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考教寄残烛
李纨那番斩钉截铁的拒绝,如同最后一盆冰水,将贾政心中那点微弱的希望之火,彻底浇灭了。他和贾琏失魂落魄地走出稻香村,站在风雪弥漫的园中小径上,相对无言。贾琏最终也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拱了拱手,自回他那同样摇摇欲坠的东院去了。
贾政独自一人,在风雪中伫立了许久。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他的脸,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剩下一片死寂的荒芜。家,散了;业,败了;人,也一个个离他而去。他这个曾经一心想着“诗礼传家”、“光宗耀祖”的二老爷,如今竟落得如此众叛亲离、山穷水尽的地步!巨大的绝望与羞愧,几乎要将他吞噬。
他踉踉跄跄地回到自己那间冰冷破败的外书房。书房内,书籍散乱,灰尘遍布,往日窗明几净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他颓然瘫坐在那张硬木太师椅上,目光空洞地扫过满架的经史子集。这些他曾经视若珍宝、耗费了毕生心血去研读、去教导子孙的圣贤书,此刻在他眼中,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些讽刺。诗书?礼义?在残酷的现实和人性的贪婪面前,竟是这般不堪一击!
就在他心灰意冷、几欲闭目等死之际,目光却无意中落在了书案一角,那方早已干涸开裂的端砚旁,放着的一本《大学章句》上。那是他前些日子,心血来潮时,准备用来考教宝玉的……想到宝玉,他的心又是一阵剧烈的抽痛。那个他寄予了厚望的儿子,如今却痴痴傻傻,连自理都成问题,更别提什么科举仕途、光耀门楣了!
然而,宝玉的影子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另一个瘦小、沉默、却眼神清亮的身影,却悄然浮现出来——贾兰!李纨的儿子,他早逝的长子贾珠留下的唯一血脉!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丝微光,虽然微弱,却让贾政死寂的心猛地跳动了一下!是了!还有贾兰!那个孩子……那个自幼便被他母亲严格教导、性子沉静、据说读书极为刻苦的孩子!他虽然年幼,但……但他毕竟是贾家的血脉!是他贾政嫡亲的孙子!在这满门凋零之际,这个孩子……会不会……会不会是贾家最后的一点希望?
一股莫名的激动,混合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期盼,让贾政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也顾不得外面风雪正紧,也顾不得自己病体支离,颤声对门外喊道:“李贵!李贵!”
老仆李贵闻声急忙推门进来,“老爷,您有何吩咐?”
“去……去稻香村!”贾政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把……把兰哥儿给我叫来!立刻!马上!”
李贵愣了一下,不明白老爷为何突然要见孙少爷,但看到贾政那急切得近乎狰狞的表情,不敢多问,连忙应了一声,转身匆匆去了。
贾政在书房内焦急地踱着步。他翻箱倒柜,找出几本他认为最是重要的启蒙和科举典籍,胡乱地堆在书案上。又手忙脚乱地开始研墨,却因为手抖得厉害,墨汁溅得到处都是。他的心中,充满了一种孤注一掷的疯狂。他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这个年仅十来岁的孙子身上!他要考教他!现在!立刻!他要看看,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一块可造之材!是不是承载着贾家复兴希望的那根独苗!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书房门再次被推开。李贵领着贾兰走了进来。
贾兰显然是匆匆被叫来的,身上只穿着一件半旧的靛蓝色棉袍,外面罩着一件略显宽大的青布棉褂,小脸被寒风吹得通红。他看到书房内一片狼藉以及祖父那异样亢奋的神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规规矩矩地走到书案前,对着贾政深深一揖,声音清脆而沉稳:“孙儿贾兰,给祖父请安。”
贾政死死地盯着贾兰,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穿一般。他没有让贾兰起身,而是直接拿起那本《大学章句》,用嘶哑的声音问道:“兰儿,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三纲领也。你……可知其要义何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个对于贾兰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相当深奥的问题。若在平日,贾政绝不会如此急切。但此刻,他已经等不及了!
贾兰微微抬起头,目光清澈,并未露出丝毫怯懦。他略一沉吟,便朗声答道:“回祖父。‘明明德’者,乃彰显自身光明的德性,是为修身之本;‘亲民’者,程子解为‘新民’,意为使民革故鼎新,是为治国之基;‘止于至善’者,乃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是为平天下之终极目标。三纲领层层递进,由己及人,由内而外,乃儒家内圣外王之根本路径。”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引经据典,不仅说出了字面意思,更点出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哲学深意!这哪里像一个孩童的见解?分明是下了苦功钻研过的!
贾政闻言,浑浊的眼中骤然爆出一道惊人的亮光!他激动得手指都在颤抖!“好!好!”他连声说道,“那……那‘格物致知’呢?朱子如何注解?你又如何理解?”
贾兰不慌不忙,继续答道:“朱子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孙儿以为,格物,便是探究事物本身的道理;致知,便是扩充自身的知识。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有通过‘格’的功夫,方能‘穷理’,最终达到‘知至’的境界。此乃为学之要功夫。”
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见解虽显稚嫩,但根基之扎实,思路之清晰,远胜当年同龄的宝玉不知多少倍!
贾政听着孙子这对答如流的话语,看着他那沉稳镇定、目光坚定的神情,一股巨大的热流,猛地冲上了他的眼眶!他仿佛在这片无尽的黑暗与绝望中,终于看到了一点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星光!
他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猛地上前一步,伸出枯瘦的双手,紧紧抓住贾兰瘦小的肩膀,声音哽咽地说道:“好孩子!好孩子啊!我贾家……我贾家终究……还没有绝了指望!还没有绝了指望啊!”
他的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滴落在贾兰的衣襟上。那眼泪中,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悔恨,有激动,更有一种近乎癫狂的寄托!
贾兰被祖父这突如其来的激动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他依旧挺直着小小的脊梁,任由祖父抓着自己。他看着祖父那老泪纵横的脸,看着这间破败冰冷的书房,幼小的心灵中,似乎也明白了些什么。他抿紧了嘴唇,眼神中,除了沉稳,更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责任。
窗外,风雪依旧。但在这间绝望的书房内,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却在贾政泣不成声的寄托中,悄然埋入了贾兰那尚且稚嫩的心田。只是,这希望之苗,未来能否在这片贫瘠的废墟上茁壮成长,却依然是一个未知之数。
喜欢潇湘自立传请大家收藏:dududu潇湘自立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