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本是嗅觉,可当人的心足够静时,甚至能听到风穿过花丛的声音。
歌曲的最後还混了脚步踩在落花上的簌簌声,轻得宛如呼吸。
路尹昭最喜欢这一首了,哪怕他不懂唱歌,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美。
他一下子扑到边悸的身上,睁着一双大眼睛崇拜地道:“哥哥,你怎麽这麽会写,这麽会唱啊,我觉得这些歌都好美。”
没错,就是唯美的感觉。
边悸的声音是那种清冷中还能带着无尽温柔的存在,和他本人平时说话的感觉完全不同。
少年成功转到变声期以後,声音在空间上的发挥性好像更强了一些。
“只是一次尝试罢了,你不用费劲地替我转发,我以後会发更多不同风格的歌曲。”
边悸看路尹昭还打算努力替他宣传,制止了对方。
这些音乐里的感受,懂的人自然会懂,如果有人能共情,那它们便是最好的疗愈器。
路尹昭“哦”了一声,表面乖乖听话,背地里依旧努力宣传,甚至还开了几个小号去发小橙书。
这是大佬梦想的起步,命运的齿轮由此而转动,他当然要让边悸体会到成就感了。
“我三哥哥在群里夸你了!”
“我妈妈也夸你了,她说你的曲写的特别好听!”
“我二姐姐还说想要你给她们电视剧写歌呢,嘿嘿。”
“……”
路尹昭在边悸耳边叽叽喳喳地说了半天,像只欢脱的小麻雀。
边悸不为所动,他暂时不想依靠路家的人脉和力量。
如果真的想火,他自己家也能花钱做数据,但那不是边悸所追求的效果。
灵鹿APP有急于数据的推荐机制,当一首原本冷门的歌,点击量丶完播率丶收藏量和评论互动等数据悄悄上涨时,系统会把它放进潜力池里。
到时候这些歌会被推给喜欢相似曲风的用户。
如果这些用户也愿意完整地听完歌曲,届时,数据会进一步累积,灵鹿APP也会逐步扩大推荐范围。
这种自然的数据生长反馈更能考验一首歌曲的质量。
边悸就是故意把他第一个EP投进去做检测的。
他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很清楚歌曲想要达到一定的热度始终离不开听衆的真实反馈。
口碑是慢慢攒起来的,边悸并不着急。
“啊,阿悸哥哥,有人评论你的歌了!”
“每一首里面都多了几个评论耶!”
路尹昭比边悸还激动,每多一个收藏或评论,就吱哇乱叫。
就仿佛……这歌不是边悸唱的,而是他路尹昭本人唱的。
【无意间听到这首歌,刚刚单曲循环好几遍了,很喜欢这个编曲。】
【这首歌让我想起了我以前夏天在奶奶家的时候,奶奶去年已经不在了,但这首歌很适配我去回忆曾经有她陪我的日子。】
【间奏里的雨滴声有点妙啊,原本这几天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把自己弄得很焦躁,谢谢这首歌,短暂地抚平了我的内心。】
路尹昭翻看《屋檐下的树叶》底下的评论,又多了三条内容。
这些听衆给出的反馈也让他感觉很温暖。
突然发现似乎真的不需要他去特地宣传。
不经意间发现这些美似乎更让人感动。
退出灵鹿APP,路尹昭也不再管数据了。
有缘的人自然会听到大佬的歌,一切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
一个月後。
路尹昭和边悸都放了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