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你的套路藏不住了 > 第98章 偷师剧本创作(第1页)

第98章 偷师剧本创作(第1页)

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落地窗,在实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锦汐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宫墙雪》的剧本,指尖在“朝堂对峙”戏份的台词上反复划过,眉头却越皱越紧——这段戏里,沈凝华揭穿柳如烟阴谋的台词总觉得不够有力,既想体现女主的智慧,又想保留反派的挣扎,可无论怎么修改,都找不到平衡点。

“又在琢磨台词?”陆瑾珩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过来,将其中一杯放在她手边,目光落在剧本上,“这段‘证据对峙’的戏,你是不是觉得台词太直白,少了点反转的惊喜?”

苏锦汐抬头,眼里满是惊讶:“你怎么知道?我总觉得沈凝华直接拿出密诏太突兀,可要是不拿,又没法揭穿柳如烟的阴谋,不知道该怎么调整才好。”

陆瑾珩坐在她身边,拿起钢笔在剧本上圈出几个关键情节,语气耐心:“这就是剧本创作里的‘节奏把控’问题。你可以在沈凝华拿出密诏前,加一段‘伪证误导’——比如柳如烟提前伪造了沈凝华通敌的信件,当众宣读时,沈凝华没有立刻反驳,反而顺着她的话承认‘信件是真的’,就在所有人以为沈凝华要认罪时,她再拿出密诏,揭露信件里的暗号其实是外戚谋反的密码,这样一来,反转感就出来了,还能突出沈凝华的沉着冷静。”

苏锦汐眼前一亮,拿起笔快记录:“这个思路太好了!我之前只想着怎么‘揭穿’,却忘了用‘误导’来铺垫情绪。还有,柳如烟被揭穿后的反应,我想让她从‘嚣张’变成‘崩溃’,但又怕转变太生硬,该怎么设计细节?”

“这就要用到‘人物弧光’的塑造技巧了。”陆瑾珩翻到柳如烟的人物小传,“你之前写柳如烟的童年是‘被外戚收养,从小被灌输“只有权力才能自保”的观念’,可以在她崩溃时,让她喊出‘我只是想活下去’,再穿插一个她小时候被欺负的闪回镜头,既解释了她黑化的原因,又让角色多了几分可怜,不会显得扁平。”

他边说边在剧本旁画了个简单的分镜:【特写:柳如烟的指甲掐进掌心,眼泪混着恨意滑落】【闪回:童年柳如烟缩在墙角,被其他贵族小姐扔石头】【台词:“我从小就知道,不踩着别人,就会被别人踩死!”】。每一个细节都精准戳中角色的核心,让苏锦汐瞬间明白“立体人物”该如何塑造。

“原来如此!”苏锦汐兴奋地修改起来,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我还可以在闪回后,让沈凝华说一句‘活下去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有害人这一种’,既回应了柳如烟的执念,又升华了‘女性成长’的主题,对吧?”

陆瑾珩笑着点头,揉了揉她的头:“没错,这就是‘主题呼应’的技巧。剧本里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要围绕核心主题展开,不能偏离。就像《宫墙雪》的核心是‘女性成长’,所以沈凝华的每一次反击,都应该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依赖男性角色的帮助。”

两人就这样边讨论边修改,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苏锦汐看着修改后的剧本,心里满是成就感——原本生硬的情节变得流畅,扁平的角色变得鲜活,连台词都多了几分感染力。她抬头看向陆瑾珩,眼里满是崇拜:“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些剧本创作技巧,你怎么懂这么多?”

“之前在星际世界拍宣传纪录片时,跟着专业编剧学过一点。”陆瑾珩轻描淡写地解释,其实他是特意为了帮苏锦汐,提前在系统商城兑换了“剧本创作指南”,还结合了自己在多个世界的叙事经验,“下午没拍摄,我带你去见个老朋友,他是业内知名的编剧,说不定能给你更多启。”

苏锦汐惊喜地答应:“好啊!我正好有很多关于‘权谋线与感情线平衡’的问题想请教。”

