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水浒猎美 > 第246章 李逵掳母(第1页)

第246章 李逵掳母(第1页)

真定府的街巷,因燕云新政愈热闹。青石板路被往来行人踏得光滑,两侧店铺林立,鸿盈坊的绸缎、粮铺的新米、铁匠铺的农具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街尾的院落里,李达正劈着柴火,额角汗珠滚落,身后屋内传来老母亲的咳嗽声。

他放下斧头,擦了擦汗,想起这一年来的日子,心中五味杂陈。自燕云推行土地改革,不仅分了三亩好田,还免了三年赋税,更有医馆免费诊治,母亲的咳疾与眼疾才渐渐好转,虽然还是看不太清东西,但是相较于之前也算是好转很多了,可这安稳日子,全是拜燕云王范正鸿所赐,也是他拼着被官府追责的风险,带着母亲从沂州逃到真定换来的——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李逵。

当年李逵在沂州杀了人,连夜跑路,官府抓不到正主,便将他这个哥哥锁去顶罪。若不是他趁机逃脱,恐怕早已死在牢中。这些年,他对李逵恨得牙痒痒,若不是母亲念子心切,他这辈子都不想再提这个弟弟。

前几日他在扫盲班下了课,在那通缉令上又寻到了这个弟弟的名字,好小子闹了江州,好好的吏官不做上梁山当贼寇,他也没敢讲给我娘听,现在他在城里汤隆的铁房里给人打起来也就当没这个弟弟,但是今天确是不行。

“哥!哥!俺找着你了!”

一声粗豪的呼喊打破街巷的宁静,李逵身着短打,提着两把板斧,大步流星地冲了过来,身后隐隐还跟着几个人。他满脸喜色,看到李达便扑了上来,想要搭肩。

李达猛地后退一步,脸色铁青,眼神中满是厌恶:“你还来干什么?我没有你这个弟弟!”

李逵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哥,俺是来接你和娘回梁山的!晁天王和宋公明哥哥待俺不薄,山上有吃有喝,没人敢欺负你们!”

“回梁山?”李达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讥讽,“你个杀才!当年你杀了人跑了,让我替你顶罪,若不是我命大,早就成了刀下鬼!你现在倒好,当起了山大王,还想拉着我们娘俩跟你一起落草为寇?”

屋内的李母听到儿子的声音,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出来,看到李逵,老泪纵横:“铁牛,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

李逵见老母亲拄着拐杖出来,眼眶瞬间红了,一把推开李达,扑到母亲面前,双膝跪地,声音哽咽:“娘!俺好想你!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李母伸出枯瘦的手,颤抖着抚摸李逵的脸颊,泪水顺着皱纹滑落:“铁牛,你这孩子,跑出去这么多年,怎么才来看娘?娘以为……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她眼神浑浊,看不清李逵的模样,却死死攥着他的衣袖,生怕一松手,儿子又会消失。

李达站在一旁,脸色愈难看,冷哼一声:“娘,你别被他骗了!他现在是朝廷通缉的贼寇,上了梁山落草为寇,这是要连累我们!当年他杀了人,官府抓不到他,就把我锁起来顶罪,若不是我拼死逃脱,带着你逃到真定,我们娘俩早就没命了!”

“哥,你咋能这么说?”李逵猛地站起身,眉头紧锁,语气急切,“俺在梁山不是当贼寇!晁天王、宋公明哥哥是替天行道,杀贪官、救百姓,山上的弟兄们都是讲义气的好汉!俺现在在山上有地位,没人敢欺负你们,跟俺回去,保准你们吃香的、喝辣的!”

“替天行道?”李达怒极反笑,“烧杀抢掠,打家劫舍,这也叫替天行道?你可知燕云王范正鸿推行新政,分田免税,开设医馆,让百姓能安稳过日子?我在真定分了三亩好田,娘的病有医馆免费诊治,日子刚有起色,你就要拉着我们跟你去当贼,我告诉你,做梦!”

李逵愣了愣,显然没料到哥哥会说出这番话。他在梁山只知打抱不平,却不知外界已有如此变化,挠了挠头,固执道:“燕云王再好,也是朝廷的官!官府都是贪官污吏,迟早会害了你们!梁山才是好去处,弟兄们亲如一家,没人敢欺负你们!”

“你住口!”李达厉声喝道,“燕云王与那些贪官污吏不一样!他破辽平西,收复疆土,为百姓报仇;推行土地改革,让我们这些穷苦人有田种;开设扫盲班,让我们识字明理;设立医馆,让百姓看得起病!这样的明主,你去哪里找?你个杀才,不知好歹!”

身后跟着李逵来的几人,皆是梁山的小喽啰,见兄弟二人争执不下,纷纷上前劝道:“李大哥,李二哥也是一片孝心,想接你和老夫人回梁山享福,你就别推辞了!”

