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证陈
李府之内,李甫如同困兽般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焦躁不安。柳铭轩丶江戬丶李程泽三人前往西山追踪封庭筠,至今未归,音讯全无。派去查探的人回报,西山枫林只发现一些野兽搏斗的痕迹和零星血迹,未见三人踪影。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李甫的心头。
“废物!都是废物!”他低声咒骂,不知是在骂失踪的三人,还是在骂无能的属下,亦或是在骂那隐藏在暗处丶将他逼入绝境的对手。
他几乎可以肯定,柳铭轩与江戬已遭不测,而程泽……恐怕也是凶多吉少,甚至可能落入了对方手中!一想到爱子可能面临的处境,李甫便觉心如刀绞,更有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
对方手段如此狠辣果决,连江戬这等高手都折了进去,其势力之可怕,远超他之前的预估。而封家……若此事真是封家主导,那他们展现出的实力与决心,足以令人胆寒。
“封擎岳……封庭筠……”李甫咬牙切齿,眼中布满血丝。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如今圣眷已失,党羽离心,最强助力江戬与柳铭轩身亡,爱子被擒,他几乎已是孤家寡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对方下一步会做什麽?拿着程泽作为人质要挟?还是直接抛出更多罪证,给予他致命一击?
无论是哪一种,他都难以招架。
必须尽快想办法!或许……可以向宫中那位求助?可陛下如今身染怪疾,神志昏沉,连他都见不到了。三皇子?三皇子自身难保,且经过此前之事,对他恐怕也已心生嫌隙……
李甫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孤立无援,仿佛置身于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彻底吞噬。
镇国将军府。
莫斯星丶封庭筠丶封擎岳丶文若谦再次齐聚。烛火将几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随着火焰跳跃而晃动。
“李程泽已秘密转移至城西庄园,由韩冲亲自带人看守,万无一失。”封庭筠率先开口道,“初步审讯,他心神已乱,吐露了不少东西,包括李甫与边镇几位将领的私下往来丶收受巨额贿赂,以及当年构陷莫家时,与周谨丶钦天监张玄素等人密谋的部分细节。虽非全部核心,但已足够分量。”
文若谦抚须道:“有此口供,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罪证,足以将李甫彻底钉死。只是……如今陛下病重,无法理政,此事该由谁来主导?”
封擎岳沉声道:“陛下病重期间,由太子监国。此事,需通过太子之手。”
莫斯星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太子与李甫素无深交,且李甫此前更倾向于支持三皇子。如今李甫失势,太子正可借此机会,铲除异己,巩固权位。我们将罪证递上,正是送他一份大礼。”
“只是,”封庭筠微微蹙眉,“太子此人,看似宽厚,实则心机深沉。我们借他之手除掉李甫,他未必不会忌惮我们封家。毕竟,我们能拿出如此详尽的罪证,本身就已显示了我们的力量。”
莫斯星淡淡道:“忌惮是必然的。但眼下,他与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至于日後待李甫倒台,朝局必有新变。我们需早做准备。”
计议已定,封擎岳道:“此事不宜由我直接出面。文先生,你与我一同,去拜访一下太子太傅,林文正林大人。他乃清流领袖,向来不满李甫等人所为,且与太子关系密切。由他转呈罪证,最为妥当。”
文若谦点头:“大将军思虑周全。林大人刚正不阿,由他出面,更能取信于太子,亦可稍减太子对我封家的疑虑。”
一场针对李甫的最终围猎,就在这密室之中,悄然布下。
东宫,书房。
太子赵弘稷正在批阅奏章,眉头微锁。皇帝病重,他将监国重任揽于一身,虽感权力滋味,却也觉压力巨大。朝中派系林立,尤其是李甫虽遭斥责,但其党羽仍在,三皇子一系亦虎视眈眈,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内侍来报:“殿下,太子太傅林文正林大人,与镇国大将军府文若谦文先生,在宫外求见,言有要事禀奏。”
太子微微一怔。林文正是他的老师,前来议事理所应当。但文若谦代表封家而来,所为何事?封家近年来颇为低调,除了军务,极少参与朝政,此时前来……
“宣。”太子放下朱笔。
片刻後,林文正与文若谦步入书房,躬身行礼。
“林师,文先生,不必多礼。”太子擡手虚扶,目光落在文若谦身上,“文先生今日前来,可是封大将军有何要事?”
林文正率先开口,神色肃然:“殿下,老臣与文先生此次前来,是为呈递关乎国本丶揭露奸佞的重要罪证!”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卷宗,双手呈上。
文若谦亦躬身道:“此乃我家大将军无意中所得,关乎前工部右侍郎李甫,及其党羽诸多不法之事。事关重大,不敢隐匿,特请林大人转呈殿下,请殿下明察!”
太子心中一动,接过卷宗,展开细看。越看,他的脸色越是凝重,眼中惊怒之色愈盛。
卷宗之内,条分缕析,证据确凿:
其一,李甫贪墨河工款项丶致使黄河决堤丶数万百姓流离失所的详细账目与证人供词。
其二,李甫勾结边将,收受巨额贿赂,为其虚报军功丶倒卖军械提供便利的信件与账册副本。
其三,李甫网罗江湖凶徒“鬼剑”崔勉丶“赤焰掌”巴图丶“无影”韩杀,为其铲除异己丶行刺朝廷官员的证物以及部分江湖人士的旁证。
其四,李甫与其子李程泽的部分口供,承认与当年钦天监正张玄素勾结,构陷莫家“妖星祸国”之罪,意图铲除政敌。
其五,甚至还有李程泽招供的,其父与三皇子府邸秘密往来,输送利益,图谋不轨的部分内容!
这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贪腐丶结党丶勾结边将丶蓄养死士丶构陷忠良丶交通皇子……任何一条,都足以让李甫万劫不复!
太子看得手心冒汗,既惊且怒,更有一丝隐秘的兴奋。李甫是朝中毒瘤,更是三皇子的重要支持者。若能借此将其彻底铲除,不仅可肃清朝纲,更能沉重打击三皇子一系,稳固他的储君之位!
他强压激动,看向林文正与文若谦,沉声道:“林师,文先生,此卷宗所言,事关重大,证据……可都核实过了?”
林文正正色道:“殿下,老臣已初步核对,其中涉及朝堂之事,多有物证丶书证可查;涉及江湖与边关之事,亦有相关线索与旁证。真实性,应有八成把握。还需殿下下令,由三司会审,详细查证。”
文若谦补充道:“大将军偶得此证,深感震惊,不敢擅专。念及殿下监国,肩负社稷重任,故特命若谦呈递。如何处置,全凭殿下圣裁。”他将封家摘得干净,只说是“偶得”,姿态放得极低。
太子深吸一口气,将卷宗合上,目光锐利:“奸佞误国,罪不容诛!此事,本宫定会彻查到底!若证据确凿,绝不姑息!封大将军忠心为国,本宫记下了。”
林文正与文若谦对视一眼,知道太子已然心动。
“殿下英明!”二人齐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