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焰涌,火法归真
第一章古洞藏珠,焰光初触
南诏国的火山群,终年被硫磺烟霭笼罩。其中最深处的麒麟古洞,更是传说中上古神兽火麒麟的栖息之地,洞外岩浆横流,洞内温度高得能熔化精铁,寻常修士莫说入内,便是靠近洞口都需以灵力护体。
楚雄站在洞口,玄色道袍在热浪中微微拂动,灵肉合一的身躯自动散着一层淡淡的蓝光——那是水灵咒的余韵,用以抵御火山的炽烈。他身后,赵灵儿捧着水灵珠,小脸被热气熏得泛红:“师父,这里就是您说藏着火灵珠的地方吗?”
“嗯。”楚雄颔,目光穿透洞口的烟霭,元神之力已感知到洞内深处那团跳动的赤红——与水灵珠的温润不同,那团光芒带着焚天灭地的霸道,正是五灵珠中的火灵珠。自水之法则圆满后,他便隐约感知到,要让自身道念彻底圆融,需补齐五行法则,而火灵珠,便是关键的第二环。
“您小心些。”赵灵儿将水灵珠往前递了递,“若遇到危险,弟子以水灵珠助您。”
楚雄笑着摇头:“火性刚烈,水性柔润,两者相济方能平衡,但此刻入洞,需先承其烈,方能悟其真。”他转身踏入洞口,身影瞬间被浓烟吞没。
洞内别有洞天。岩壁上布满了暗红色的晶石,每一块都在散着灼热的气息,地面上是流淌的岩浆河,河面上漂浮着燃烧的石块,空气中的火元素浓郁得几乎凝成实质,钻入鼻腔,带着呛人的硫磺味。
楚雄的元神高度集中,灵肉合一的身躯在热浪中微微震颤,却始终稳定。他能清晰地“看”到火元素的流动轨迹:它们从岩浆河底喷涌而出,顺着岩壁的缝隙游走,遇到潮湿的空气便出滋滋的声响,最终汇入洞心那团赤红光芒——火灵珠正悬浮在一个巨大的石台上,石台周围刻着古老的符文,符文流转间,将火灵珠的霸道之力稍稍约束。
离石台还有百丈距离时,一股难以抵挡的热浪扑面而来。这热浪并非单纯的高温,而是蕴含着火之法则的“焚灭”之意,仿佛要将一切靠近的事物化为灰烬。楚雄的道袍瞬间被烤得焦黄,皮肤传来针扎般的刺痛。
“好强的火之法则。”他心中暗叹,却没有退缩。元神之力运转,引动体内与水灵珠相融的水之法则,在体表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遇热蒸腾,化作白色的雾气,却也成功抵消了部分“焚灭”之意。
他一步步靠近石台,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铁板上。沿途的火元素越来越狂暴,有的化作火蛇,有的凝成火鸦,不断冲击着他的防御。楚雄没有主动攻击,只是以元神细细感悟这些火元素的特性:它们急躁、炽烈、充满破坏欲,却也蕴含着“新生”的力量——就像火山喷虽会毁灭万物,却也能带来肥沃的土壤。
终于抵达石台前。火灵珠的光芒更加耀眼,珠内仿佛有一片微型的火海在翻腾,无数火之法则的纹路在其中流转,比水之法则更复杂、更桀骜。楚雄伸出手,指尖即将触碰到珠子的刹那,火灵珠突然爆出一道赤红的光柱,直冲洞顶!
