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里江山一梦还是一梦 > 染尽胭脂画不成(第1页)

染尽胭脂画不成(第1页)

染尽胭脂画不成

经过了她们几乎不眠不休的努力下,尽管仍有大量遗留问题,但第一批丶也是最急需耕种的无主良田,终于被划分清楚,地契发到了农户手中。种子也严密看守的地窖里,被小心地取出丶分发。

安民城外广阔的田野上,出现了久违的丶充满生气的景象。

瘦骨嶙峋的老牛拉着简陋的犁,在刚刚解冻的土地上,犁开一道道深褐色的泥浪。

男人们奋力扶犁,女人们跟在後面,小心地将珍贵的种子点进温润的泥土里。

而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捡拾着翻出来的蚯蚓,笑声清脆。

黎梦还站在一处较高的土坡上,身後跟着一样面色疲劳却有神的女娘们。

荠宁看着田野,疲惫的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仿佛闻到了泥土中孕育的生命力。

穗心则指着远处一条正在疏通的旧水渠,对旁边的工匠比划着如何加固渠首。

苜安的目光则警惕地扫视着更远处的山峦和树林。

黎梦还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混合着泥土丶青草和淡淡牛粪气息的空气。

这气息,不再是死亡和焦糊的味道,而是生机,是破土而出的丶沉甸甸的希望。脚下的土地依旧伤痕累累,远处的城墙依旧残破,但眼前这幅春耕图景,比任何胜利的旗帜都更能宣告:梁州,正在从死亡的灰烬中,顽强地活过来。

重建的万丈高楼,正从这最朴实丶最辛劳的春耕泥土中,一砖一瓦地垒起。

这仅仅是个开始。夏日的酷暑丶秋收的考验丶寒冬的挑战丶以及暗处未曾完全熄灭的馀烬……都还在前方。但种子已经播下,人心正在凝聚,秩序正在重建。

梁州的筋骨,在无数双手的劳作下,正一寸寸地重新接续丶生长。

暮春的梁州刺史府庭院,几株劫後馀生的老槐正抽着新绿,细碎的海棠花瓣簌簌落在刚平整过的青石地上。空气里浮动着药草晒干的微苦丶新刨木料的清香,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丶来自远处料场的铁锈与汗水混合的气息。

黎梦还斜靠在一张半旧的藤榻上,面前摊着几卷简牍。她听着脚步声由远及近,不疾不徐。上方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她疲惫却清亮的眼底跳跃,

第一个进来的是荠宁,她依旧穿着半旧的布裙,袖口和衣襟沾着洗不净的药渍,却像某种特殊的光荣的勋章。

曾经在长安寒冬里浆洗衣服丶冻得红肿溃烂的双手,如今虽已愈合,指节却因长期捣药丶施针而显得粗大有力,只有微微残留的几处淡色疤痕,诉说着过往的艰辛。

而那双手此刻正稳稳地捧着一卷用麻绳系好的桦树皮册子,坚毅从容俨然又一个穆昭。

“家主,”她的声音清泠如溪水击石,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梁州七县及附郭十六乡,今春疫病已彻底平息。新发伤寒者,旬日来不足十例,皆按穆医官方子处置,无一人亡故。”

她打开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药草采集点丶病患分布丶药汤熬煮时辰,字迹工整清晰,一丝不茍。“依您吩咐,在各乡设了药童,教他们辨识柴胡丶板蓝丶车前草。这些是汇总的草药分布图。”

荠宁微微躬身,将册子递上。阳光正好落在她脸上。

那张曾经在长安陋巷里因饥饿和寒冷而总是带着菜色丶小心翼翼的脸庞,如今被梁州的阳光和山风染上了一层健康的麦色,额角甚至有一道浅浅的新疤,是攀爬陡崖采药时被荆棘划伤。但她的眼睛,那双曾被苦难磨得黯淡无光的眼睛,此刻却像被山泉洗过的黑曜石,沉静丶专注,闪烁着一种近乎神圣的笃定光芒。

她不再是那个只为一日两餐挣扎的洗衣女,她是手握生命丶驱散死亡的“荠娘子”。

远方,母亲在长安的小酱菜铺子,便是她用这双手丶这份沉静的力量挣来的安稳。

黎梦还接过册子,指尖拂过那详尽的图注,目光久久停留在荠宁额角的浅痕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伤痕,比任何脂粉都更美。

她仿佛看到无数个日夜,这个瘦弱的女子背着药篓跋涉在泥泞山路,蹲在污秽的棚屋为病人擦洗,用那双曾经冻裂的手,如今稳稳地捏着银针,从阎王手里抢回一条条人命。

紧随其後的入内的则是穗心,她步履生风,腰间束着一条结实的牛皮匠作带,上面还挂着墨斗丶短尺和小巧的凿刀,取代了昔日可能缠绕的柔媚丝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