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从仙剑1开始无敌免费阅读 > 第82章 七魄铸基元婴化神(第1页)

第82章 七魄铸基元婴化神(第1页)

七魄铸基,元婴化神

第一章灵窍生魄,初显端倪

紫霞峰的月华,在观星台的青石上流淌成河。楚雄盘膝静坐,神念沉入眉心灵窍——那方由虚空元气滋养出的内景世界里,三尺高的大道元婴正闭目打坐,周身三圈金、银、蓝光环缓缓流转,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灵窍外的天地元气,与虚空深处的能量产生微妙共鸣。

自元婴掌握“吞吐虚空”神通已过五百年。这五百年里,楚雄的修为早已臻至元婴境巅峰,灵窍内的内景世界演化得愈真实:有模拟蜀山七十二峰的山峦,有复刻云梦泽的湖泊,甚至有随昼夜交替的日月星辰。元婴在其中修行、行走,灵智日臻成熟,有时楚雄的神念入内,竟会分不清哪个是“本我”,哪个是“元婴”。

这日,楚雄正引导元婴炼化一团从虚空深处引来的“混沌元气”,却见元婴突然睁开眼,眉心浮现出一点淡红色的光晕,如同初生的朱砂。紧接着,左肩、右肩、心口、小腹、左腿、右腿,相继亮起同样的光晕,七道光晕遥相呼应,在元婴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光圈。

“这是……”楚雄的神念骤然收紧。他曾在《蜀山秘典》中见过关于“七魄”的记载:人身有七魄,分别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主人体的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支撑神魂的根基。修士晋入元婴境后,元婴虽具神魂雏形,却无完整七魄,故无法进一步演化,这也是元婴与元神最大的区别。

难道,他的大道元婴,竟能自行孕育七魄?

神念凑近细看,元婴眉心的光晕中,似乎有一缕极淡的意识在流转,带着“警觉”之意——那是“尸狗魄”,主警觉防御;左肩光晕中,意识带着“力量”之感,是“伏矢魄”,主体魄强健;右肩光晕则藏着“繁衍”之念,正是“雀阴魄”……七道光晕,对应着七魄的特性,虽微弱如烛火,却真实存在。

元婴似乎也察觉到了体内的变化,抬手摸了摸眉心的光晕,小脸上露出困惑。它尝试着调动那缕“警觉”之意,灵窍内的内景世界突然泛起涟漪,远处山峦后隐藏的一缕残留魔气(五百年前抵御邪魔时留下的)瞬间被感知,引得元婴周身光环微微震颤。

“竟能自主运转?”楚雄的神念泛起惊涛骇浪。寻常修士的七魄与生俱来,与肉身绑定,元婴虽能继承部分魄的特性,却无法独立孕育。而他的大道元婴脱胎于先天道体,又经虚空元气淬炼,早已越寻常元婴的范畴,竟能以自身为基,重新孕育属于“灵体”的七魄。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元婴拥有了完整的“神魂根基”,拥有了向更高层次——元神境演化的可能!

楚雄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引导神念与元婴沟通:“守住这些光晕,莫让它们散去。”元婴似懂非懂,点了点头,盘膝坐下,小心翼翼地用自身灵力包裹着七道光晕,如同呵护初生的幼苗。

七魄初显的消息,楚雄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知道,七魄孕育是漫长而危险的过程,稍有不慎便会魂飞魄散。他开始翻阅蜀山所有关于神魂、七魄的典籍,从《黄庭经》到《抱朴子》,从《太玄经》的“神魂篇”到玄尘长老留下的手札,试图找到助元婴稳固七魄的方法。

典籍中记载:七魄需以“情”养之,以“念”固之,以“道”融之。楚雄恍然大悟——七魄主七情六欲,唯有让元婴经历真实的情感波动,体会世间的念头流转,才能让魄的意识从“虚影”化为“实存”,最终与元婴的神魂相融。

第二章以情养魄,七魄渐凝

接下来的百年,楚雄成了蜀山最“入世”的长老。

他不再整日守在紫霞峰,而是时常下山行走:去人间看悲欢离合,去妖界观族群生灭,去深海探龙宫兴衰,甚至去魔域边缘感受正邪冲突。每到一处,他便让元婴的神念离体,附在旁观者身上,亲身体会那些或喜或悲、或怒或惧的情感。

在江南水乡,他让元婴附在一个等待戍边丈夫归来的农妇身上。三载等待,从最初的期盼到中途的焦虑,再到丈夫平安归来时的狂喜,元婴心口的“吞贼魄”(主喜乐)光晕亮了三分,那缕代表“喜悦”的意识变得清晰可辨。

在西域沙漠,他让元婴感受商队遭遇沙暴的绝望。风沙吞噬驼队,同伴离散,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麻木,再到被路过的旅人救下时的庆幸,元婴左腿的“除秽魄”(主恐惧)光晕中,代表“惧”的意识如同被打磨的玉石,渐渐凝实。

在妖族聚居的青丘,他让元婴见证一对狐妖跨越种族偏见的爱恋。从相遇的羞涩到相守的坚定,从面对长老阻挠的愤怒到最终成婚的甜蜜,元婴右肩的“雀阴魄”(主情爱)光晕流转着柔和的红光,“爱”与“怒”的意识在其中交织,却不显混乱。

百年间,元婴经历了上千种情感。有时是市井小贩的斤斤计较(恶),有时是学子金榜题名的得意(喜),有时是失去至亲的哀恸(哀),有时是面对强权的不屈(勇)……七道光晕在这些情感的滋养下,从最初的淡红变得深邃,如同七颗镶嵌在元婴身上的宝石,散着温润的光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奇妙的是,七魄意识的成长,让元婴的灵智生了质的飞跃。它不再只是模仿楚雄的言行,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看到贪官欺压百姓,会生出“怒”;看到孩童扶老奶奶过马路,会生出“喜”;甚至在楚雄犹豫是否要插手人间纷争时,元婴会主动传递“当为则为”的念头。

“你越来越像‘人’了。”一日,楚雄的神念在灵窍内与元婴对坐,笑着说道。

元婴抬起头,眉心的“尸狗魄”光晕闪烁:“何为‘人’?”

“有七情,有六欲,有坚守,有牵挂。”楚雄的神念指向内景世界里那片复刻的云梦泽,“就像我牵挂故土,你牵挂这些年遇到的那些人。”

元婴沉默片刻,小手指向灵窍外的蜀山:“他们(蜀山弟子),也是牵挂?”

“是。”楚雄点头。

元婴周身的七道光晕同时亮起,内景世界里的日月星辰突然加运转,仿佛在呼应着某种决心。楚雄能感觉到,七魄的意识在这一刻产生了共鸣,如同七条溪流汇入江海,朝着同一个方向奔涌。

他知道,“以情养魄”的阶段已近尾声。接下来,该是“以念固之”——用坚定的道念,将七魄意识与元婴的神魂彻底绑定,让它们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第三章道念铸链,七魄归心

“以念固魄”的关键,是找到元婴最核心的“道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