行跟随。有人劝说他应当加强自身戒备,慕容恪说:“人心正处于恐惧之中,应当保持稳重来安抚众人,怎么能再自我惊扰,让众人失去依靠呢!”从此人心逐渐安定。

慕容恪虽然总揽重要职权,但对于朝廷的礼仪,始终谨慎严格,每件事都一定和司徒慕容评商议,从未独断专行。他虚心对待士人,咨询好的治国方法,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使人的职位不过自己的能力。属官、朝臣中有人犯了过错,他不公开过错的情况,而是根据合适的机会将其调任其他职位,不让他们失去正常的等级次序,只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示贬责。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极大的羞愧,所以没有人敢再犯错。有人犯了小过错,就会自我责备说:“你还想让太宰把你调任官职吗!”东晋朝廷起初听说前燕君主慕容俊去世,都认为中原可以夺取。桓温说:“慕容恪还在,忧患正大着呢。”

三月己卯日,前燕将慕容俊安葬在龙陵,谥号为景昭皇帝,庙号为烈祖。此前从各郡国征调的士兵,因为前燕朝廷多灾多难,相互惊扰,常常擅自逃散返回,从邺城往南,道路阻断不通。太宰慕容恪任命吴王慕容垂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兖州牧、荆州刺史,镇守梁国的蠡台;任命孙希为并州刺史,傅颜为护军将军,率领二万骑兵,在黄河南岸炫耀兵力,一直到淮河岸边才返回,境内于是安定下来。孙希,是孙泳的弟弟。

这时,匈奴人刘卫辰派遣使者向前秦投降,请求在关中内地耕种田地,春天来、秋天返回;前秦君主苻坚答应了他。夏季四月,云中护军贾雍派遣司马徐赟率领骑兵袭击刘卫辰,俘获大量人口和物资后返回。苻坚怒说:“我正用恩德信义安抚戎狄,而你却贪图小利破坏这种局面,为什么!”于是将贾雍贬黜为平民身份兼任原职,派遣使者归还俘获的人口和物资,安抚慰问刘卫辰。刘卫辰从此居住在塞内,向前秦进献贡品的使者接连不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季六月,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妃子慕容氏去世。秋季七月,刘卫辰前往代国参加葬礼,趁机请求通婚,拓跋什翼犍把女儿嫁给了他。

八月辛丑日初一,生日全食。

谢安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声,东晋朝廷前后多次征召他为官,他都没有就任,一直在会稽居住,以游山玩水、研读典籍自娱自乐。虽然他是平民百姓,但当时的人都期望他能担任三公、辅相一类的高官,士大夫们甚至相互议论说:“谢安不出来做官,百姓该怎么办!”谢安曾经到东山漫游,常常让歌女舞妓跟随自己。司徒司马昱听说后,说:“谢安既然能和别人一同享乐,就一定不能不与别人一同分担忧患,征召他,他一定会来。”谢安的妻子,是刘惔的妹妹,看到谢家门第尊贵兴盛而谢安独自隐居退避,对他说:“大丈夫不应该这样隐居啊?”谢安捂着鼻子说:“恐怕终究免不了要做官。”等到弟弟谢万被废黜官职后,谢安才有了做官的志向,当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征西大将军桓温请求任命谢安为司马,谢安于是接受征召前往就职,桓温非常高兴,对他十分敬重,以厚礼相待。

冬季十月,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弈干各自率领数万部众投降前秦,前秦君主苻坚把他们安置在塞南。阳平公苻融劝谏说:“戎狄之人面似人而心似兽,不懂得仁义。他们叩归附,实际上是贪图土地的利益,并非感念恩德;不敢侵犯边境,实际上是害怕军队的威势,并非感激恩惠。如今把他们安置在塞内,和百姓混杂居住,他们窥探郡县的虚实情况后,一定会成为边境的祸患,不如把他们迁徙到塞外,以防患于未然。”苻坚听从了他的建议。

十一月,东晋朝廷封桓温为南郡公,封桓温的弟弟桓冲为丰城县公,儿子桓济为临贺县公。

前燕太宰慕容恪想任命李绩为右仆射,前燕君主慕容暐不答应。慕容恪多次为此请求,慕容暐说:“各种国家政务,都委托给叔父您,只有李绩(字伯阳)一个人的任命,我请求独自决定。”最终,慕容暐将李绩外调为章武太守,李绩因忧虑而去世。

