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阳节特别番外
清晨六点半,生物钟准时将林听屿唤醒。
他闭着眼伸手往旁边摸,掌心触到的却不是熟悉的体温,而是一页微凉的纸张。睁开眼,枕边人果然又不见了,留在他位置的是一张便签纸,上面是宋迟声清隽的字迹:
【楼下桂花开了,去捡些来做糖桂花。早餐在蒸锅里。——声】
林听屿捏着便签纸无声地笑了。结婚第三年,宋迟声依然保持着这种古老的通讯方式,仿佛活在电报时代。他披上睡衣下楼,果然在厨房蒸锅里找到一笼蟹粉小笼包,旁边温着杏仁茶——全是上周他随口提过想吃的。
後院的桂花树确实开了,金色碎玉落了一地。宋迟声穿着宽松的亚麻衬衫蹲在树下,脚边放着竹编小篮,正专注地捡拾落花。晨光透过枝叶缝隙,在他发梢跳跃成金斑。
"宋老师,"林听屿靠在门框上,"根据《林氏家规》第三条,配偶擅自早起需缴纳罚金——罚你今天陪我赖床。"
宋迟声头也不擡:"《宋氏补充条例》第一条:桂花花期不等人。"他拈起一朵桂花举到阳光下,"况且,某些人昨晚说梦话都在念叨糖桂花年糕。"
林听屿老脸一红。他最近在跟周小野学做菜,偏偏甜点总是翻车。
"那是梦话!不作数!"
"梦话才见真心。"宋迟声终于起身,篮子里已经铺了薄薄一层桂花。他走近时带来一阵甜香,"就像某人当年说梦话,非要听我念《灯塔与星辰》才能睡着。"
林听屿伸手将他揽进怀里,下巴蹭着他带着桂花香的头发:"哎,我说宋老师,人生总有权利保留点黑历史吧?"
"当然。"宋迟声仰头,眼角笑出细纹,"所以我也有权利每年重阳节都做糖桂花年糕,直到某位警官学会为止。"
阳光正好落在他们相握的手上,婚戒折射出温暖的光晕。林听屿忽然想起四年前那个暴雨夜,他抱着宋迟声冰冷的"遗物"坐在码头,以为此生再也不会等到日出。
而现在,他有了一整个桂花飘香的早晨。
"今年多做点,"他把脸埋进爱人肩窝,"给听海他们也送些。"
宋迟声轻轻"嗯"了一声。两人静静相拥片刻,直到蒸锅的提示音打破宁静。
"对了,"林听屿突然想起什麽,"姜临夏早上发消息,说在陈某的旧宅找到箱你的手稿。"
宋迟声身体微微一僵。
"不想去就别去。"林听屿立即察觉,"我让周小野去处理。"
"不。"宋迟声望向桂花树,"该做个了结了。"
陈某的别墅已经荒废多年,推开门时有尘埃簌簌落下。姜临夏等在客厅里,脚边是个檀木箱子:"全是《灯塔与星辰》的修改稿,每页都有刘教授的批注。"
宋迟声蹲下身,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那些被红笔圈出的段落旁边,写着密密麻麻的"频率7。83Hz""关键词触发"等标注。在最後一页的空白处,有行小字突然抓住他的视线:
【γ-7号样本表现出异常共情能力,建议增加隔离措施——2003。4。18】
"日期不对。"宋迟声突然说,"2003年4月,陈某正在国外领奖。"
林听屿接过纸页:"笔迹是刘教授的,但。。。"他猛地擡头,"这是陆沉的观察记录!"
真相像拼图般骤然完整——当年在背後指导陈某的从来不是刘教授,而是更早被改造的陆沉。那些所谓的"批注",其实是神经编程的实验记录。
"怪不得。。。"宋迟声轻声说,"怪不得有些段落读起来不像我的风格。。。"
林听屿一把将他拉起来:"不看了。这些该交给证物科,不是你该承受的。"
回去的车上,宋迟声一直望着窗外。直到路过海边灯塔时,他突然开口:"停车。"
夕阳下的灯塔刚刚亮起,光束扫过波光粼粼的海面。宋迟声沿着沙滩走向礁石群,最後停在一处被海浪冲刷得光滑的岩石前。
"这里,"他指着岩缝里一丛深色苔藓,"是陈墨最後站的地方。"
林听屿从身後抱住他。
"有年冬天,他约我在这里见面。"宋迟声的声音很平静,"说发现了出版社的秘密,要给我看证据。但我那天因为校稿迟到了。。。"
海风吹起他的衣角,像只即将飞走的鸟。
"後来我总想,如果当时准时赴约,结局会不会不同。"他转身看向林听屿,"但现在明白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路。陈墨选择了抗争,而我。。。"
"而你选择了活着。"林听屿捧住他的脸,"活着继续写,继续爱,继续在早晨捡桂花——这才是最有力的抗争。"
最後一缕阳光沉入海平面时,灯塔的光束正好扫过他们相拥的身影。在明暗交替的瞬间,宋迟声想,人生确实总有权利——比如权利在创伤後依然相信晨光,权利在深渊旁仍然敢种桂花。
归途上月色正好,车内放着老歌。等红灯时,宋迟声忽然凑过来,在林听屿嘴角轻轻一吻。
"糖桂花,"他说,"明天教你做。"
车窗倒影里,两个依偎的身影随着歌声轻轻摇晃。而车後座上,那箱沉重的手稿正渐渐沉入夜色,如同所有终将沉入深海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