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征尘不断“咱有咱自家的好处”……
“你瞧,官军列阵总是齐齐整整,远远看去声势浩大,然而细看队伍里,却都是牵线的傀儡,那些大将军从不将麾下兵马当做人看,只需要他们整齐划一地听鼓角行动,看令旗进退,士兵在列阵里仅仅充当将军的臂膀与身躯。”妊婋站在宋州城头上,看着远处开来的朝廷大军悠悠说道。
“或许是只有这样才便于统帅指挥这麽多人,但这样的指挥一定有其致命的弱点。”穆婛站在她身边思索道。
“我想,致命的弱点就在于他们剥夺了士兵作为人本应有的头脑,让他们成为无需思考的巨人手足,这实在是一种懒惰而傲慢的操控方式,使人如同行尸走肉,一旦阵型被破坏,首脑与手足之间被斩断联系,那些人数量再多也只会变为乱成一团的无头苍蝇。”妊婋觑起眼睛说道,“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队伍里的每一个媎妹,可都是有头脑的活人啊。”
她说完这话,转头跟穆婛相视一笑,这时城头下方传来厉媗的大嗓门:“海东青全都就位了!只等你发令!”
妊婋朝下面回了一声“好”,然後又擡眼向远处望去,官军队伍在原野上缓缓开近,她能看到那队伍分成了三大块列阵,也能隐约瞧见指挥营飘扬的军旗和帅旗。
等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她见官军队伍开到了预计地点,立刻朝城下喊道:“现在放鹰!”
就在她话音落下不久,十馀只海东青从宋州城里先後腾空,朝着官军开来的方向飞了过去。
这些海东青都是前段时间从肃真部来的,去年冬天鹿群照例越过边境来到冀州东边林中过冬,直到春日里才往北地迁徙回去,肃真部见鹿群这一冬在南边吃得膘肥体壮,回到北地春日繁衍又诞下了许多小鹿,其中大部分是雌鹿,这在肃真部的传统中是极好的寓意。
肃真部为表谢意,给她们送来了许多北地特産,另外还带了三十只海东青。
这些鹰来时也有趣,是肃真部的大将军博敦同十来个人一起送来的,来时没有装笼也没有绑缚,只是站在她们肩头或在周边伴飞到了营州,在营州驻守的玄易等人接过来喂了三日,博敦说往後也不要绑缚关笼,想留下的自然会留下,不想留的来日飞走莫怪。
按照肃真部的习俗,这些海东青和那些鹿群一样,并不是她们的家禽家畜,而是自愿留下来和她们一起生活的夥伴,这倒是与太平观喂养信鸮的方式差不多,玄易对此也不陌生。
博敦走後,那三十只海东青里果然有两只向北飞走了,後来玄易托人将留下来的海东青又往幽州送来,途中也有一二只自行离开的,随後各州也有留下的,最後妊婋在宋州接过来的海东青还有十二只,她们在宋州城里喂了数日,幸而都混熟了,没再有离开的。
此刻这十二只海东青带着脚上绑的小型火雷,来到官军队伍上空盘旋,不多时,那些火雷固定的绳子正好到了断裂的时候,十二枚火雷依次掉进齐整的阵型中。
官军列队之间登时炸开一声声巨响,各处黑烟密布,旌旗和鼓声全部被淹没,将不见兵,兵不见旗,而大部分人还在巨响後短暂失去了听觉,惊慌地四处奔走躲避可能出现的後续袭击。
就在官军队伍一片混乱的时候,那十二只海东青都已飞了回来,妊婋站在城头上拊掌赞道:“这场面真正惊艳!”
她们这次用的火雷,是如今幽燕军总管兵器监造的陆娀按照太平观灵极真人收藏的火雷改造的,新的这一版比从前千光照塞给妊婋带进幽州城的的那两颗要小些,重量更轻,当然实际杀伤力也所剩无几,只是保留了巨响和浓烟。
前些日子为迎战朝廷的讨伐大军,陆娀托人给她们送来了整整五十枚火雷,这些天她们跟这十二只海东青在宋州城外来回试了好几次,前面用石头代替,後来又用真火雷实地演练了两回,今日这成果也算是大家没有白忙一场。
那些海东青飞出去後,原在城下的厉媗和叶妉也都跑到了城头上来看,有几只海东青没有直接回城里,而是来到城头上,落在墙垛间,还有一只停在厉媗的肩头,跟她们一起看着城外的热闹。
站在厉媗旁边的叶妉顶着她那只名叫“蛋蛋”的喜鹊,看向厉媗肩头的海东青说道:“人家鸟儿都站肩膀或站手臂上,威风气派,怎麽偏我的只好站我头顶。”
厉媗转头看了看她头顶的喜鹊笑道:“你家蛋蛋这体格子,站哪儿也威风不起来呀,站你头顶好歹胜在抢眼。”
叶妉听了忙擡手把蛋蛋接在自己的手背上,拿到面前摸了摸:“你的体格在喜鹊里就是很健壮的,咱不跟海东青比,咱有咱自家的好处!”
