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上元佳节之後,城中还未完全散去节日带来的喧嚣与热闹,但是已经不得不慢慢褪去节日的慵懒,恢复往日的忙碌。
自从上次萧景煜在街上看到几个面孔不善之人在暗中之後,这几日在沈栖朝身边和东宫都加派了暗卫,这些人怕是像是北地之人,为何会出现在都城…
然而,翌日上朝,一则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朝堂刚刚恢复不久的平静。
“陛下!北戎骑兵频繁犯边,骚扰村镇,烧杀抢掠,北疆守军压力倍增,镇北将军齐初恒千里呈奏,恳请朝廷速派援军!”
金銮殿上,兵部尚书手持紧急军报,声音响彻大殿,而衆大臣也是一阵惶恐,边疆怎麽突然生事,一时间议论纷纷。
【齐初恒?是朝朝的舅舅。北地怎会主动进犯?】萧景煜疑惑的在心里不断的想着,按理说北地的兵力不许我朝一半,谁给他们的胆子?
龙椅上的皇帝面色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缓缓开口,“齐将军手中有十万将士,为何连区区北地进犯也需要朝廷增援?”
皇帝的声音没有对军事的紧急,也没有对边疆将士和百姓的担忧,更多的是对于这个做法的困惑。
下面的一种大臣不解的擡头看向皇帝,现在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吗?齐初恒手中的将士如果能应对的了北地的人,还用得着向朝廷呈报吗?
北地苦寒,战事一起,耗费巨大,但若放任北地王朝坐大,後果不堪设想。
“衆卿家有何见解呀?”皇帝声音不疾不徐的用着下面的人。
“皇上,臣以为应该增派援手,北地边疆是我朝的疆土,一分一毫不可让出,况且领域内还有我朝的百姓。”说话之人是兵部尚书李弘。
“皇上,臣以为可以先暂缓出兵,如果我们把大部分兵力给到边疆,那都城之内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去维持,倘若此时他国直接进到到此,我们手手无策啊。”文官谏议大夫丁文山。
“可是边疆被进犯了,城内有再多的将士有什麽用?国土只守这一亩三分地吗?”李弘激动的对丁文山说着。
“可都城之内有陛下在,如果所有的兵力去支援边疆,谁来保护陛下,真出了事谁来负责?”
“再者,满朝上下谁能有那个能力带兵出征,唯一有能力又能谋略的两个人,一个就是齐初恒,一个敬王殿下,你让一个皇亲国戚带兵出征?”
话落,李弘被突然的噎住了,是啊…真是可笑…满朝文武,除了这两个人武将里面没有一个可以帅兵出征的。如果是在多年前,英国公倒是可以…现如今…一言难尽
不过此时,殿内衆臣议论纷纷渐停,目光不时瞥向站在前列的太子萧景煜。如今朝中能征善战丶又足以统帅大军的将领,太子无疑是最佳人选,更何况,镇北将军齐初恒,还是太子妃的亲舅舅。
徐州季瞧了一眼萧景煜,萧景煜擡眼给了徐州季一个眼神,徐州季心领神会,他们的行动或许正是需要这样一个契机,如果去了边疆就可以完全摆脱皇帝和皇後的眼线,萧景煜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
更何况从这个军报念出来的那一刻,萧景煜就觉得不对劲,北地不可能轻易以身犯险,一旦朝廷派兵增援,等待他们只有灭亡,这里面一定有什麽事情是被隐瞒的。
“父皇,儿臣愿率兵出征。”萧景煜声音铿锵有力的回荡在大殿之上。
大臣们一片哗然,太子御驾亲征,从未有过啊。
“陛下,臣以为,出征之事需要一位与将士生活过的人,并非是武将。”内阁大学士徐州季此话一处,衆人一愣,与将士生活过的人…除了太子还能有谁。
皇帝沉吟良久,目光最终落在萧景煜身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太子。”
“儿臣在。”萧景煜出列。
“北疆军情紧急,齐将军求援。朕命你为抚远大将军,率京畿大营两万精锐,即日啓程,驰援北疆,务必击退北戎,扬我国威!”
“儿臣领旨!”萧景煜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这是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个真正掌握兵权丶在军中树立威信的机会,但同样,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北戎骁勇,战场无情。
退朝後,消息很快传回东宫。
沈栖朝正在查看钦天监送来的星象记录,闻讯手中的笔猛地一顿,墨点滴在纸上,迅速晕开一团黑迹。她放下笔,快步迎向匆匆归来的萧景煜。
“北地为何会突然进犯呢?”
“为什麽一定是你呢?”沈栖朝眼中掩不住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