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萧焕的天真,世子萧宸的到访则显得沉重许多。
他是独自前来的,挥退了随从,与萧昱在书房对坐。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隐约的蝉鸣。萧宸看着眼前这个一向低调、却屡次在关键时刻助他稳固地位的弟弟,神色复杂。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安慰或鼓励的话,最终却化作一声轻叹。
“四弟,”萧宸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西北之事……委屈你了。”
萧昱为他斟了一杯茶,语气平和:“大哥言重了。为父分忧,为北靖稳固边疆,是臣子本分,何来委屈。”
“话虽如此……”萧宸接过茶杯,指尖摩挲着杯壁,“柳氏步步紧逼,父侯亦有考量。你此去,远离是非,未必不是好事。”他顿了顿,看向萧昱,目光真诚了几分,“只是,你我一向默契,你这一走,我身边……唉。”
这是实话。萧昱的谨慎、谋略以及对大哥地位的坚定维护,都让萧宸感到安心。失去这个臂助,他面对柳氏和萧衍时,压力无疑会增大。
“大哥是嫡长世子,名分早定,只要谨言慎行,善用赵氏外祖之力,柳氏虽狂,亦难以动摇根本。”萧昱安慰道,依旧扮演着忠诚辅佐者的角色,“臣弟在西北,亦会谨守本分,若有能助大哥之处,定不推辞。”
萧宸闻言,心中稍安,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囊,推到萧昱面前:“这里面是一些应急的金叶子,还有我世子的信物。
若在西北遇到难处,或需调用些许资源,或传递紧要消息,或可一用。”这已是他作为兄长和世子,所能表现出的最大程度的关照与信任。
萧昱接过,郑重收好:“多谢大哥。”
萧宸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重:“保重。待局势稳定,我必向父侯进言,召你回京。”
兄弟二人这番对话,真情与算计交织。萧昱明白,萧宸的关怀有真心,但更多的是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这,正是他目前所需要的。
启程前一日,萧宏于书房召见萧昱。
书房内,冰盆散着寒气,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威压。萧宏坐在紫檀木大案后,目光如炬,审视着站在下方的儿子。
“行装都准备妥当了?”萧宏的声音平淡。
“回父侯,均已齐备,明日便可启程。”萧昱垂应答。
“嗯。”萧宏指尖敲了敲桌面,“西北之事,错综复杂。武都郡守是柳氏门人,陇西都督与赵家有些牵扯,地方豪强、流寇、乃至蜀汉细作,盘根错节。
你此去,要在于稳住局势,整顿边防,安抚流民。不必急于求成,更不可……擅启边衅,明白吗?”
这番话,既是交代任务,更是警告。稳住局势,意味着不要触动现有利益格局;整顿边防,是给他的基本目标;安抚流民,是怕再生民变。
至于“不可擅启边衅”,则是提醒他不要借着边境摩擦的机会,擅自扩张势力。
“儿臣明白。定当谨遵父侯教诲,稳扎稳打,以安抚、整顿为要。”萧昱回答得滴水不漏。
萧宏盯着他看了片刻,似乎想从他平静的面容下看出些什么,最终挥了挥手:“去吧。照顾好你母亲。遇事……多思量,自有朝廷法度在。”
“是。儿臣拜别父侯,万望父侯保重圣体。”萧昱跪下,行了大礼。
起身退出书房时,他能感受到背后那道目光久久未散。父亲对他,始终是既用且防。此番放他离京,是平衡之术,也是对他的一次漫长考验。
西北,是牢笼,也是试炼场。
走出侯府深沉的重重殿宇,夏日的阳光有些刺眼。萧昱深吸一口气,将蓟城的一切算计、温情、冷漠与伪装,都暂时压在心底。
征途伊始。西北的风,正等着他们。
喜欢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请大家收藏:dududu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