“嗷——”
一声仿佛来自远古的咆哮在洞内回荡,石台上的古老符文骤然亮起,一只由火焰凝聚而成的麒麟虚影从岩浆河中升起,双目如两团火球,死死盯着楚雄。
“是守护火灵珠的麒麟灵识。”楚雄瞬间明白。这灵识是火灵珠与火麒麟气息交融所化,守护着珠子不被心术不正者取走。
麒麟虚影喷出一道烈焰,烈焰在空中化作无数火矛,带着破灭一切的气势射向楚雄。他不闪不避,体内的水之法则与元神道印同时运转,身前浮现出一面由水汽凝成的盾牌。
“滋啦——”
火矛与水盾相撞,水汽蒸腾,火光黯淡,两者竟在瞬间相互湮灭。麒麟虚影似乎有些意外,出一声更响亮的咆哮,再次喷出烈焰,这次的火焰中夹杂着黑色的火星,显然蕴含着更强的焚灭之力。
楚雄眉头微挑,这次没有动用水之法则,而是引动体内的灵力,模仿火元素的流动轨迹,在身前画出一道简单的火符——这是他从火元素的特性中临时领悟的术法,虽简陋,却带着一丝“顺势而为”的意味。
火符与黑色火星接触的瞬间,没有引爆炸,反而像水滴融入大海般,被火星吞噬。但紧接着,黑色火星的光芒开始闪烁,焚灭之力竟减弱了几分。
“火虽烈,亦有‘燃点’。”楚雄轻声道,元神感悟着两者接触的瞬间,“过刚则易折,过烈则易熄。”
麒麟虚影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火焰凝聚的身躯微微一滞。楚雄趁机上前一步,元神之力温柔地包裹住火灵珠:“我取此珠,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领悟火之法则的平衡。火能毁灭,亦能锻造;能焚尽,亦能催生。我愿以道心起誓,必让此珠的力量,用于守护,而非破坏。”
他的声音带着灵肉合一的真诚,元神道印中流转的“平衡”道念,透过灵力传入火灵珠。珠子的光芒渐渐柔和,麒麟虚影看了他片刻,出一声悠长的低鸣,缓缓沉入岩浆河,消失不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雄终于握住了火灵珠。
入手滚烫,却并非灼烧的痛,而是一种充满力量的暖意。珠内的火之法则如同奔涌的岩浆,涌入他的元神——那里有火山喷的狂暴,有炉火纯青的精妙,有星火燎原的坚韧,有灰烬中重生的希望。
“水火既济,方能圆满。”楚雄握紧火灵珠,转身向洞口走去。洞外的阳光透过烟霭照进来,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手中的赤红与赵灵儿锦囊中的幽蓝,隐隐呼应,仿佛预示着五行法则融合的开端。
第二章焚天煮海,火法初成
离开麒麟古洞后,楚雄并未急于返回蜀山,而是带着火灵珠,前往极北之地的“焚天谷”。那里是天地间火元素最活跃的地方,谷中常年燃烧着不灭的地火,传说连上古神只都曾在此淬炼神兵。
他要在这里,将火灵珠的法则与自身道念相融,开创属于自己的“火焰咒”。
焚天谷的地火与麒麟古洞的岩浆不同,它更纯粹、更狂野,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化作火龙在谷中盘旋,时而凝成火雨从空中坠落。楚雄将灵肉合一的身躯调整到最适合承受高温的状态,盘膝坐在地火最旺盛的谷地中央,手中的火灵珠悬浮在身前,不断释放着精纯的火之法则。
最初的融合异常艰难。火之法则的“焚灭”与他体内水之法则的“滋润”天生相冲,两种力量在元神中碰撞,时而让他如坠冰窟,时而让他如入熔炉,痛苦不堪。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楚雄咬紧牙关,神念沉入对火元素的感悟。他想起在麒麟古洞看到的景象:岩浆冷却后会变成坚硬的岩石,地火焚烧草木后会留下肥沃的灰烬——火的本质,并非只有毁灭,更有“转化”与“淬炼”的力量。
他尝试着引导火之法则流向四肢百骸,以火元素淬炼肉身。皮肤被灼烧得通红,肌肉出滋滋的声响,骨骼却在高温中变得更加致密、坚硬。当第一缕火元素成功融入骨骼,楚雄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体内苏醒,举手投足间,仿佛能引动焚天谷的地火。
与此同时,他开始推演“火焰咒”的雏形。不同于水灵咒的“顺势而为”,火焰咒的核心在于“聚散随心”——火可聚为一点,焚山煮海;亦可散为星火,燎原万里。
他先从最基础的“聚火”练起。神念一动,周围的火元素向掌心汇聚,凝成一团跳动的火焰。这火焰起初极不稳定,时而熄灭,时而暴涨,直到他将元神中的火之法则与自身灵力完美结合,火焰才稳定下来,呈现出纯净的金色——这是越凡火的“元神之火”,温度足以熔化精金。
接着是“控火”。他让掌心的金色火焰化作各种形态:有时是锋利的火刃,能轻易切开焚天谷的坚硬岩石;有时是柔韧的火鞭,可随意缠绕、抽打;有时是细密的火网,能捕捉空中飞舞的火蝶(焚天谷特有的火元素生灵)。
最精妙的是“转化”之术。他取来一块普通的铁矿,以金色火焰包裹,控制火候,让铁矿在火焰中经历千锤百炼,最终竟化作一柄锋利的铁剑。这并非简单的熔化重铸,而是以火之法则改变铁矿的内部结构,使其蕴含一丝火焰之力,挥舞时能出炽热的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