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满室盈。
无花亦自秀,
默默送清风。”
诗句工整,用“青玉”喻叶,点出绿萝无花却生机盎然、净化空气的特点。四二班的几个学生立刻小声叫好。陈飞脸上也露出得意之色。
汤老师点点头:“不错,咏绿萝,抓住其叶翠蔓垂、生机勃勃、默默奉献的特点,虽无惊艳之词,却也中规中矩,言之有物。艾雪同学,该你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艾雪身上。艾雪抱着圆圆,粉色的蝴蝶结在她胸前微微起伏。她并没有立刻看向窗外或寻找具体目标,而是微微闭上了眼睛,似乎在感受着什么。艾克站在她身后,抱着团团圆圆,目光温柔而充满信任地看着妹妹的背影,没有一丝催促。
教室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几秒钟后,艾雪睁开眼,目光清澈而明亮,她看向窗外操场上那株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声音清越,如同山涧清泉流淌:
“独立擎天盖,
虬枝向碧空。
春来新叶翠,
秋至满枝红。
烈日撑华伞,
狂风挺劲松。
荫浓藏鸟语,
岁岁守学童。”
诗句一出,满座皆惊!
不仅描绘了梧桐树高大挺拔、枝干遒劲的形态(擎天盖、虬枝),更点出了其四季变化(春翠秋红),还赋予其品格——不惧烈日(撑华伞)、无畏狂风(挺劲松),更升华到其守护校园、陪伴学童的温情(荫浓藏鸟语,岁岁守学童)!意象丰富,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汤老师忍不住击掌赞叹,眼中精光闪烁,“好一个‘荫浓藏鸟语,岁岁守学童’!咏物而不拘于物,由形入神,更寓情于景!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笔力情怀!难得!难得啊!”
四一班的同学们更是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艾雪!太棒了!”李思思和张小雨激动地抱在一起。
“我的天!艾雪你深藏不露啊!”包雷目瞪口呆。
“厉害!太厉害了!”孙野拍着大腿。
何大力和孟繁志眼中也充满了震惊和由衷的佩服。杨阳看着艾雪小小的身影,眼中充满了赞赏。
周睿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没想到艾雪一出手就是如此高水准!他引以为傲的“中规中矩”在艾雪这充满生命力和情感的咏物诗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紧紧攥着拳头,指节白。
艾克抱着团团圆圆,嘴角勾起一抹骄傲的弧度。他就知道,他的妹妹从不让人失望!团团蓝色的领结和圆圆粉色的蝴蝶结,在艾克臂弯里似乎也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汤老师压下心中的激动,清了清嗓子:“第一轮,艾雪同学胜出。第二轮,咏景诗。同样,即景生情,限时一分钟。这次艾雪同学先来?”
艾雪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这一次,她的视线越过操场,投向更远处的天空。夕阳西下,晚霞漫天。她略一沉吟,声音带着一种悠远的韵味:
“落日熔金镀远山,
流云似火漫天燃。
归巢倦鸟穿霞过,
一曲清歌送暮还。”
短短四句,勾勒出一幅壮丽而静谧的黄昏图景!用“熔金”喻落日余晖,“流云似火”写晚霞之绚烂,“倦鸟穿霞”动感十足,“清歌送暮”更是神来之笔,赋予画面声音和情感!意境开阔,用词精准,画面感极强!
“妙!妙极!”汤老师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熔金’、‘似火’,色彩何其浓烈!‘倦鸟穿霞’,动静相宜!‘清歌送暮’,余韵悠长!短短二十八字,将黄昏之壮美与宁静完美融合!好!好诗!”他看向艾雪的眼神,简直像现了稀世珍宝。
教室里一片惊叹!连四二班的学生都忍不住露出了佩服的神色。周睿的脸色已经由白转青,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压力如同山峦般压来。
轮到周睿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在教室里慌乱地搜寻。他看到了黑板,看到了讲台,看到了…粉笔灰?他深吸一口气,试图抓住灵感:
“三尺讲台天地宽,
粉尘染鬓育才难。
…”
他卡住了!后面该接什么?歌颂老师?还是描述场景?他脑子里一片混乱,平时背诵的诗词此刻仿佛都消失无踪!时间一秒秒过去,在汤老师温和却带着压力的目光注视下,在艾雪那珠玉在前的咏景诗对比下,周睿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脸颊滚烫,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时间到。”汤老师平静地宣布。他看着周睿那窘迫到极点、几乎要崩溃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胜负已分,无需多言。
“第二轮,艾雪同学胜。”汤老师的声音打破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