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历练的改良之策
“师兄。”
薛康刚练完剑,听到杨絮的声音只装作听不见,收剑入鞘後就要往离开。
“师兄,我是有正事找您。”杨絮上前拦住他。
“什麽事?”
“关于门衆历练事宜。”
“这有什麽好商量的,往年如何就如何。”
薛康不想理她,杨絮知道,他是为了洗髓经的事情,还在生她的气。这件事,她也是犹豫好久,要不要和他坦白,但最後,直到把洗髓经呈给门主,也一直没有说出口。
知道这件事後,薛康十分气愤,他已经很久没有搭理杨絮了。
杨絮知道这件事一时半会儿他是不会消气了,即便她现在解释给他听他也不会立刻消气,因此打算暂时搁置,先捡正事说,“历年门衆历练,都是直接打发下山,历练艰苦,对身心皆是考验,很容易心志崩溃。所以,我想能否出个什麽对策。”
他对杨絮还有怨气,可也不会在这时候发作。听她说这个事情,就暂时放下嫌隙,认真思索起来。
的确,每年卑羽派都会有门徒下山历练。别人暂且不提,他们下山历练的时候,也是千难万难,几度坚持不下去。
他语气平和地问,“你有什麽好对策?”
“我想,我们可以组织个历练培训课,让历练过的师兄师姐们,给即将历练的後辈讲述一下下山遇到的诸多事情,又是怎样应对的。如此一来,他们有些心理准备,遇事也有前车之鉴。最好是刚历练回来的,记得清楚一些。也不需要太久,历练前十天半个月的,总归心里有个底就成。”
薛康点头,很是认同,想了想又补充道,“这确实是个主意。历年来历练回来的各位,虽然私下也会给师弟师妹们说一些下山经历,但都是些奇闻轶事居多,很少会说自己遇到什麽困难之类的。只是,有些不会愿意说这样的事的。”大家都是年轻,血气方刚,又好面子,自然说的都是自己好的一面,落魄颓丧的事儿,没几个愿意往外说。
“不愿意说的自然不勉强,我们可以事先征求他们意见。”
薛康低头,思索了一会儿,“不然这样,写个历练传记之类的?让大家把遇到的事儿说出来,然後隐去姓名,当成故事印出来?这样人手一份,平时权当做消遣的话本子。”
“我也想过,”杨絮有些为难,“可这个写话本的人选不好找,总要找个文笔生动有趣的,如此才能吸引大家。二来,也是最主要的,这个钱从哪里来?这笔费用可不少。”
全门派好几百人上千人,每年还有新进的。这种话本子,即便写出来,请人手抄几百份,也是笔很大的开销,少说也要上千两。若是请书肆印刷,价格就更贵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门派虽然有一些家境好的门徒家里送来的束修,但是这上上下下的开销,衣食住行,花钱如流水,维持着很是艰辛。
这麽多钱,从哪里弄?
杨絮虽然知道门派也有一些铺面田産,但卢彻不在,卢湛也不能完全做得了这个主,毕竟涉及的银钱不是少数。
薛康不以为意,“我问问我爹,这也算不得什麽大事,花不了许多钱。”
“这无缘无故的,怎麽好让伯父出这许多钱。”杨絮不赞同,“上千银钱,是很大一笔钱了。再者,以後还要不停更新话本内容,年年如是,这样下来,又要多少。”
提起薛明矩,杨絮便想起来那个叫做七娘的女子,实在是对他心有隔阂。这样的钱,她不想用,也不敢用。
谁知道这钱上沾了多少人的鲜血呢?
薛康不知道她的想法,他似乎已经忘了当初和薛明矩的争吵,“即使年年出这笔钱,也不是什麽大事。以後薛家的也都是我的,我还能缺了你的花销不成?”
杨絮眸中闪过转瞬即逝的冷光,又迅速压了下去,垂着眼闷声不说话。
薛康见她这个态度,脸色也不好看。他本来就生她的气,现下心里更是不爽快。
这又不是什麽大事,他搞不懂杨絮为何非要如此斤斤计较。
两人沉默了半晌,还是杨絮先开口了,“这个事情我们稍後再议,毕竟还没跟大师兄说,我们也没法拍板定案。先说说接下来的打算吧。”
“行,你说吧。”
杨絮接着说,“我还打算给每个历练的准备一个荷包,里面装一块碎银子,一张布巾,再放一个平安福。碎银子小一点,够买个两三天吃食就好,布巾上绣一些助言。叮嘱他们迫不得已才能打开。好歹真遇到千难万难的,也有个念想。”
“这不也要一笔钱?”
“每人的碎银子也就几钱,不多,也不必另外给,就从那十两里抠出来。”杨絮解释,“至于荷包平安福这些,就拜托针线好一点的师兄师姐们帮忙做。”
“这样下来,就不会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