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资治通鉴译注哪个版本好 > 第84章 献帝蒙尘与军阀兼并(第4页)

第84章 献帝蒙尘与军阀兼并(第4页)

这时,董卓就身着朝服乘车入宫,沿途陈兵护卫:从军营到皇宫的路上,路左侧是步兵、右侧则是骑兵,层层守卫环绕,还命吕布等将领护卫前后。

此时的王允就让士孙瑞亲自书写诏书,并把诏书交给吕布。随后,吕布就令同郡骑都尉李肃率领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伪装成卫士,守在北掖门内等候董卓。

董卓入门时,李肃举戟就刺向他,董卓在朝服内穿了铠甲,所以没刺进身体里,只是伤了手臂,董卓坠下车来,回头就大喊:“我儿奉先,你在哪里?”吕布应声喝道:“今日奉诏书讨杀贼臣!”董卓听后怒骂道:“你们这群庸狗!竟敢如此待我!”话音刚落,吕布便持矛刺向董卓,一下就捅了董卓一个透心凉,主簿田仪及董卓的家奴冲上前保护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总共斩杀了三人。

吕布随即就从怀中取出诏书宣告:“诏命只讨董卓,余者不问!”官兵们肃立不动,都高呼万岁。百姓在路上歌舞相庆,长安城中士女变卖珠玉衣装换取酒肉庆祝,街市填满了人群。

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等宗族老弱在郿坞,全被其部下砍杀射死。董卓尸体被陈于街市示众。当时天气转热,董卓本就肥胖,油脂都流到了地上,守尸吏便将灯芯插入他的肚脐点燃,光亮通宵达旦,如此景象持续了好多天。随后,就有袁氏门生收集董氏尸体,把他们的骨灰扬撒在路上。最后再郿坞中搜出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锦缎奇珍更是堆积如山。

董卓被杀后,朝廷就任命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封温侯,让他与王允共同掌管朝政。

董卓被杀时,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正与王允同坐,听闻消息后不禁惊叹。

王允见状,就勃然大怒呵斥道:“董卓是国之大贼,几乎颠覆汉室!你身为汉臣,本该同仇敌忾,却念及私恩为他伤痛,岂不是与他同谋!”说罢,就命人将蔡邕逮捕下狱。

蔡邕谢罪说:“我虽不忠,却也熟知古今大义,岂会背国向董?愿受黥面刖足之刑,只求完成汉史。”士大夫多次为他求情,却没能改变他的结局。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伯喈(蔡邕字)是旷世奇才,熟知汉事,应该让他完成汉史,使之成为一代大典;他的罪名其实不大,要是诛杀他恐怕会失人心啊。”

王允说:“昔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令其作《史记》含谤言流传后世。如今国势衰微,战乱未平,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幼主身边执笔,这样不仅对皇上的德行没什么好处,还会让我们遭到后人的非议。”

马日磾退下后就对人说:“王公恐怕要断后了!善良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史书典籍是国家的大典。毁灭纲纪、废弃典籍,这样的统治怎么能长久呢?”蔡邕最终死于狱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起初,黄门侍郎荀攸与尚书郑泰、侍中种辑等人谋划说:“董卓骄横残忍,众叛亲离,虽然拥有强大的兵马,实则只是个匹夫,可以直接刺杀。”

然而,就在事情即将成功时却被董卓察觉,荀攸被捕入狱,郑泰逃奔袁术。荀攸在狱中言语饮食和平常一样,恰逢董卓被杀,这才得以免罪。

这时,青州黄巾军前来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想出城迎战,济北相鲍信劝谏说:“如今贼军人多势众,百姓惶恐不安,士兵也没有斗志,我们根本没有胜算。但贼军没有粮草辎重,只靠抢掠维持日常开销。我们不如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到那时,他们求战不得,攻城又攻不下,人心势必离散。然后再挑选精锐士兵出城攻击敌人的要害之处,这样就可攻破敌军了。”

可是刘岱不听,出战后果然被杀。曹操部将东郡人陈宫对曹操说:“兖州如今是无主之城,朝廷命令断绝,我请求劝说州中官员,您可前往治理,以此为根基,可平定天下,成就霸王之业。”

陈宫于是就去劝说别驾、治中,他说:“如今天下分裂而兖州无主,曹东郡是命世之才,若迎接他来治理兖州,必能安定州郡百姓。”鲍信等人也认为有理,便与州吏万潜等人到东郡,迎接曹操兼任兖州刺史。

随后,曹操就进兵在寿张东攻打黄巾军,初战不利。贼众精锐强悍,曹操兵少势弱,但他善于安抚激励士兵,明确军中赏罚制度,抓住机会设下奇计,昼夜作战,每战都有俘获,贼军见无利可图,就退走了。

此战,鲍信战死,曹操悬赏寻找他的尸体,结果没找到,便派人依照鲍信的形貌刻了一个木像,然后祭奠痛哭。这时,朝廷任命京兆人金尚为兖州刺史,金尚赴任时,被曹操打了一顿,最后逃往袁术军去了。

