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雪覆云棠 > 暗箭藏(第1页)

暗箭藏(第1页)

暗箭藏

“黑风隘”之败後,封家军依照计划,“节节败退”,又接连“丢失”了几处无关紧要的烽燧和小型军镇。每一次“失利”,都伴随着监军孙敬亭气急败坏的奏报,以及朝廷愈发严厉的申饬。陇右节度使派来的那支先锋营始终在封家军侧翼三十里外徘徊,既不靠近参与“战事”,也不远离,其监视之意昭然若揭。

封庭筠对此心知肚明,表面上对孙敬亭依旧保持恭敬,对陇右军的存在视若无睹,暗中却加派了双倍斥候,严密监视其一举一动,并令韩冲丶雷豹两部交替殿後,严防任何可能的突发状况。

然而,计划总难免出现意外。

这一日,封庭筠正在中军大帐与封擎岳丶文若谦商议下一步“撤退”路线,亲兵统领匆匆入内,面色凝重地呈上一封密信。

“将军,陇右军异动!其先锋营昨夜突然拔营,向我军左翼韩冲部方向移动了二十里,现已相距不足十里!动向不明!”

封庭筠眉头瞬间锁紧,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信中详细描述了陇右军移动的时间丶路线以及目前的位置。他指尖点在舆图上陇右军新的驻扎点,沉声道:“十里……这个距离,已超出正常策应范围,更像是……意图不轨。”

封擎岳虎目含威:“陇右节度使王珅,是太子的门人。莫非太子对我们起了疑心,密令王珅趁机下手,吞并或削弱我军?”

文若谦抚须沉吟:“未必是太子直接授意。或许是王珅揣摩上意,想借此‘助战’之名,行抢夺战功丶甚至落井下石之实。若我军在与西洲‘激战’时,被陇右军从侧翼突袭……”

後果不堪设想。不仅计划可能暴露,封家军更将陷入西洲与陇右的前後夹击之中,纵然封家军战力强悍,也必遭重创。

“不能让他搅局。”封庭筠眼神冰冷,“必须设法稳住,或者解决掉这个隐患。”

他沉吟片刻,对亲兵统领道:“传令韩冲,加强左翼戒备,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与陇右军发生冲突。同时,多派斥候,盯死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与朝廷丶与孙敬亭的联络!”

“是!”

亲兵领命而去。封庭筠看向父亲与文若谦:“父亲,文先生,我需立刻去见斯星,商议对策。”

封擎岳点头:“快去!军中之事,有为父坐镇。”

封庭筠不再耽搁,立刻起身,牵过战马,便快马加鞭赶往赤谷城。

赤谷城客馆内,莫斯星正与沈寒山对弈。黑白棋子错落于楸枰之上,莫斯星执白,落子轻缓,却步步蕴含机锋。沈寒山执黑,落子如飞,攻势凌厉,却总被莫斯星看似轻描淡写地化解。

听闻封庭筠匆匆而来,莫斯星指尖拈着的白子微微一顿,随即稳稳落下,对沈寒山道:“先生,今日便到此吧。”

沈寒山瞥了一眼棋局,未发一言,起身离去。

封庭筠大步走入室内,带来一身风尘与急切。他屏退左右,将陇右军异动的情况快速说了一遍。

莫斯星静静听完,面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眸色更深了些。“王珅此人贪婪而短视,又好大喜功。太子派他来,本就是一招臭棋。”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棋盘边缘,“他此刻移动,无非两种可能。其一,孙敬亭暗中授意,试探我军虚实;其二,王珅自作主张,想趁我军‘新败’,捞取功劳,甚至取而代之。”

“无论是哪种,都不能让他得逞。”封庭筠语气坚决,“斯星,可有良策?”

莫斯星擡起眼,看向封庭筠,目光清冽如寒潭:“其一,示弱。让韩冲部再向後‘撤退’五里,营寨布置得更显凌乱些,多派些‘伤兵’巡营,做出惶惶不可终日之态,满足王珅的轻视之心,降低其警惕。”

“其二,祸水东引。”莫斯星指尖在棋盘上划出一道弧线,“让赫连勃勃派出一支‘西洲精锐’,僞装成劫掠粮队的模样,从陇右军侧翼‘偶然’经过,最好能‘不小心’被陇右军的斥候发现。王珅若想立功,必然不会放过这支‘孤军’。”

