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无限告白循环结局大全 > 第170章 告白(第7页)

第170章 告白(第7页)

我首先想到,可以引入新人物。

这样一来,很容易做出新的情节反应,无数蝴蝶效应会导向意想不到的新结局。你觉得叫谁来比较适合呢?起初我真的只是简单想要埋一个小彩蛋,我知道你喜欢找这种细节。首先我要给这个彩蛋人物起名,为此我用尽了全部心思,比在七岁那年给我未来的五个小孩起名时还要认真。

我本想起一个跟你气质相似一点的,但也不知道途中出现了什麽差错,最後的成果叫“▉▉▉”。

不管怎麽样,你肯定很高兴他最後并没有真叫▉▉▉吧?

连我现在仅仅写下这三个字都一阵笔尖发麻。如果你最後发现它还是被涂掉了,请不要见怪。

▉▉▉出局後,第二个备选就是“唐思烬”了。

我刻意玩弄了谐音和部首,但其实这个看来看去也不能特别令人满意。你会从中体会出一种混合二次元和毁灭性的怪怪的感觉吗?我是觉得有点出戏,不过看久了也还好。接下来的问题是,该怎麽把我们的新角色安插进去。

我边吃边想,顺便看关于你新一天的情况报告。看来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柯护士说你恢复得很快,而且开始继续准备九月份回学校的事情了。与此同时我想到,最方便的安插新人物的方式,难道不是让透明的唐思烬同学也加入诗社吗?

我往这个方向捋了捋逻辑,但受到了阻碍。

③〇

那就是,如果我必须给他赋予一些属于你的特质,这人物各种行为的动机就会严重不足,没法推动新情节。回家时我继续纠结此问,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猛然想起有次你跟我说,住院好像被吸进一条缝隙里。这里时间凝滞不动,所以一旦从那儿出来,你又会回到进去前的那一天。

印象里似乎有很多电影和小说都是这种情节:一个人穿越进另一维度的世界,拯救自己喜爱的角色的命运。这下动机问题解决了,故事也在不魔改的前提下增添了一点奇幻色彩,我觉得各方面都看起来不错。为了不让我们的唐思烬同学太过孤单,我还给他安插了一个小夥伴。

商露的名字是用姓名生成器转出来的,她在第一个,同一页的另外四个是王天竺丶吴心语丶周唐玉和邢文漪。我一个也没浪费。

按理说,到了这个地步,一切设置已经足够了。

然而我突然冒出了另一个念头,即除了唐思烬归你,另外还可以有个什麽东西归我,我们俩的投影一起悄悄永远停在这个短篇里,可能也是对我的一种安慰。不过最好不要太明显,因为我不重要。

初步计划是设置一个静态元素,比如一个挂在校舍门口的蓝气球,所有经过的人都能看见。

普通气球似乎又过于平庸了。

③①

我看了眼手机。屏保没换,还是你怀里抱着花,站在那个小丑雕塑旁边回头看我的样子。于是我想那就它吧,涂蓝油彩的小丑气球,从某种角度看来跟我还挺贴切。

接下来我动笔,复健正式开始。新版本被更名为《水生II》。

改已有的文本比从零开始容易,我逐渐找回了一点手感了。不过彩蛋变异了。最开始它就是个普通气球,又如我所言,进化成了更有特点的小丑气球。随後为了增添一些氛围,我尝试让它发出一些怪异的笑声,下一步就是允许它说话。接下来,它不仅会笑会说话,还会动手捉弄学生。它开始在校舍里乱走了,主要跟着我们的唐思烬同学。为了方便做一些动作,我又给它加上了手。手之後是整副身体。

最後我盯着那已经是个等身人形气球娃娃看,想这他妈和真人有什麽区别?

