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狠会宠 > 第46章 迷雾重重(第1页)

第46章 迷雾重重(第1页)

苏晚晚回到院落,心绪仍因康熙五十年“异疹案”的现而激荡不已。她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再次摊开陈实功的笔记,结合今日所见卷宗,试图从中找出更多关于“石魄导引”之法的细节,以及“梅花烙”背后隐藏的真相。

烛火摇曳,映照着她专注而凝重的面庞。笔记残破,字迹潦草,许多地方需反复揣摩。她现,陈实功对“石魄”(即镇魂石)的使用,并非简单地佩戴或放置,而是有一套复杂的“引气”法门。笔记中提到需以特定手法摩擦石面,辅以某些药材熏蒸,方能激其“导引异气”之效。所谓“异气”,在苏晚晚看来,很可能就是指那些异常的毒素或病源微生物。

“……石魄性温,然遇‘梅煞’则显凉意,触之如冰……”一段模糊的记载引起了苏晚晚的注意。“梅煞”?是指那“梅花怪病”的病原吗?镇魂石遇之会变凉?这倒是与她之前测试“鬼哭藤”时感到的清凉气息吻合。

她立刻取出镇魂石,尝试按照笔记中记载的粗糙图示,以指腹缓缓摩挲石面上几处关键的经络状纹路。起初并无异样,但当她集中精神,回想卷宗中描述的那些“状若梅印”的红斑,想象那可能是一种极其阴寒歹毒的毒素时,指尖下的镇魂石,竟真的隐隐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凉意!

这感觉转瞬即逝,若非苏晚晚感官敏锐,几乎无法察觉。但她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陈实功的记载很可能是真的!这镇魂石确实对特定的“毒”有反应!而“梅煞”,很可能就是“暗夜之眼”掌握的一种,与“梅花烙”标志相关的特殊毒素或生物武器!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侍卫压低的声音:“大人,怡亲王来了。”

苏晚晚立刻收敛心神,将笔记和镇魂石收起:“快请。”

胤祥大步走入书房,他穿着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晚晚,这么晚还没歇息?”他目光扫过书桌上摊开的几本医书,了然道,“还在研究那石头和旧案?”

“王爷。”苏晚晚起身相迎,神色凝重,“正要寻机向王爷禀报。今日查阅太医院旧档,确有惊人现。”她将康熙五十年“异疹案”的详情,以及自己的推断,简明扼要地向胤祥道出。

胤祥越听脸色越是阴沉,听到最后,一拳轻轻砸在桌面上,出沉闷的响声:“好一个‘暗夜之眼’!竟在皇考年间就敢行此悖逆之事!利用疫病清除异己,其心可诛!”他看向苏晚晚,“如此说来,你身上的‘梅花烙’,很可能便是与当年那些被清除的目标,属于同一类‘标记’?这‘梅花烙’究竟代表什么?”

苏晚晚摇头,面露困惑:“这正是最大的谜团。卷宗记载模糊,只知染病者多与当时获罪的宗室或前明遗臣有关。但这‘梅花烙’是天生胎记,还是后天被人烙印?代表的是血脉、立场,还是某种……他们认定的‘异数’?陈实功前辈笔记中也未曾明言。”

她顿了顿,说出更可怕的推测:“王爷,我担心的是,康亲王,或者说‘暗夜之眼’,如今再次觊觎镇魂石,是否意味着他们正准备重启这种‘梅花怪病’的阴谋?目标……或许直指当今!”

胤祥瞳孔骤缩,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他深知皇兄登基以来,推行新政,触动了不少宗室和旧臣的利益,暗中怀恨者不在少数。若“暗夜之眼”以此种防不胜防的诡异手段难,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尽快查明‘梅花烙’的根源,并找到确凿证据,将康亲王及其党羽连根拔起!”胤祥语气森然,“晚晚,你可有头绪?”

苏晚晚沉吟道:“线索太少。或许……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其一,是当年那场‘异疹案’的幸存者或其后人。卷宗记载有几位幸存者,虽体弱多年,但未必没有子嗣或亲近之人留存于世,他们或许知晓一些内情。其二,便是康亲王府内部。老太妃中毒,绝非偶然,她身边或许有知情者。”

胤祥点头:“幸存者名单我立刻派人去查,暗中寻访,务必谨慎,不能打草惊蛇。至于康亲王府……”他皱起眉头,“巴尔图闭门思过,府邸守卫看似松懈,实则外松内紧,粘杆处的人几次想潜入探查,都险些被现,其内部必有高人坐镇。”

“或许……不必潜入。”苏晚晚眼中闪过一丝灵光,“王爷可还记得,康亲王曾言,其孙弘晟在别院养病?若我们能找到弘晟的别院所在,或许能有所现。”弘晟是康亲王极为看重之人,且体弱多病,其居所或许藏着更多与“暗夜之眼”及那些阴毒手段相关的秘密。

胤祥眼睛一亮:“不错!弘晟此人,看似病弱,实则心思深沉,绝非善类。我这就命人全力追查其别院位置!”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直至夜深,胤祥方才离去。

接下来的几日,表面依旧平静。苏晚晚照常入太医院当值,暗中则加紧研究镇魂石与陈实功笔记,试图还原更完整的“石魄导引”之法。粘杆处和胤祥麾下的其他力量,则如同无声的暗流,在京城内外悄然行动,搜寻着幸存者与弘晟别院的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日,苏晚晚正在太医院配制一批常用的解毒丹丸,右院判周鹤年踱步过来,状似随意地问道:“苏院使近日气色似乎不佳,可是过于劳神了?旧年卷宗虽可借鉴,亦不必过于沉迷,伤了自身。”

苏晚晚心中微动,停下手中捣药的动作,抬眼看向周鹤年,见他神色温和,目光却似乎别有深意。她微微一笑,道:“多谢周大人关心。只是近日研读医书,偶有所得,心中兴奋,难免睡得晚些。倒是周大人似乎对旧年卷宗颇为熟悉?”

周鹤年捋了捋胡须,淡然道:“在太医院待得年头久了,难免接触得多些。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或罕见疫情的记录,身为医者,总会多留意几分。”他话锋一转,似是无意间提起,“说起来,苏院使可听说过‘梅溪居士’此人?”

“梅溪居士?”苏晚晚摇头,“未曾听闻。”

“哦,那或许是老夫记错了。”周鹤年笑了笑,“只恍惚记得,康熙末年似乎有位颇通医理的隐士,号‘梅溪’,曾对某些奇症有过独到见解,后来便销声匿迹了。还以为是苏院使感兴趣的范畴。”他说完,便不再多言,转身去查看其他太医的功课了。

梅溪居士?苏晚晚默默记下这个名字。周鹤年在此刻提起此人,绝非无的放矢。此人号中带“梅”,又通医理,是否与当年的“梅花怪病”有关?

她立刻找来在太医院关系尚可、且消息灵通的几位太医旁敲侧击,却无人知晓“梅溪居士”之名。此人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隐士,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

然而,粘杆处那边的调查,却有了突破性进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