五月,朝廷任命征西将军皇甫嵩为车骑将军。

起初,吕布劝王允杀光董卓的部下,王允说:“这些人无罪,不可杀。”吕布想把董卓的财物赏赐给公卿、将校,王允又不同意。

王允向来把吕布当作剑客看待,吕布觉得自己在诛杀董卓时立了功,就经常夸耀自己,因自己的愿望未被满足,渐渐就与王允有了嫌隙。王允性格刚直、疾恶如仇,起初因畏惧董卓而对部下屈身相待。董卓被杀后,他认为朝廷再无患难,就变得骄傲起来了,因此他的部下也渐渐和他有了嫌隙。

王允起初与士孙瑞商议,特地下诏赦免董卓部下,继而又有疑虑:“部下只是追随主人罢了。如今若将他们称为恶逆之人却又赦免,恐怕会更让他们起疑心,这不是安抚的办法。”于是就放弃了赦免的想法。

随后又商议解散董卓军队,有人劝王允说:“凉州人向来畏惧袁氏和关东兵,若是解散军队让他们出关,必定人人自危。可让皇甫嵩为将军,统领他们的军队,留驻陕县进行安抚。”

王允说:“不行。关东举义兵的都是我们的人,如今若是据险屯兵陕县,虽能安抚凉州士兵,却会让关东将领起疑,这实在不可取。”

当时百姓有传言说要杀光凉州人,董卓旧部将校就感到很害怕,于是就互相煽动,都拥兵自守,彼此还说:“蔡邕只因受董公厚待,尚且连坐被杀,如今既不赦免我们,又要解散军队,若是今日解兵,明日就会任人宰割!”

吕布又派李肃到陕县,以诏命诛杀牛辅,牛辅等人迎战李肃,李肃战败逃到弘农,最后被吕布处死。牛辅胆怯失守,恰逢营中无故惊乱,他想逃跑,结果被部下杀死。

李傕等人返回时,牛辅已死,他们无所依靠,便派使者到长安请求赦免。王允说:“一年不可两次大赦。”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得知自己的请求被拒绝,李傕等人就更加害怕了,不知该如何是好,就想解散队伍,然后抄小路回乡。讨虏校尉、武威人贾诩说:“诸位若是弃军单走,一个亭长就能擒住你们。不如率军向西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情若成,就奉国家以正天下;若不成,再逃也不迟。”

李傕等人认为有理,于是就结盟,率数千士兵日夜西行。王允因为胡文才、杨整修都是凉州有声望的人,就召他们东行去劝解李傕,却不以好脸色相待,还说:“关东鼠辈想干什么?你们去叫他们来!”

二人于是奉命前去,实则是召回了一支军队。李傕沿途收编逃散的士兵,等抵达长安时已经有十余万人,然后就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等人合围长安城。长安城墙高峻难以攻克,围攻了八天都没打下来。

这时,吕布军中的叟兵叛变了。就在六月戊午日这天,打开城门引李傕军入城,入城之后,士兵就四处抢掠。吕布在城中与李傕军交战,但没赢,就率领数百骑兵将董卓头颅系在马鞍上出逃,在青琐门外驻马,招王允同去。

王允说:“要是靠祖宗保佑,能把国家安定下来,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要是做不到,我就拼上这条命。如今小皇帝只能指望我了,国家有难而我苟且偷生,我可做不出来。你帮我给关东的那些人带个话,让他们多为国家着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常种拂也说:“我身为朝廷大臣,没能挡住叛军,现在让他们都打到皇宫跟前了,我就算逃又能逃到哪去呢?”说完就跟叛军拼命,最后战死了。

随后,李傕、郭汜就带着军队驻扎在南宫掖门,还把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都杀了。当时死的官员和百姓有一万多人,路上到处都是尸体。

王允赶紧带着汉献帝跑到宣平门躲避。李傕他们跑到城门底下,就趴在地上磕头。汉献帝问:“你们纵容士兵到处闹事,到底想干什么?”

李傕他们狡辩说:“董卓一直忠心耿耿地伺候陛下,却被吕布无缘无故的给杀了,我们就是来给董卓报仇的,绝对不敢造反。等事情办完,我们就去廷尉那里认罪。”

接着,李傕他们就围住了宣平门,一起写信要求司徒王允出来,还责问他:“董卓到底犯了什么罪?”王允没办法,只好下楼跟他们见面。

己未那天,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还封李傕当扬武将军,郭汜当扬烈将军,樊稠等人当中郎将。李傕转头就把司隶校尉黄琬抓进了大牢,最后给杀了。

当初,王允让自己的老乡宋翼当左冯翊,王宏当右扶风。李傕他们想杀王允,又怕这两人在外面闹事,就先把他们召进京城。

王宏派人跟宋翼说:“郭汜、李傕就是因为我们俩在外面带兵,才没敢马上对王允下手。要是今天我们应召进京,明天全家都得死,你说该怎么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