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一品豆腐是什么豆腐 > 第262章 豆妃初绽惊京华(第1页)

第262章 豆妃初绽惊京华(第1页)

御前斗香的余韵尚未散去,苏碗在京城士林与权贵女眷中的名声已然不同。不再是那个仅凭“咖啡”和运气引人注目的边州女子,而是真正以其巧思妙技、沉稳气度赢得了认可。这道无形的光环,为她即将开业的京城分号铺平了道路。

陈明办事极为得力,在萧景致暗中派人的照应下,于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临近文人雅士聚集的琉璃厂附近,盘下了一处位置绝佳的二层小楼。此处闹中取静,门前有古槐掩映,后院引活水成池,极为雅致。

苏碗亲自定下铺名——“豆妃阁”。既点明了“一品豆妃”这个已颇具名气的招牌,又暗合了她名字中的“碗”字(取谐音“宛”,有美好之意),更添了几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风雅。

铺面的装修,苏碗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摒弃了传统茶楼或酒肆的喧闹,而是营造出一种静谧、雅致、充满书卷气的氛围。一楼设开放式茶座,以竹帘、屏风巧妙隔断,保证了一定的私密性。二楼则为数个独立的雅间,分别以“初雪”、“暖香”、“墨玉”、“豆蔻”等命名,对应不同的咖啡及香品主题。所用器具,皆是苏碗画了图样,请京城巧匠精心打造,白瓷温润,银器流光,处处彰显不凡品味。

开业前,苏碗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只通过周文焕在京的故交、以及永嘉郡主等有限渠道,向特定的文人雅士和官家女眷放了精心设计的请柬。请柬上并未直言售卖何物,只道“豆妃阁”新张,特邀品鉴“海外奇香,江南雅点”,吊足了众人胃口。

开业当日,“豆妃阁”门前车马渐稠。受邀而来的宾客踏入其间,无不被其独特的氛围所吸引。没有伙计高声吆喝,只有身着素雅衣裙、训练有素的侍女轻声引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咖啡香与书香、墨香交织。

永嘉郡主自然是第一批客人,她拉着几位相熟的贵女,兴致勃勃地占据了二楼的“豆蔻”雅间。侍女奉上菜单,上面并非简单的饮子名称,而是以极富诗意的词句描述:“初雪映梅”(清咖)、“暖玉生烟”(拿铁)、“墨海沉金”(深度烘焙咖啡)、“豆蔻年华”(特调花香咖啡)……配以“一品豆妃”系列点心的精美画样,令人未饮先醉。

“苏姐姐,你这地方太好了!比宫里头还雅致!”永嘉郡主尝了一口“豆蔻年华”,眼睛亮晶晶的,“这点心也好吃,不像宫里那些甜得腻。”

其他贵女也纷纷称奇,对那套精巧的手冲器具和侍女行云流水般的冲泡手法大感兴趣。咖啡新奇的风味,搭配着恰到好处的解说和雅致的环境,迅赢得了这些见多识广的京城贵女们的欢心。

一楼的开放区,则多是收到请柬的文士和官员。他们或独坐窗前沉思,或好友低声交谈,品着杯中或清冽或醇厚的咖啡,翻阅着阁内提供的些许闲书杂记,感受着这与茶馆、酒肆截然不同的宁静与格调。有人当场灵感迸,提笔在阁内备下的洒金笺上留下墨宝;也有人对那“咖啡香膏”爱不释手,认为于读书提神大有裨益。

苏碗并未一直露面,只偶尔从后堂走出,与几位身份特殊的宾客寒暄几句,姿态从容,言谈得体。她深知,过犹不及,“豆妃阁”需要的是口碑的酵,而非一时的喧闹。

一日下来,“豆妃阁”的名声,便如同那浓郁的咖啡香气一般,悄然在京城特定的圈层中弥漫开来。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降价促销,仅凭独特的定位、卓越的品质和精准的客群定位,“豆妃阁”成功地在藏龙卧虎的京城,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是最为风雅、也最难企及的那一席。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dududu一品豆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