城头上衆人听了都一齐笑了起来,这时妊婋见远处浓烟已开始慢慢消散,于是让穆婛和叶妉与衆人守城,她则同厉媗一起跑下城头翻身上马,带领城下等候的人马分作两支队伍朝混乱的官军队伍杀去。
除了在宋州迎战的这一万人马外,宋州城外北边靠近曹州的地方,还有杜婼和从燕北中部赶来的东方婙以及羲和瞳,她们各自帅七千人马在此等候,大家远远地听到宋州城外巨响传出,也当即朝这边杀了过来。
官军队伍里的男兵们还在黑烟中挣扎时,忽然感觉到脚下地面微微震动,那些外围没有被巨响炸聋的人,听到了四面八方有马蹄声滚滚而来。
剑南道将军此刻还在嘶喊着归拢麾下兵马,让衆人变换小股阵型应对外面的袭击,而从汴州来的那位京畿道御林军车骑将军见这日出师不利,竟拨转马头要带亲兵向西退走。
那些黑烟里的男兵们还处在听觉缓慢恢复的当口,也看不清後方的状况,完全无法响应剑南道将军让大家变换阵型的军令,正在他们四下里奔逃闪躲时,一柄柄寒光闪烁的利刃出现在了衆人眼前。
剑南道四万兵马,加上汴州禁军一万人马,共计五万官军男将士,这日在黑烟腾天中被幽燕军三万馀人合围在宋州城外的原野上,一步步逼向中间收紧猎杀。
没有胶着对峙,没有攻防拉锯,朝廷讨伐大军就这样在踏入宋州地界的半日晨光里,如同广厦倾塌一般迅速覆灭。
只有反应最快的那位御林军车骑将军,赶在幽燕军紧围之前,带着一支数十人的亲兵队伍,从巨型列阵尾翼一溜烟逃走了。
几日後,当朝中上下从那逃回京城的车骑将军口中获悉t剑南道大军在宋州城外覆灭的消息,登时乱作一团。
皇帝本人也慌了,恨不能立刻逃出京城,全靠朝臣们反复安抚才勉强镇定下来。
又过几日,朝中衆人听说幽燕军仍在鲁东道扫荡其馀州府,还没有往京畿道来的迹象。
而京畿道各州如今还有九万禁军拱卫京师,幽燕军忙着收拢新占的地盘,还不至于立刻杀到京城来,皇帝这才稍稍恢复了一些理智,命政事堂速速呈上後续战略。
针对幽燕军和蜀中铁女寺军的平叛战略,主要是中书令在政事堂主持盘点朝廷在各地的驻兵情况,而尚书左仆射则开始趁机联合党羽在朝中极力推动迁都,并在多次上奏後得到了皇帝的允准,先派出了一批人前往建康修缮宫殿。
与前往建康的这批人一同离京的,还有一队八百里加急禁军骑兵队伍,每个骑兵除身下的马外还各带了两匹备换马,只为了能够在途中随时更换,一路不停地赶往淮南道治所扬州,递送政事堂直接发布的调兵令,让淮南道驻军将领派出一支人马开往鲁东道边界严防幽燕军南下。
半个月後,朝廷终于收集到一些“好消息”,幽燕军在宋州城外剿灭了四万剑南道大军和一万汴州禁军後,没有往西杀向京畿道,而是回身分多路人马向东向南横扫鲁东道剩馀州府,但是在占完鲁东道大部分州府後,她们在南边沂蒙山侧停了下来。
当时淮南道援军早已赶到鲁东道最南边的泗州,那边的将领带人在泗州与沂蒙山所在的沂州相接地带布置了许多陷坑和剧毒铁蒺藜,布置好後向南撤了三里静候幽燕军。
不料他们等了整整三日,也没盼来幽燕军的兵马。
那淮南道将领疑惑地派了一支人马,小心翼翼地绕过陷坑机关布设区,往沂州方向去探看情况。
那支人马在沂州城外十里地左右的地方,遭到了幽燕军的突然袭击,那领队见状赶忙带人往回撤,想着将幽燕军引到布设区,谁知幽燕军并未追来,而那领队却因记错了位置,带着从沂州城外逃回来的数百人一头摔进了自家挖的尖刺陷坑里。
陷坑里的铁尖刺从那领队腹中穿出时,他隐约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女人的嘲笑声。
原来幽燕军到底还是来了,只不过是来看热闹的。
而此後幽燕军也并未继续杀来泗州,她们只在泗州边上乐了一阵,就拨转马头往北回了,泗州这边的淮南军还等了一会儿,见幽燕军果然远去,才跑出来拯救陷坑中的同袍,然而为时已晚,他们赶到的时候,陷坑里被尖刺穿透的人早已没了气息。
陷坑暴露,淮南军将领只得命人将那些布设小心收回,随後原地驻守了数日,见幽燕军没有再来,于是向朝中写了一封奏疏,称幽燕军被淮南军的气势抵挡在了泗州以北,没能继续南下。
朝中衆人得知这个消息先是稍感欣慰,随後又不禁惶惶,幽燕军虽然在沂州止了步,没有继续南下,但这也意味着整个鲁东道除了最南端的泗州外,其馀九州已全部被幽燕军收入囊中了。
正在朝中各党派为此争论是再调兵马讨伐幽燕军还是尽快迁都避祸时,蜀中又传来了新消息。
继益州和周边五州被伏兆占领後,铁女寺军向剑南道各州强势进军,如今已占领了整个剑南道一十三州,近日正在收整兵马准备北上清君侧。
这些日子从陇右道与关内道调出来的几支府兵,也都开到了剑南道最北端的绵州外围,准备在这里拦截铁女寺军。
鲁东道和剑南道如今继燕北道之後几乎同时陷落,朝中老男人们失去了往日的顾盼自雄,只觉得陇右道河西地区如今看来竟也有些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