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他,感应到这边动静的六界生灵都被震撼了。
天界凌霄宝殿,伏羲从闭关状态中睁开眼,望着魔界的方向,金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凝重与赞叹:“言出法随,口含天宪……此子的符道,竟已臻至如此境界,连本帝都自愧不如。”
他想起自己开创天界时,以先天符文定天规,虽也能言出法随,却需借助天界本源与自身神位,远不如楚雄这般,仅凭自身道意便能敕令法则,这才是真正的“符道至境”。
妖界万妖山,东皇太一站在山顶,金色竖瞳紧紧盯着魔界的金色洪流:“一字镇万魔……这等手段,已近乎创世神。看来,六界的天,要变了。”
鬼界阎罗殿,酆都大帝抚摸着生死簿,看着上面万魔之体的怨念正在飞消散,轻叹道:“符道到了这一步,已不是‘术’,而是‘则’。楚雄此举,等于为仙剑世界立下了新的法则根基。”
当金色洪流彻底融入万魔之体时,那尊令人绝望的怪物已消失不见,原地只留下一颗拳头大小、散着温和光芒的“混沌珠”——这是被净化后的吞噬法则与魔界本源结合的产物,蕴含着“破而后立”的道韵。
楚雄一招手,混沌珠飞入掌心,感受着其中的力量,轻声道:“此物留于魔界,可滋养土地,也算对你的补偿。”
他看向魔皇宫的方向:“蚩尤,此后魔界当以‘守’代‘攻’,与六界共生。再滋生如此怨念,下次便不是镇压,而是净化了。”
“遵……遵命!”蚩尤连忙应道,语气中再也没有一丝不服。
楚雄没有再多言,转身返回人道洞天。他能感觉到,刚才两个字几乎消耗了他三成的法元,天道法身都变得有些透明。这便是言敕的代价——每一次动用,都是对自身道基的透支,不可轻易为之。
但他心中却充满了明悟:符道至境,果然是“自身即是符,意念所动,法则相随”。他的言语,便是天地间最本源的符文,无需形式,自有法则天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章一言为法,符道圆满
平定魔界之乱后,楚雄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留在仙剑世界,梳理符道至境的感悟。
他现,言敕之能虽强,却并非毫无限制。除了消耗巨大的法元,还受限于自身对法则的理解——若对某一法则领悟不深,即便强行言敕,也只能起到皮毛作用;反之,若对法则了如指掌,哪怕一个简单的字,都能引惊天动地的效果。
这日,他来到人间的黄山。此地因常年灵气紊乱,导致山洪频,百姓苦不堪言。以往蜀山弟子会在此布下“镇水灵符阵”,却需年年加固,耗费巨大。
“让我试试。”楚雄站在黄山之巅,望着奔腾的山洪与紊乱的灵脉,心中没有刻意去想如何治水,只是将自身对“水之法则”的理解——从仙剑世界的江河,到异能界的水系异能,再到符文星海的“润符星”——全部凝聚于一念。
随后,他开口说道:“水,循道而行,润下不争。”
没有符箓,没有阵法,只有一句话在山谷间回荡。
奇妙的事情生了:
奔腾的山洪仿佛听懂了指令,流渐渐放缓,原本狂暴的姿态变得温顺;紊乱的灵脉如同被无形的手梳理,重新变得井然有序,水流沿着灵脉的轨迹,自动汇入山脚的河道,既不会泛滥,又能滋养农田;甚至连天空中的雨云,都按照“润下不争”的道韵,化作细密的春雨,均匀地洒落在黄山各处。
当地的百姓看着突然变得风调雨顺的黄山,纷纷跪地朝拜,以为是山神显灵。只有随后赶到的蜀山弟子,在感应到那残留的、属于楚雄的符道至意后,才明白是掌门以言敕之能,彻底根治了黄山水患。
“一言可为天下法……”一位白弟子喃喃道,“这便是符道第五境吗?竟能改写一地的法则运转。”
类似的事情,在六界各处生。
在妖界的“迷雾沼泽”,那里常年被剧毒瘴气笼罩,生灵误入必死。楚雄只是站在沼泽边缘,说了句“瘴气,散,生”,剧毒瘴气便化作滋养草木的灵气,沼泽中瞬间长出一片能净化毒素的“清瘴草”,让沼泽变成了沃土。
在鬼界的“怨魂谷”,无数战死的亡魂因执念不散,化作厉鬼,扰乱轮回。楚雄对着山谷说了声“执念,解,归”,那些厉鬼眼中的凶光便渐渐消散,露出生前的模样,温顺地跟着黑白无常走向轮回通道。