“享福?”李达瞪了他们一眼,“跟着你们落草为寇,迟早会被剿灭!到时候,我们娘俩都得跟着他陪葬!”

李母拉着李逵的手,抹了抹眼泪,轻声道:“铁牛,你哥说得对。这真定府的日子,是娘这辈子过得最安稳的日子。有田种,有饭吃,病了有人看,还有人教识字,娘舍不得离开。”

她顿了顿,看着李逵,眼神中满是期盼:“儿啊,娘知道你本性不坏,只是一时糊涂上了梁山。燕云王是明主,你不如弃暗投明,归顺燕云,好好过日子,别再打打杀杀了。娘老了,只想看着你们兄弟和睦,安稳度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逵脸色涨得通红,急道:“娘!俺不能归顺燕云!俺跟晁天王、宋公明哥哥歃血为盟,不能背信弃义!再说,梁山弟兄们都等着俺回去,俺不能丢下他们!”

李母的话如重锤敲在李逵心上,他涨红着脸,脖颈上青筋暴起,粗声辩解:“娘!歃血为盟的情义怎能说弃就弃?宋公明哥哥待俺如手足,梁山弟兄们哪个不是过命的交情?俺要是归顺燕云,岂不成了背主求荣的小人?”

“什么背主求荣!”李达气得浑身抖,“那梁山本就是落草之地,迟早要被燕云铁骑荡平!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再执迷不悟,迟早要掉脑袋!”

“俺不信!”李逵梗着脖子,眼神执拗,“梁山地势险要,弟兄们骁勇善战,燕云军就算再厉害,也攻不破水泊大寨!”他转头看向李母,语气软了下来,“娘,俺知道你舍不得这里的日子,可这真定府再好,也是别人的地界!跟着俺回梁山,俺护着你和俺哥,没人敢动你们一根手指头!”

李母摇了摇头,泪水再次滑落:“铁牛,娘老了,经不起折腾了。这安稳日子,娘过一天便知足一天,你就别逼娘了。”

“娘!”李逵急得直跺脚,转头瞪着李达,“哥!你是不是被燕云王洗脑了?放着自在的日子不过,非要守着这几亩薄田?俺告诉你,官府的甜言蜜语都是假的,迟早会变卦!跟俺回梁山,才是唯一的活路!”

“你简直无可救药!”李达怒喝一声,上前就要拉李母进屋,“娘,咱们进屋,别理这个杀才!”

李逵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知道,再跟哥哥争辩下去,娘肯定不会跟他走。他素来行事冲动,想到此处,也顾不上许多,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推开李达。李达猝不及防,踉跄着撞在院墙上,疼得龇牙咧嘴。

“哥,对不住了!”李逵丢下一句话,转身弯腰,不由分说地将李母拦腰抱起,扛在背上。

“铁牛!你干什么?放下娘!”李母又惊又急,双手拍打着李逵的后背,“娘不走!娘要留在真定!你快放下我!”

“娘,你别挣扎了!”李逵牢牢按住背上的母亲,语气急切,“俺这都是为了你好!等回了梁山,你就知道俺说的是真的!”

“你个逆子!放开我娘!”李达从地上爬起来,怒吼着冲上前,想要拉开李逵。

梁山的几个小喽啰见状,连忙上前拦住李达:“李大哥,别冲动!李二哥也是一片好意!”

“好意?这是绑架!”李达奋力挣扎,却被几个小喽啰死死按住,动弹不得。他看着李逵背着母亲就要出院门,急得双目赤红,破口大骂:“李逵!你个杀才!你会害死娘的!你若敢伤娘一根头,我李达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绝不会放过你!”

李逵脚步一顿,心中闪过一丝愧疚,但想到梁山的情义与对官府的不信任,还是咬牙加快了脚步,大步冲出院落。街上的行人见状,纷纷驻足观望,议论纷纷。

“这是怎么回事?光天化日之下抢人?”

“看那样子,像是母子兄弟,怎么闹得这么凶?”

“那黑大汉提着两把板斧,看着就不好惹,莫不是哪个山寨的贼寇?”

李逵全然不顾路人的目光,背着李母,大步流星地朝着城外走去。李母在他背上哭骂不止:“铁牛,你个不孝子!娘这辈子没求过你什么,就求你放我回去!真定的日子安稳,娘不想跟你去落草!”

李逵充耳不闻,只顾着赶路。他知道,真定府是燕云的地界,若是被燕云的巡防兵现,定然会阻拦。他必须尽快出城,返回梁山。

李母哭了一路,嗓子渐渐沙哑,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她本就年迈体弱,经这么一番折腾,头晕目眩,渐渐没了力气,只能靠在李逵背上,默默流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