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满意地松了手,还朝着骑车远去的何雨柱挥手道别。
回到轧钢厂杂志社办公室,
何雨柱和娄晓娥加入审阅征文投稿的队伍。
信件实在太多,必须尽快处理一部分。
而且,《飞》杂志的第三期将附赠副刊,
上面要刊登优秀投稿文章,供读者投票。
除了副刊,第三期还会附上读者调查表,
由各地书店回收,再统一送回第三轧钢厂杂志社统计。
每张调查表可选出读者最满意或最期待续作的五部作品,
所有副刊投稿都将列入投票选项。
何雨柱抱来一叠投稿信件,小心拆开第一封。
这篇《月球背面的人》作者似乎是小学生,
文章里夹杂着不少拼音。
起初他有些不想读下去,
但故事的创意吸引了他——
这个年代,一个小学生竟能想象月球背面居住着人类。
何雨柱一口气读完。
虽然字迹歪扭,拼音和错字不少,
但他看出了文章的闪光点。
这孩子语句通顺,情节安排合理,
还懂得在开头设悬念、结尾留伏笔。
“不错,确实不错。”
他在信封上写了个“可”字,将稿件收回信封,
放到办公桌左边,又拿起第二封。
就这样,何雨柱和杂志社全体成员决定今晚加班审稿。
最近加班虽多,但何雨柱提升了大家的福利,
还安排食堂专供饭菜,没人抱怨。
如今谁不知道,第三轧钢厂杂志社是全厂、甚至全京城最让人羡慕的部门?
多少人挤破头想进都进不来。
何况何雨柱身为社长,亲力亲为、带头加班,
他都不走,其他人哪敢提前离开。
这年头在国营单位,
大多人做事多少都带点敷衍,
轧钢厂杂志社这样的氛围,实属罕见。
时间,就在一封封投稿的审阅中悄然流逝。
直到晚上九点半,何雨柱才停下工作,感到一些疲惫。
他举起双手,伸了个懒腰。
“晓娥,让大家歇会儿吧……”何雨柱话音未落,
轰隆隆——整栋办公楼猛地剧烈摇晃起来。
桌上堆积如山的投稿信件哗啦一下倒塌,散落满地。
天花板上的吊灯疯狂摆动。
“怎么回事?”
“柱子哥!”
娄晓娥吓得冲到何雨柱身边,紧紧抱住了他。
“镇定,大家不要慌!”刘岚站起身,高声对众人喊。
经历过八级大震的何雨柱立刻意识到——这是了,而且震感强烈,绝非小动静。
“还镇定什么!”
“全都给我跑!”
“了还不逃,等死吗?!”
何雨柱怒吼着,指挥所有办公室人员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