公元年

春季,正月戊戌日,东晋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刘卫辰掳掠前秦边境百姓五十多人作为奴婢,进献给前秦;前秦君主苻坚斥责他,让他归还所掳掠的百姓。刘卫辰因此背叛前秦,专门归附代国。

这时,东晋东安简伯郗昙去世。二月,东晋朝廷任命东阳太守范汪为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兼任徐、兖二州刺史。

平阳郡百姓献出全郡,向前燕投降。前燕任命建威将军段刚为平阳太守,派遣督护韩苞率领军队一同驻守平阳。

方术之士丁进受到前燕君主慕容俊的宠信,想要向太宰慕容恪献媚,劝说慕容恪杀掉太傅慕容评;慕容恪勃然大怒,上奏请求将丁进逮捕斩。

高昌去世,前燕河内太守吕护吞并了他的部众,派遣使者向东晋投降;东晋朝廷任命吕护为冀州刺史。吕护想带领东晋军队袭击邺城。三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率领五万士兵,冠军将军皇甫真率领一万士兵,共同讨伐吕护。前燕军队抵达野王,吕护环城据守。护军将军傅颜请求加紧攻城,以节省大量耗费。慕容恪说:“这个老贼经历的变故太多了,看他的防守部署,不容易仓促攻破。不久前攻打黎阳,牺牲了很多精锐士兵,最终还是没能攻克,反而自取困窘耻辱。吕护城内没有储备,城外没有救援,我们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据守此地,让士兵休息、培养士气,离间他的党羽,对我们来说毫不费力,而敌军的形势会日益窘迫。不过一百天,一定能攻取野王,为什么要牺牲大量士兵来追求短期内的战功呢!”于是下令修筑长长的包围圈围困野王。

夏季四月,桓温任命他的弟弟、黄门郎桓豁为都督沔中七郡诸军事,兼任新野、义城二郡太守,率领军队夺取许昌,击败前燕将领慕容尘。

前凉骠骑大将军宋混病重,张玄靓和他的祖母马氏前往探望,说:“将军万一遭遇不幸,我们孤儿寡妇将托付给谁呢?想让宋林宗继承将军的职位,可行吗?”宋混说:“我的儿子宋林宗年幼体弱,不能承担重任。殿下倘若没有抛弃我家,我的弟弟宋澄处理政务的能力比我强,只是担心他性情柔弱迟缓,处理紧急事务不能胜任罢了。殿下若能鞭策鼓励他,让他任职,还是可以的。”宋混告诫宋澄和几个儿子说:“我们家蒙受国家大恩,应当以死报答国恩,不要依仗权势地位傲慢待人。”他又会见朝廷大臣,都告诫他们要忠诚坚贞。等到宋混去世,路上的行人都为他落泪。张玄靓任命宋澄为领军将军,辅佐朝政。

五月丁巳日,东晋穆帝驾崩,没有子嗣。皇太后下令说:“琅邪王司马丕,是中兴皇室的正统后裔,道义声望和身份地位,无人能比,应当由琅邪王继承皇位!”于是文武百官准备好皇帝的车驾,前往琅邪王府第迎接司马丕。庚申日,司马丕即位为皇帝,宣布大赦天下。壬戌日,改封东海王司马弈为琅邪王。秋季七月戊午日,将穆帝安葬在永平陵,庙号为孝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前燕军队围困野王已经几个月了,吕护派遣部将张兴出城迎战,傅颜攻击并斩杀了张兴,城中形势日益窘迫。皇甫真告诫部将说:“吕护陷入绝境后一定会突围奔逃,必然会选择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围;我们所统领的士兵大多瘦弱,武器铠甲不够精良,应当加强防备。”于是加紧打造盾牌,亲自检查夜间巡逻的士兵。吕护的粮食耗尽,果然在夜间率领全部精锐士兵直奔皇甫真的军营,试图突围,却没能成功;太宰慕容恪率领军队进攻,吕护的部众几乎全部死伤,他抛弃妻子儿女逃奔荥阳。慕容恪安抚投降的百姓,供给他们粮食;将当地的士人和将帅迁徙到邺城,其余的人则任凭他们前往自己愿意去的地方。任命吕护的参军、广平人梁琛为中书着作郎。

