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御龙湾旅居康养公司是什么性质 > 100110(第16页)

100110(第16页)

“所以他来吵什么,又不是王爷害他丢了官,那些贪墨粮草的事儿,可不是他自己犯下的?”祁王妃皱起眉头,心底对戴桢的厌恶更上一层楼。

“戴捕头说,因为他是被咱们府上的人举报,他才被免职的。若是姑爷和郡主不做下那事,他便就能升官了,所以是我们祁王府害他丢了前程的……”

“行了行了行了!”终于祁王妃再也听不下去了,她抬起手来挥一挥,叫小厮闭嘴。

“与这样的混子有什么好说?你下去吧!我亲自去前堂请王爷回来用饭。”

朱弦坐在一旁,怔怔地看祁王妃站起身,拂拂袖子随那小厮离去。

朱弦咂舌,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泼皮,真是让人大开了眼界。

一件普普通通的儿女亲事,却闹得以这样的结局收场,朱弦不得不感叹,多亏了当初仇辉阻拦,不然待他们祁王府真的允了与戴桢的这门亲事,再发生这种事,必定会牵连到祁王府,那样一来,麻烦可就大了。

可一想到仇辉,朱弦又开始焦虑起来——

自打回到京城,把自己送回祁王府后,仇辉说要回仇家庄处理一点急事,结果竟一去不回。

眼看就已经过去五六日了,官府已经差人来问过两次,副指挥使什么时候回蓟门,朱弦都答不上来。

有一天就连朱耀廷都来了,这还是朱耀廷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踏进祁王府的大门。

朱耀廷是为了仇辉才来的,他来祁王府找朱弦问仇辉为什么还不回蓟门?

朱弦无奈,只能回答朱耀廷说她也不知道仇辉去了哪。

朱耀廷无言以对,告诉朱弦说因为那一封信,陛下还打算嘉奖仇辉的,结果紧跟着来一个失踪离岗。真有不得已的事被耽搁了还好,若被查出无故离岗,是要以渎职罪论处的。

朱弦苦笑着回答朱耀廷说,可连你们都找不到他,要不殿下把我拉去抵罪吧。

听得此言,朱耀廷反倒笑了,他站起身来拍拍朱弦的肩,安慰她道,“五妹何出此言,仇辉,我去帮你找,你就安心在家等我的消息吧!”

说完,朱耀廷便带着人离开了,还给朱弦留下了一箱新鲜的冬枣。

其实朱弦自己也驱车去仇家庄看过,山庄里空荡荡的,除了守庄子的几个仆人还在,仇尚志不在,仇辉不在,甚至连仇香香都不在了。

仇家庄的家丁们说,因为局势不稳,仇掌门和仇二小姐回岳阳城了,少庄主护送他们走出京畿三镇就回。

仇家庄的家丁们言之凿凿,拍胸脯保证仇辉很快就要回。可是从他们那过分真挚的眼神里,朱弦早就看出来了,事实一定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

至于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朱弦也不想知道。

就像从一个绮丽的梦里醒来一样,那曾经塞满整个山庄的人,也塞满朱弦整个人生的人和事,一夜之间,就突然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

朱弦没有等到朱耀廷再给自己带来仇辉的消息,就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冬夜,田义会起兵了,京畿地区多地爆发武装起义。

这些田义会的成员们,隐藏在大大小小的农庄里,商铺里。在和平的时候,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商人和力工,兢兢业业地为这个国家种田地植桑麻,贩货物铸铁器。可一到了田义会大统领需要的时候,只需要一声号令,这些平平凡凡的老百姓们便打出了“扶贫济弱,泽被苍生”的旗号,揭竿而起。

他们就像从地里突然冒出来,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从四面八方向朝廷的城市和关隘发起进攻。

更为致命的是,田义会甚至渗透进了朝廷,大到有品级的朝官,小到军中士卒,有不小数目的人都受到了田义会的影响,有一部分甚至明里暗里直接加入了这个帮派。

而就在此时,北方鞑靼王挥师南下,宣城告急。

一北一南同时发难,一夜之间,中原王朝局势斗转急下,朱家朝廷在成功建立一百年后,再一次迎来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第110章城破乱军之中,只取上将首级。……

每每外敌入侵,边防军队自然首当其冲。朱校桓的边防军毕竟在河西赵家的带领下与鞑靼战斗过逾百年,百年的战斗历史可是用无数人鲜血和汗水谱写出来的。

所以尽管宣城外的鞑靼兵来势汹汹,但是对打惯仗的边防军来说,这些冲击都暂时尚能应付。

可是一夜之间爆发于京畿地区的如此大规模的□□,却让朱校桓难以招架。

一来,□□来得太快,一夜之间有如破土的幽灵,突然就出现在京畿地区的多个城市和军镇,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哪怕朱校桓提前做好了布置,依然被乱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二来乱军人群过于隐蔽,让朝廷的军官们更难判断对手的人数和位置。隐藏于群众中的暴徒,比明火执仗攻城掠池的鞑靼兵,更让朝廷的军队头痛。

再加上朝廷的军队也被田义会渗透了,从士兵到带队的兵长,都有可能与田义会的起义军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让朝廷军队的战斗力被大大削弱了不少。

谁也不知道每一次军队行动、迁移的时候,究竟在粮草、火药还是消息传递等问题上,早就被田义会给蚀穿了一个或多个的漏洞,也不知道这些一个或多个的漏洞,会给接下来军队的行动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就这样,田义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攻破了京畿地区多个重镇和要地。势如破竹,并一路向京城围拢。

与鞑靼的抢占地盘不同,田义会并不以占领一个城镇或多个城镇为目标。他们打一仗就换一个地方,对已经到手的城市和村镇根本不留恋。

伴随田义会攻占的阵地越来越向京师靠拢,朱校桓发现了一个更加让人不安的事实:

很明显,田义会这种只攻城不守城的行为是在试图与北方鞑靼人的行动相呼应:

鞑靼负责正面攻城占地盘,田义会□□的目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

斩首。

如果说鞑靼人正开动他们的战车开始向中原无情碾压,而田义会则是鞑靼人射向中原腹地的那支箭。乱军之中,只取上将首级。

朱校桓的命,便是田义会此番行动的终极目标。

田义会的乱军已近在咫尺,且合围速度惊人,想要从其他地方重新组织大军拦截或围堵,都不现实。

唯一能减缓田义会的进攻速度,给驰援京师的援军更多时间的方法,便只有朱校桓自己奋起反抗了。

于是,被逼上绝路的朱校桓开始在皇城里寻找最合适带兵上阵的猛将,以拖延田义会进攻的步伐。

很容易地,朱校桓就想到了曾经的西路军猛将,自己的二哥,祁王爷朱校堂。

年近六旬的朱校堂被迫重新披上战袍,接过朱校桓手中诚意满满的斧钺,挎上大刀,跃上战马,再度率兵出城,迎战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田义会乱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