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下班后的两个小时 决定了人人之间的差距 > 第36章 冰水与余温(第1页)

第36章 冰水与余温(第1页)

慈善义演的巨大成功,将siren的名字推向了新的高度。媒体的赞誉、乐迷的狂热、合作邀约如雪片般飞来,阿凯的电话几乎被打爆。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晓,却异常平静。

她卸去浓妆,换回那身属于林晓的、带着淡淡消毒水气息的便服,坐在回程的车里,看着窗外飞倒退的流光溢彩,内心一片奇异的澄澈。舞台上那极致的宣泄与绽放,仿佛将她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都燃烧殆尽了。此刻,她只觉得疲惫,却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程煜最后那道震撼而专注的目光,如同烙印,刻在她脑海里。那不是猎人对猎物的审视,更像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共鸣。这认知让她心悸,也让她心底某个坚硬的角落,悄然松动。

第二天,林晓准时出现在总裁办公室外的工位。

她依旧是那个一丝不苟、效率极高的林助理,仿佛昨夜在舞台上掀起风暴的siren只是一个幻影。只是,细心的人或许能现,她眼底深处那常年萦绕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似乎淡去了些许。

程煜也准时抵达。他穿着熨帖的深色西装,神情冷峻,与昨夜那个在台下为她鼓掌的男人判若两人。他经过林晓工位时,脚步未停,只留下一个淡漠的侧影和一句公事化的指令:“九点整,项目组核心会议,资料备齐。”

“是,程总。”林晓起身,恭敬回应,声音平稳无波。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共犯的华尔兹暂停,猎人与猎物的身份再次被清晰地划定。

然而,有些东西,终究是不同了。

会议中,当讨论到一个关键的技术壁垒时,一位资深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复杂但保守的解决方案。众人陷入沉思。一直沉默记录的林晓,忽然抬起头,用她那细小的声音,提出了一个角度截然不同、甚至有些大胆的设想。这个设想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建立在她在处理海量项目资料时,无意中捕捉到的、几个看似无关的边缘技术点的交叉应用上。

她的言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虽然依旧带着点不确定的语气,但那瞬间展现出的、跳脱框架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关联能力,让几位技术高管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不再是之前那种小心翼翼的、生怕暴露能力的“藏拙”,而是一种更自然的、源于自信的流露。仿佛昨夜舞台上的那份掌控力,有细微的一丝,被她悄然带回了白天的躯壳里。

程煜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他看着她,看着她虽然很快又低下头,但耳根却因刚才的言而泛起的淡淡红晕,看着她那挺直的、似乎比以往更添了几分韧劲的背脊。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问题抛回给技术团队讨论。但会议结束后,他单独留下了那位提出保守方案的工程师。

“林助理刚才提到的那个交叉点,”程煜语气平淡,“虽然实施细节有待商榷,但思路值得深入挖掘。你组织人手,做个可行性分析。”

工程师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应下。

程煜没有再看林晓,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这是一种无声的肯定。不是对她“林晓”身份的肯定,而是对她刚才那个闪烁着siren式创造力的灵感的肯定。

林晓收拾着会议资料,指尖微微热。她明白,他听懂了,也认可了。他正在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允许甚至鼓励她,将夜晚世界里淬炼出的某些特质,小心翼翼地融入白天的角色中。

下午,一份需要紧急处理的海外文件送到了林晓桌上。内容涉及并购项目中一个极其敏感的文化整合问题,措辞微妙,需要极高的语言功底和文化洞察力才能准确理解并提炼要点。这原本出了临时助理的常规职责范围。

林晓看着那份文件,深吸一口气。她没有退缩,也没有像以前那样,仅仅做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者。她调动起作为siren时,对不同文化语境和情绪表达的敏锐感知,结合近期处理项目积累的专业知识,花了整整两个小时,仔细研读、分析,最终形成了一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附上了自己谨慎建议的摘要报告,送到了程煜的内线邮箱。

她是在冒险。展现过多的能力,意味着暴露更多的破绽。

但她想试试。试试在这条他默许的、危险的钢丝上,她能走出多远。

邮件送出去后,她有些忐忑地等待着。

半小时后,内线电话响起。

是程煜。

“林助理,”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依旧是平铺直叙的语调,“文件摘要做得不错。有几个点,进来详细说明一下。”

没有批评,没有质疑,只有公事化的要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