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挠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
“看不懂很正常。”
“这毕竟是电视机,还是彩色的。”
“研难度和收音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何雨柱耐心地开始讲解图纸的每个细节。
从原理到制作流程,再到量产注意事项,
何雨柱面面俱到地进行了说明。
起初李云龙还不太明白,但他天赋很高。
经过何雨柱的详细解释,他逐渐领悟了其中的奥妙。
“老板!”
“这项技术叫什么名字?”
“真的像您说的那么厉害吗?”
李云龙对何雨柱的描述半信半疑。
这并非不信任何雨柱。
之前何雨柱拿出盘古收音机的前设计时,
就曾让李云龙深感震撼。
但彩色电视机毕竟不同。
按照何雨柱的说法,这款电视若能投产,
将成本控制在五百元以内,就能让中国彩电技术从零跃居世界第一。
出口海外就能赚取大量美元。
要知道美国早在五十年代就明了彩电,
如今其电视普及率已高达。
可想而知,自由国的彩色电视数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何雨柱拿出一张图纸,就打算越所有对手——不仅包括霓虹的松下和索尼,就连自由国的电视巨头也一个不放过。
这听起来确实有点像是天方夜谭。
即便盘古收音机在全国销量突破了两千万台,但在李云龙看来,何雨柱的口气和野心还是太大。
总结起来就两个字:
离谱。
“你爱信不信。”
何雨柱对李云龙满脸的怀疑感到不满。
什么时候李云龙对自己这么没信心了?
难道自己说得太夸张了?
可他并没有夸大其词。
特丽珑确实非常出色,在这个年代,一旦问世必然震撼世界。
何雨柱不再和李云龙多解释。
以李云龙目前的知识和技术,还理解不了他改进后的彩色电视机图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现在的任务,是把公司里最顶尖的人才都集中起来。”
“对了,把那两批从同盟无线协会输送过来的人也一起带上。”
“我要亲自带队,先造出一台特丽珑电视给你们看看。”
“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实力!”
何雨柱打算直接把这台彩色电视命名为“特丽珑”,代号为一代。
这个名字既好听又好记,不像其他电视机型号那样复杂难辨。
在量产之前,何雨柱要解决的是试验机的问题。
只要能成功造出一台,后续量产就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这份图纸是在索尼kv-o的基础上修改的,何雨柱只调整了外观和按钮,内部结构基本是复制的,理论上量产难度不大。
至于生产特丽珑电视机零部件的生产线设备,何雨柱打算直接从霓虹进口。
机器的图纸他也没有,即便有,也缺乏生产这些设备的人才和相关设备。
先建起生产线再说。
与霓虹和自由国相比,华夏的优势在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