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网络”的初步激活,宛若在冰冷死寂的宇宙深空中,点亮了一片由无数微弱星火连接而成的、节律脉动的星网。来自各个遥远星域、不同文明“摇篮”的应答信号,虽大多孱弱不堪,裹挟着陷落前的悲鸣与绝望中的坚守,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曲不屈的秩序宣言。
“方舟一号”的指挥中心(已临时转移至受损较轻的备用区域),原本弥漫着绝望与毁灭气息的空气,此刻被一种更复杂的氛围取代——那是希望与磅礴压力交织的沉重。主屏幕上,代表“摇篮网络”接入节点的光点稀疏却坚定地闪烁,每一点微光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在血火中挣扎的文明末路堡垒。
技术组透支算力,依托网络回传的碎片化数据流,试图拼凑“大寂灭”浪潮的整体态势。结果令人窒息:七成已知“摇篮”坐标已信号湮灭或触陷落警报,剩余节点亦多处于被围猎状态。“外域”的力量,远最坏预估。
“网络稳定度仅维持在临界阈值……信息传递延迟极高,且充斥干扰噪波……”
“多个节点报告能源枯竭、结构崩损……它们正凭最后意志力维系连接……”
王副主任倚坐于临时指挥椅,面色蜡黄如纸,声音嘶哑:“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逐个熄灭……”
就在众人为严峻形势焦灼不已时,凌薇怀抱着因本源耗损陷入沉眠的孩子,再度来到临时架设的、与三枚谐振器相连的简易共鸣阵列前。孩子面色仍显苍白,呼吸微弱,但生命体征已平稳,似在进行深度本源修复。
“仅靠连接远远不够,”凌薇凝视屏幕上摇曳的节点光点,声音虽轻,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它们需要本源支撑,更需要……信念锚点。”
她将孩子小心安置于身旁的特制养护舱内,随即双手按向控制界面。但这一次,她并非强行引导能量,而是要“织构”一种更微妙、更本质的存在——意志共鸣。
她闭上双眼,意识沉入刚成型的脆弱“摇篮网络”。此刻的她,不再仅是“方舟一号”的凌薇,而是暂时化身为这张网络的……核心意识节点。
她触到了“守护者之盾”陷落前,“文明意志聚合体”自爆时传递的终末决绝与守护信念;
她触到了某个未知“摇篮”内,守军弹尽粮绝时起的最后自杀式冲锋的悲壮;
她触到了另一节点的幸存者挤在最后避难所,以古老歌谣维系希望火种的坚韧……
这些破碎却炽热的情感、信念与记忆,宛若星尘细流,透过网络汇入凌薇的意识。她未加抗拒,反而敞开心扉,以“织构者”的独特天赋,将这些跨文明、跨个体的“意志碎片”,小心翼翼地“织构”成团!
这不是能量融合,而是精神维度的共鸣与加持!
随着她的引导,一股无形却具质的、由无数不屈意志凝聚的“跨文明信念洪流”,沿“摇篮网络”的连接逆向奔涌,流向那些最黯淡、最危急的节点!
效果虽非立竿见影,无法即刻扭转战局,但那些濒临陷落的“摇篮”中,苦苦支撑的守军,宛若在绝望深渊里听见了跨越星海的同胞呐喊——源自信念的力量如强心剂般注入几近枯竭的精神维度,让涣散的意志重新凝聚,爆出最后潜力!
一时间,数个节点的陷落警报竟奇迹般暂稳!虽仍摇摇欲坠,却未停止战斗!
就在凌薇全力维系“摇篮网络”精神共鸣时,一段来自顾廷铮、经多重加密与中转的光通讯,终突破“外域”干扰,接入网络。
“……薇……网络信号已接收……我们……损失惨重……但成功携载‘守护者之盾’的部分‘文明火种’核心数据……及……截获的少量‘外域’活性组织样本……”
顾廷铮的声音满是疲惫,却藏着任务达成的释然:“……但我们……已遭精准锁定……无法按原计划归航‘方舟一号’……”
通讯画面极度紊乱,映出“残翼”舰队残存的几艘舰艇,正被数倍于己的“外域”追猎舰队死死咬住,在星骸云中亡命穿梭。
“……依托网络共享星图……我们现一条……或可抵达‘织星者’提及的……隐秘锚点星域的路径……”
顾廷铮的影像因干扰剧烈闪烁,眼神却异常坚定:“……我们决定……变轨……将‘火种’与样本……送达彼处……为未来……留存最后种子……”
“……勿等我们……重复……勿等我们!护好孩子……守护好……网络……”
通讯戛然而止,信号彻底湮灭。
指挥中心陷入死寂。顾廷铮与“残翼”舰队,选择了最悲壮的路——以身作饵引开追猎舰队,将最后希望火种送往未知隐秘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