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万里江山一梦还是一梦 > 明朝风起应吹劲(第1页)

明朝风起应吹劲(第1页)

明朝风起应吹劲

新君和大将军在内宫中胡闹了一夜一天才算消停,她麾下的心腹也整顿一新,在别宫处站立如林。

她才缓缓展开素绢时,让大家欣赏南梁的降表。殿外飘着江南特有的绵密细雨。绢上字迹清峻如鹤骨,落款处钤着“钱景私印”,与前世他在淮水战局中批阅军报的笔锋一般无二。

“钱公何在?”她问来使。

“仍在东山草庐。”使者伏地颤声,“言说……不涉俗务久矣。”

阶下诸将哗然,穆顺按刀冷笑:“败军之相,摆什麽架子!”

黎梦还擡手止住喧哗,指尖抚过绢上墨痕。

前世淮水之战正是此人谈笑间葬送八十万秦军。

今生她早早布局,十年前就资助寒门学子着《桓温叛晋考》,直指权臣兆昌有不臣之心。钱景果然更早出手斗倒兆惠,却反被陈望之架空,困守东山到如今。

“备舟。”她起身,“我亲赴东山。”

烟雨迷离处,草庐隐在竹林深处。钱景执伞立在溪畔,葛衣被风鼓荡如帆。

他年过四十,鬓角已星白,唯有一双眼沉静如古井,倒映着黎梦还的玄袍金冠。

“败国之臣,不敢劳陛下亲临。”他躬身行礼,腰间玉佩碰响药锄,那锄刃沾着新泥,显是刚采药归来。

黎梦还望向庐内。案头摊着半卷《孙子兵法》,批注密密麻麻,却压在药典之下。

“钱公采紫芝,是为配五石散还是回春汤?”她忽然问。

钱景瞳孔微缩。前者是陈望之旧癖,回春汤乃後者军中药

沉默片刻,他掀开药篓,露出底层的远志与合欢皮,“是治小儿夜啼的安神方。”

细雨斜侵伞骨。黎梦还踏过湿滑石阶,忽见廊下晾着件官袍,孔雀补子被虫蛀出细洞,领口却缝着簇新的青布。

“李家皇帝赐的紫罗袍呢?”

“典当换米了。”钱景坦然,“东山米贵,不如青布耐穿。”

黎梦还轻笑。

前世他雪夜着轻裘访友,今生却为斗米折腰。命运拨弄之奇,令她袖中指尖微颤。

二人在草庐对坐,泥炉煮起建康雨前茶。

“陛下可知兆昌倒台前?”钱景忽然开口,“他持剑闯我宅邸说不为我用者必杀之。”

烟气袅袅升起,黎梦还看着雾气中他模糊的眉眼:“卿如何应对?”

“我正与人对弈,只说了句‘君剑利,吾颈韧’。”

黎梦还微微一笑,想起前世他也如此从容。

当年淮水捷报传来,他也只是淡淡道小儿辈已破贼。

这份从容刻进骨血,竟连轮回都未能磨灭。

“後来陈望之架空相权。”她指尖划过棋盘,“卿为何不争?”

钱景斟茶的手极稳:“争则内乱起,胡马必渡江。”

茶汤注入陶杯,澄黄如琥珀,“今陛下席卷江北,钱某倒庆幸当年未争。”

雨声渐密。黎梦还凝视他眼尾细纹,仿佛那里曾映过八公山草木皆兵的烽火。

“孤欲修《九州纪》。”她推过一卷洛阳宫图,“请钱相总纂。”

图上史馆毗邻观星台,窗外可见太学杏林。

钱景抚过馆阁朱批的“直笔堂”三字,枯井般的眼底终于泛起微澜。

半晌,钱景缓缓擡头望向她深邃眼眸,心头莫名一悸,仿佛有前世尘埃落进眼底。

三日後,龙舟啓程北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