封庭筠眼中精光一闪:“届时,无论他是出兵追击,还是严加防备,注意力都会被吸引过去,无暇再紧盯着我军左翼。甚至,若他贪功冒进,被西洲军引入埋伏,损兵折将,那更是求之不得。”

“正是。”莫斯星颔首,“其三,稳住孙敬亭。你可亲自去见他,陈说陇右军擅自靠近,干扰我军部署,致使军心不稳,恳请他以监军身份,责令王珅退回原处。孙敬亭虽倨傲,但也怕担上逼反边军丶导致大败的责任,必会出面干涉。如此,双管齐下,可暂解此围。”

封庭筠听完,心中豁然开朗,连日来的焦虑一扫而空。斯星的计策,依旧是那般精准狠辣,直指要害。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握住莫斯星微凉的手,由衷道:“斯星,幸好有你。”

莫斯星任他握着,感受着对方掌心传来的灼热温度,冰封的心湖似乎也泛起一丝微澜。他轻轻抽回手,语气依旧平静:“事不宜迟,你去安排吧。西洲那边,我会通知赫连勃勃。”

封庭筠重重点头,不再多言,转身匆匆离去,步伐坚定而有力。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莫斯星轻轻咳嗽了几声,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疲惫。沈寒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门口,递过一碗刚煎好的汤药。

“劳心劳力,于你无益。”沈寒山的声音依旧毫无起伏。

莫斯星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汁让他微微蹙眉。“大局为重。”他淡淡说道,目光再次投向那盘未竟的棋局,仿佛那纵横交错的棋盘,便是这天下纷争的缩影。

封庭筠回到大营,立刻按照莫斯星的谋划行动起来。

韩冲部接到命令,虽不明所以,但还是严格执行,营地後撤,并刻意营造出颓败混乱的景象。果然,陇右军的斥候远远观察到这一幕,回报之後,陇右先锋营的动向明显放缓,似乎放松了些许警惕。

与此同时,一支约五百人的“西洲铁骑”,打着某个部落的旗帜,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陇右军侧翼的戈壁滩上,他们行动迅捷,“恰好”劫掠了一支由民夫僞装的“粮队”,并“无意中”与陇右军的巡逻小队发生了小规模接触,“丢下”几具尸体和少量抢来的物资後,“仓皇”遁入茫茫戈壁。

陇右先锋营的将领闻报,果然大为心动。一支落单的西洲精锐,这可是送上门的战功!他立刻点齐兵马,欲出兵追击,却被副将劝阻,言及恐是诱敌之计。正当他们犹豫不决之际,监军孙敬亭的使者到了。

封庭筠亲自去见孙敬亭,演技精湛,一脸忧愤地控诉陇右军不听号令,擅自靠近,致使前线军心浮动,若因此导致防线崩溃,他封家军纵有满腔忠勇,亦无力回天云云。孙敬亭本就因战事不利而焦头烂额,生怕真的逼反了封家军,导致全线溃败,自己性命不保,闻言立刻以监军身份,发出严令,斥责陇右军擅自行动,干扰大局,命其即刻退回原驻地,不得有误!

陇右先锋营将领接到命令,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违抗监军之令,只得悻悻然拔营後撤,回到了三十里外的原驻地。那支“西洲铁骑”也如同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场潜在的危机,被悄然化解于无形。

经此一事,孙敬亭对封家军的“困境”更加“深信不疑”,只觉得封家军如今是内忧外患,既要应对凶悍的西洲军,又要提防背後捅刀子的“自己人”,能维持战线不彻底崩溃已属不易。他对封庭筠的态度,反而缓和了几分,不再像之前那般步步紧逼。

封庭筠稳住了後方,心中对莫斯星的算无遗策更是佩服。他深知,若非斯星及时洞察并制定对策,後果不堪设想。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陇右军退走後不久,“夜枭”从江南传来密报:朝廷似乎察觉到了江南石家的异动,已秘密派遣御史前往姑苏等地“巡查”,暗中调查石家及江南其他世家的动向。

消息传到赤谷城,莫斯星看着密报,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

朝廷的触角,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敏锐。石家起事在即,绝不能让朝廷抓住任何把柄,否则前功尽弃。

他立刻修书两封。一封发给石猛,令其暂停一切大规模人员物资调动,偃旗息鼓,做好应对巡查的准备,必要时可牺牲一些外围势力以麻痹朝廷。另一封则发给影楼与“夜枭”,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干扰丶拖延丶甚至“处理”掉那些派往江南的朝廷密探,确保石家起事前的绝对安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