九月戊申日,东晋朝廷立王妃王氏为皇后,王皇后是王蒙的女儿。穆帝的何皇后改称穆皇后,居住在永安宫。

这时,前凉右司马张邕憎恶宋澄独揽朝政,便起兵攻打宋澄,将他杀死,并诛灭了他的家族。张玄靓任命张邕为中护军,任命叔父张天锡为中领军,共同辅佐朝政。

张平袭击前燕的平阳郡,杀死段刚、韩苞;又攻打雁门郡,杀死太守单男。不久后张平遭到前秦进攻,他又向前燕认罪并请求救援。前燕人认为张平反复无常,没有出兵救援,张平最终被前秦消灭。

乙亥日,前秦宣布大赦天下。

徐、兖二州刺史范汪,一向被桓温憎恶,桓温将要北伐,命令范汪率领部众从梁国出兵。冬季十月,范汪因未能按时出兵而获罪,被免官为平民,从此被废黜,最终在家中去世。范汪的儿子范宁,喜好儒家学说,性格质朴正直,常常说王弼、何晏的罪过比夏桀、商纣还严重。有人认为他贬斥得太过分了。范宁说:“王弼、何晏蔑视抛弃儒家经典,使仁义之道隐晦沉沦,他们的言论虚浮无据,迷惑动摇后辈学子,让士大夫们全然改变治学方向,以至于礼崩乐坏,中原沦陷,他们遗留的风气习俗,至今仍是祸患。夏桀、商纣的暴虐只持续一时,不过是使自己丧命、国家覆灭,成为后世的警戒,怎能改变百姓的认知呢!所以我认为,一时的祸患较轻,历代延续的祸患较重;自己招致灭亡的罪恶较小,迷惑众人的罪恶较大。”

吕护再次反叛,逃奔前燕,前燕人赦免了他,任命他为广州刺史。

前凉张邕傲慢自负、荒淫放纵,培植党羽、独揽大权,诛杀了很多人,国中百姓都对他感到忧虑。张天锡的亲信、敦煌人刘肃对张天锡说:“国家的局势恐怕难以安定!”张天锡说:“为什么这么说?”刘肃说:“如今张邕的出入排场,和当初的长宁侯张祚很像。”张天锡惊讶地说:“我本来就怀疑他,只是没敢说出口。你有什么对策吗?”刘肃说:“应当迅除掉他!”张天锡说:“哪里能找到合适的人呢?”刘肃说:“我就是合适的人!”当时刘肃还不到二十岁。张天锡说:“你年纪太小,再找个人协助你。”刘肃说:“赵白驹和我两个人就足够了。”十一月,张天锡和张邕一同入朝,刘肃和赵白驹跟随张天锡,在宫门口遇到张邕,刘肃挥刀砍向张邕,结果没有砍中,赵白驹接着砍,也没能成功,两人便和张天锡一起退入宫中,张邕得以逃脱,率领三百多名披甲士兵攻打宫门。张天锡登上屋顶大声呼喊:“张邕凶恶叛逆、毫无道义,已经诛灭了宋氏家族,又想颠覆我张家。你们这些将士世代都是前凉的臣子,怎么忍心用兵器对付朝廷呢!如今要诛杀的,只有张邕一个人罢了,其他人一概不追究!”于是张邕的士兵全部溃散逃走,张邕自刎而死,他的家族和党羽全被诛灭。张玄靓任命张天锡为使持节、冠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辅佐朝政。十二月,前凉才废除建兴四十九年的年号,改用东晋的升平年号,东晋朝廷下诏任命张玄靓为大都督、督陇右诸军事、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西平公。

前燕宣布大赦天下。

前秦君主苻坚命令各州牧、郡伯、太守、县令分别举荐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正直、精通经学、擅长政事的人才,并且考察他们所举荐的人,举荐得当的就给予赏赐,举荐不当的就加以惩罚。从此没有人敢胡乱举荐,私下请托的行为也杜绝了,士人都自我勉励;即使是皇室宗亲、外戚,没有才能的也都被弃置不用。在这个时期,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都称职;农田得到开垦整治,仓库充实,盗贼绝迹。

这一年,归义侯李势去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