伴随气球正式化为人形,不仅是他,连唐思烬的戏份都比原设想大大增加。後来整个故事已经不完全在以学生们为主体在发展,唐思烬本人的视角第一次出现了。

这是最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性的部分,毕竟从旁观者视角写他面对一枚炸弹的反应,跟钻进他头脑里,写他自己面对炸弹的心理活动完全是两回事。

我仍试图让他以你的性格为原型(尽管唐思烬的台词比你可能会说的翻了四五倍,没办法,不然实在没法写),这很难,好在他视角不多,我还能勉强应对,至少别特别ooc。

③②

你平时会如何思考?有那麽一次,你说“闭上眼睛会看见很多线,编在一起”。我想象不出来,而且蓝色的线条也太巧了,像个小玩笑。但不管真假,它将为我所用,反正在小说里,真真假假并不重要。

而随着唐思烬同学的戏份增加,我们的小丑和他就难以避免有些互动。

如果你写过东西,肯定能明白,互动是最能体现人设的设计之一,当然也是最容易写崩的部分。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写作的难度,等我反应过来时,他跟唐思烬初次见面的场景,从某种角度看去跟我们俩初次见面的情形有点像。

这一度令我困扰,不过总体还行。重点仍然在唐思烬的单人塑造上,我试图进入他的思想。针对这一点,我采取了最基础的手段,先由下往上,从已有的现实素材推断总结出初步人设,再由上至下,沿逻辑推导心理变化,揣测他在面临不同虚构事件时的反应和选择。

最後则是填补这期间的空隙,并且循环往复。

然後重点来了:写到一半的时候,对这个虚构人物的研究竟蔓延到了现实维度的你身上。

③③

我直接上结论吧。你对我避之不及的那段时间,我一直以为是我的问题,或者你性格本来就是那样。而第二种解释,是你在担心你自己的孤单,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欲望。想来也是,你刚受过那麽大刺激,又做了那麽多次手术,连看人时都是那种药物作用下睡意朦胧的眼神。对那个时候的你来讲,完全失控的移情丶以及不由自主地想要依赖一个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确实也挺可怕的。我之前从未往这方向考虑过。

而当推导成型,它如此清晰明了摆在那里的时候,这个完全从虚构情节和人物中延伸出的结论,却比我之前的任何猜测都更接近现实中的逻辑。

于是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反常规性思考的途径。

如果我继续下去,不再满足于将一个虚构人物单纯地复生,而将重心彻底转移到另一个虚构人物的人格发展,又会发生什麽?我心里隐隐有种预感。

面前是岔路:或者按原有思路继续,或者推翻全部思路重来。

我拆开一颗薄荷糖,看了下颜色,是蓝条纹的。

这说明可以试试看会发生什麽,我就这麽做了,但时间紧迫。同时我预感自己将需要比从前任何一次都更多的私人空间,于是在安排完手头事务丶确认一切暂时没我也行後,我迅速给自己放了半个月假,然後开工。

③④

核心人物更换後,原有稿件上许多视角处理都要随之更改。主线也不能再依附于背景故事的走向,而要遵从人物的发展弧光。我只截取了我们见面到分开的时间段,这样更具体丶有针对性。此外,伴随唐思烬戏份的井喷式增长,负责给他搭戏的那位(还记得这最开始只是个气球吗)也水涨船高,我突然想起还得给这位也起个名字,不然光叫他“小丑”听着像自己骂自己。

我认真思考了是否有哪个名字跟我现在的一样听着像个咖啡牌子。

但在调字体的时候,一个新的选项横空出世【15】。尽管和我起初的意图毫无关系,它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其他所有选项。

因为很切题啊,不是吗。

而且两个中间的字刚好一样,像一个中轴点,一种天然的交叉。我一直喜欢这种隐喻。

下一个轮到背景。整个故事都要发生在校舍里吗?有难度,于是我顺手把《苦楝》拿来凑数,随後连半成品的《金妮特》和只有个名字的《狗看》都加入了队列。出于强迫症,我给它们依次重起了字数相等的小标题。世界观的设定在趋近于完善。配角该占多大比重?在《水生II》里,南山清的戏份有点多,私心里我不想把它们全部夷为平地,她被特别准许在部分叙述里喧宾夺主。

我动作很快,不过几小时内,背景已经基本涂抹完毕。

再就是提取最重要丶最该抓住的情感转折,将它们从现实的事件中剥离,再以此为骨架,填充虚构而出的血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