在天界的“碎星崖”,那里是天界废弃的星轨,时常有流星坠落,威胁天宫安全。楚雄望着崖边的虚空,说道:“星轨,定,守。”从此,再无流星敢坠向碎星崖,那里甚至渐渐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星轨屏障,成了天界的一道奇景。
每一次言敕,都在消耗楚雄的法元,却也让他对符道至境的理解愈深刻。他现,当言敕与天道法身结合时,不仅消耗会减少,威力还会倍增——因为天道法身本身就是世界本源的化身,他的言语,等同于世界的意志。
这日,伏羲邀请楚雄前往天界凌霄宝殿。
殿内,众仙卿齐聚,神色肃穆。伏羲看着楚雄,开门见山:“本帝感应到,你已触及符道的终点。仙剑世界自开辟以来,从未有人能将符道修至如此境界,你是第一个。”
楚雄微微颔:“不过是侥幸悟得‘言为符本,意为法源’罢了。”
“侥幸?”伏羲摇头,“能在诸天万界中找到符道的根源,能以自身道意承载言敕之威,这绝非侥幸。本帝开创天界时,曾以先天神符定天规,自认符道已至巅峰,今日见了你,才知天外有天。”
他取出一卷古朴的竹简,递给楚雄:“这是本帝的‘先天符录’,记载了开天辟地时的三千本源符文。你我符道虽路数不同,却殊途同归,或许对你能有所启。”
楚雄接过竹简,指尖触碰到的瞬间,便感觉到一股熟悉而磅礴的符道至意——与他的言敕不同,伏羲的符道更偏向“秩序”与“威严”,如同天界的天规,不容置疑。
“多谢天帝。”楚雄真心道谢。
“不必。”伏羲道,“你的符道,为仙剑世界增添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有你在,纵使日后遇到再强的外敌,本帝也能安心几分。”
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是言敕之能过于霸道,消耗又巨,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轻用。否则,不仅伤你道基,还可能因法则干涉过甚,引世界失衡。”
“晚辈明白。”楚雄点头。他深知言敕的厉害,一字可镇魔,亦可乱法,必须慎用。
离开凌霄宝殿时,太白金星追上他,递来一枚玉符:“先生,这是天界的‘回春符’,虽不及先生的言敕,却能快恢复灵力,或许能帮先生补充些法元。”
楚雄接过玉符,微微一笑:“多谢仙长。”
看着楚雄离去的背影,太白金星感慨道:“符道至境,言出法随……此子当真是六界的福泽啊。”
回到人道洞天后,楚雄将先天符录与自身符道感悟融合。三千年后,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周身的符道至意已变得圆融无碍——他无需再刻意凝聚意念,言敕之能已与天道法身、万道剑阵彻底合一,成为他道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成了仙剑世界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将符道修至大圆满的存在。
第四章慎用其权,道无止境
符道圆满后,楚雄在仙剑世界又停留了千年。
这千年里,他只动用过三次言敕。
第一次,是西荒出现“时空裂隙”,无数来自上古的凶兽即将涌出。他一句“裂隙,合”,便让撕裂的时空恢复如初,比动用万道剑阵节省了九成的力气。
第二次,是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松动,引海啸。他站在海岸边,说了声“海,平”,咆哮的海啸便如同被安抚的巨兽,温顺地退回海中,定海神针也自动归位。
第三次,是一位痴心的修士为复活爱人,强行逆转轮回,引鬼界秩序大乱。他找到那位修士,没有斥责,只是说“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dududu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