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母拦住他,“可以向你问个路吗?”
那人用膝盖抵着菜筐往上颠了颠,侧过头看着她,“你要去哪?”
“柴门客栈。”
……
明日就要科考了,刚才用过饭,喝了药,纪疏桐却怎麽都看不进书,起来将文具一应收好,又在窗边站着吹了会风,再捧起书看,还是看了两行就心烦。
不知是不是太紧张了。
纪疏桐吐了口气,干脆将书卷放下,静静坐了一会,平复心绪,谁知莫名其妙冒出想吃煎饼的念头来,而且还是桐花巷巷口那个阿婆的煎饼。
要说那家煎饼的味道口感有什麽特别的吗?
那还真没有。
就是卖得便宜,纪疏桐这些年来吃习惯了。
心动不如行动。
纪疏桐睁开眼睛,眨了两下眼睛,当即穿好鞋准备去找阿婆。
在这住了不久,纪疏桐已经跟掌柜的聊熟了。
这家客栈老板姓柴,故取名柴门客栈,柴老板见纪疏桐扶着楼梯扶手慢悠悠下来,咧开嘴,与他乐呵打招呼道:“准备出门啊?”
“嗯。”
“慢点走啊,你腿脚不好。”
“知道了。”
柴老板看外面天色快要暗了,贴心地给他提了盏灯笼来,“拿上。”
纪疏桐不跟他客气,接过灯笼,“谢了,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柴老板一摆手,“得了吧,我还用你带,我这客栈里什麽东西不好吃,你瞧我这肚子……害,你就不必记挂我了,你自个出去吃好喝好就成。”
纪疏桐点头同他笑笑,扶着门框,身子斜倚着借力,才将腿跨出去。
念着当时从四明巷出来的时候,有两位伤员,出行不便,所以找的这柴门客栈离四明巷并不算远,距离最繁华的街道有段距离,客栈後头不过一里的地方便有座矮山和鱼塘。
从前纪疏桐走过这里,晓得从鱼塘边上的小路穿过去,可以直接到建安巷,从建安巷出来,拐两个弯,就是桐花巷的入口了。
本来天色暗了,纪疏桐不想摸黑走夜路,但既然柴老板给了灯笼,纪疏桐看看灯笼里的亮光,觉着不如就抄近道,来回也快些。
他往柴门客栈後头钻。
但没走多久,身後传来脚步声。
那脚步声很笨重,紧巴巴跟着纪疏桐,令人无法忽视。
心中疑云浮起,纪疏桐停下脚步,正准备回头,
“邦”的一棒扇过来。
红灯笼掉地,火苗飞到纸皮上,整个灯笼瞬间燃成一个火球。
火势蔓延得很快,噼啪一声,灯笼骨架里细长的一截竹编条被烧断了,编条从中间断开,向地上打去。
与此同时,
火光摇映中,一根粗长的染血木板与竹编条同步,也从高处迅速落下。
——“吱呀。”
白小生推开门,“喏,准时吧,阿纪,我来送你去科考了。”
天刚被光描亮个边,白小生就如约赶到柴门客栈了,手里还握着一个煮好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