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师傅,今天请我来,不只是为了庆祝开业吧?”
吃得尽兴后,大领导终于切入正题。
“领导,是这样的,我办了一本杂志,需要轧钢厂的书号。”何雨柱说明来意。
大领导摆摆手:
“杨厂长已经向我汇报过了。”
“你的杂志,我也全部看完了。”
“何师傅,你真是让我惊喜。”
大领导少有地情绪高昂。
何雨柱有些意外,难道大领导也喜欢科幻?
“这本《飞》试刊号非常出色,内容我都看了。”
“想象力宏大,甚至越了战斗民族的科幻作品。”
“实在难得,太难得了!”
何雨柱没想到大领导对《飞》评价如此之高。
到底是眼界不同,大领导能看出这本杂志的真正价值。
“领导,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何雨柱也激动起来,能得到这样一位领导的认可,在这个年代实属不易。
“很好,希望你保持初心,坚持理想。”
大领导语气郑重。
“那么,您是同意批书号给我们了?”何雨柱连忙追问。
大领导深深看了何雨柱一眼:
“还有一个问题,你办这本杂志,最终是为了什么?”
“出名?实现自我价值?还是……”
他没有提钱,因为那时办杂志并不赚钱。
何雨柱如果挂靠在轧钢厂,所有收入都将归厂里,最多只能拿到一点工资。
何雨柱认真思索后,郑重答道:
“为了在华夏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大领导一怔,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
“种子?”
“是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的国家还很落后,孩子才是未来。”
“在他们心中播下种子,将来才能生根芽、开花结果。”
“为华夏之崛起而办杂志,这就是我的初衷。”
大领导反复品味着何雨柱刚刚说的那两句话,眼神逐渐明亮起来。
"好!好!好!"他连声赞叹。
此刻何雨柱在大领导心中的形象已然越了一个普通特级厨师,更被视为国家栋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通过观察其言行,大领导对何雨柱寄予厚望,现在只待检验他的实际行动。
"何同志,《飞》这本科幻杂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你必须牢牢把握方向。
说得容易做得难,行动永远胜于空谈。
希望你能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
大领导对何雨柱的称呼已从"师傅"转变为"同志"。
"明白!"何雨柱郑重地点头回应。
"杨厂长。
"大领导转向身旁。
"长,我在。
"杨厂长内心澎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