下午两点,陆瑾珩带着苏锦汐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茶馆。刚走进包厢,就看到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老人坐在茶桌旁,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正是国内知名编剧周明——他写过《大明风骨》《巾帼丞相》等多部爆款古装剧,尤其擅长“权谋+女性成长”题材。

“周老,好久不见。”陆瑾珩走上前,笑着打招呼。

周明放下书,目光落在苏锦汐身上,眼里满是温和:“这位就是你说的《宫墙雪》编剧吧?我看过你修改后的剧本片段,写得很不错,尤其是沈凝华在冷宫里用米汤写密信的情节,细节很到位。”

苏锦汐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坐下:“周老您好,我是苏锦汐。您过奖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今天特意来向您请教。”

“不用客气,年轻人有才华,值得鼓励。”周明给两人倒上茶,“你想问什么问题,尽管说,我们一起探讨。”

苏锦汐拿出剧本,翻到“祭祀大典”的戏份:“周老,我想请教您,怎么平衡权谋线和感情线?我怕加太多沈凝华和萧景渊的互动,会削弱权谋线的紧张感,可要是不加,又怕两人的感情太突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明喝了口茶,语气从容:“这个问题很关键。其实权谋线和感情线不是对立的,反而可以相互促进。比如‘祭祀大典’上,萧景渊帮沈凝华挡下毒酒,你不用写‘我爱你’这种直白的台词,而是让他说‘丞相府的安危,关乎朝堂稳定’,表面上是‘为公’,实际上是‘为私’,既符合他‘清正官员’的人设,又能体现两人的默契,比直白的感情戏更有韵味。”

他拿起笔,在剧本上补充了一段对话:【萧景渊:“沈大人,此酒恐有问题,不如让我代饮。”沈凝华:“萧大人是朝廷重臣,若是出事,谁来制衡外戚?”萧景渊:“若沈大人出事,朝堂失衡,我这个重臣,又有何用?”】。简单两句对话,既藏着权谋的考量,又透着隐晦的关心,让苏锦汐瞬间茅塞顿开。

“还有‘人物动机’的问题。”周明继续说道,“你写外戚谋反,不能只说‘他们想夺权’,要加细节——比如外戚领的儿子因贪腐被沈凝华弹劾,病死在牢里,他谋反既有权力的欲望,又有复仇的执念,这样反派的动机就更合理,权谋线也会更有张力。”

苏锦汐认真记录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周明都耐心解答,还分享了很多剧本创作的实战技巧,比如“如何用道具串联剧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情绪”。陆瑾珩坐在一旁,偶尔补充几句,三人聊得格外投机,直到傍晚才结束。

离开茶馆时,苏锦汐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知识点,心里满是收获:“今天真是太感谢周老了,解决了我好多困惑。也谢谢你,陆瑾珩,要是没有你,我根本没机会向周老请教。”

“不用谢我,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陆瑾珩笑着说,“你能快理解周老的建议,还能结合剧本提出自己的想法,说明你在剧本创作上很有天赋,只要多练习,肯定能成为优秀的编剧。”

两人并肩走在夕阳下,影子被拉得很长。苏锦汐看着手里的笔记本,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天要拍‘朝堂对峙’的戏,我按照今天学到的技巧修改了剧本,要不要现在给你看看,听听你的意见?”

“好啊。”陆瑾珩点头,“我们回酒店,边吃晚饭边讨论。”

回到酒店,苏锦汐简单做了两菜一汤,两人边吃边讨论剧本。陆瑾珩针对“伪证误导”的情节,提出了一个更精妙的设计:“你可以让沈凝华在柳如烟宣读伪证时,故意打翻茶杯,茶水洒在伪证上,露出藏在下面的密诏一角,等柳如烟现时,已经来不及掩盖,这样既自然又有画面感。”

苏锦汐立刻修改,还加了一段沈凝华打翻茶杯时的心理描写:【她的指尖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终于等到揭露真相的时刻】。修改后的情节不仅逻辑更通顺,还多了几分情绪张力。

就在这时,苏锦汐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剧组的场务来的信息:“苏编剧,不好了!网上出现了《宫墙雪》的剧本片段,还说您抄袭了三年前的一部冷门小说,现在很多网友都在骂您,张制片还在背后煽风点火,说要替换编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