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着手上的温度,箐殊好似能透过剑身看到它的本质,她喃喃道,“这不是剑……这是内丹……”
在蘅芜礼错愕的眼神之中,在他心中掏出的无名剑,在箐殊手中逐渐变成一颗金黄的内丹。
脑中有一处灰暗的地方在渐渐的复苏着,大量的陌生记忆出现在他脑海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意识逐渐消散……最终晕倒。
而箐殊的状态也好不到哪去,她现在好似一尊感受不到任何事物的雕像般,被动地接受着这枚内丹中存放着的事物。
洵朝一百七十年,当朝皇帝登基後的第一位公主降生于一个雷雨天。
皇後胎动,天中隐约可见大片乌云聚集,而在生産中时,更是雷雨交加,下了一场及时雨。
彼时正逢洵国大旱,若是再不下雨,那今年的庄稼都将旱死在地里,举国上下颗粒无收,无以过冬。
偏在公主诞生之时,天降甘露,救活了土地。
这雨随着公主诞生而来,也在産婆将公主接生出来後,离去。
随着公主的第一句啼哭声响起,天空乌云也散得干净,天中呈现祥云之态。
皇帝站在廊下,踩着积水来到皇後宫中外,他觉这是天佑他大洵国。
这般想着,身旁太监道:“皇上您瞧着天,五彩祥云之上还悬着一座彩虹桥,想必公主的降生必是祥瑞啊。”
皇帝闻声擡头,恰在这时,皇帝好似瞧见那五彩祥云之中有着一抹黑色身影,样似大鸟,华丽至极,可惜一闪即逝。
皇帝眼眸猛地一缩,他问及身旁人,“你们可又谁看清方才那是什麽?”
身旁有胆大的妃子直言道:“回皇上,臣妾瞧着,方才那天空上的好像是一只大鸟,好似是那传说中的——玄鸟。”
後皇帝传召钦天监,可比他先到的是无事不出山的国师。
而在国师的身後还跟着一位小男孩。
“天命玄鸟,降生于世。玄鸟降生有着天命所归的象征,依古籍记载,预示新生命或新族群的诞生。”
“但,我大洵国繁荣昌盛,玄鸟又现于皇後宫上,此乃寓意玄鸟为公主而来。”
国师说着,伸手在怀中掏出一封折子,他续而道:“这是臣推演洵国未来二十年後的命运,其上显示,这其间大洵必出一灾祸,殃及衆生。”
“而这世间独有一人可破,那便是天命神女,依臣看,公主乃是天神转世,救世之人。”
国师滔滔不绝地说着,皇帝却是看着那封折子,脸色也愈加深沉。
皇帝将折子合起,因折子与国师口中所描述的灾祸,他的脸色并不好看,阴沉可怖。
他的视线绕过国师,直直地看向他身後的孩童,开口询问道:“不知国师身後之人是?”
“小徒蘅芜礼,乃是我膝下最具天赋之人,臣想将他引荐为公主身旁侍卫,也好贴身保护。”
“而在未来,我意将国师之位传于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国师传承一事本就不是凡人可染指的,这都是历代国师仙逝或飞升前选下的人,皇帝自然是没有说不的道理。
这般询问也不过是走个过程,“既是国师看中的,那自然是好的,那朕便依你所言。”
公主是天神转世的消息不需谁来刻意的说,那日天空之中的景象人尽皆知。
而这消息便也像扎了根的种子一样,深深地种进了瞧见了这一幕的每个人心中。
随着公主的年岁愈加长大,皇帝也越加的担心,他担心灾祸的到来,也担心在灾祸结束後自己的女儿会离去,去到那本该在的九霄之上——那这般,他怕是再难见一面。
可任凭他如何的担心,该来的终究会来。
京中失踪人口频频突破新高,彼时国师预感不妙,他觉出京中消失人口似是妖物作祟,乃是灾祸欲来的告示——而这灾祸此刻便在京城里,混迹在人群中。
一时间热闹繁华的街道再无人迹,家家闭门不出,恐惧滋生在人心中。
而国师不知的是,这灾祸便是因吞食人心的恐慌而成长的,人们越是恐惧,他的法力便越是强大。
夜风急,公主宫中逢缘手中纸笔不断,黄符上用朱砂绘画着符咒,一张张黄符堆积在一块成为一个小山堆。
京中消失的人越来越多了,且往往前一刻还在家中坐着与家人闲谈,而後一秒便无声地消失。
现在到了关键时刻,为稳固人心皇帝放出了国师曾在公主诞生时的言论。
将公主是天神下凡,是救世之人的讯息传出,虽这样做大大安抚了人心,但这也让隐藏在人群中的灾祸找到了目标。
“救世之人的鲜血会是什麽味道的呢?”小巷中的黑影看不清面容,可在他转身离去时,暴露在光影下一闪即逝的依稀可见是几条毛茸茸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