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撇子看着这难以控制的场面,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流。
好不容易,在郭大撇子几乎要喊破喉咙的催促下,加上确实临近中午饭点,围观的工人们才意犹未尽地三三两两散开,慢悠悠地晃回自己的工位。
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似乎又重新占据了主导。
但没过多久,一阵汽车引擎的响动由远及近。
一辆在当时看来颇为崭新的蓝色小客车,缓缓驶入了红星轧钢厂的大门,朝着一号车间的方向开来。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里面坐着几个金碧眼、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他们穿着笔挺的西装或呢子大衣,与周围灰扑扑的环境格格不入。
车子停稳,车门打开。
几个苏联专家陆续下车,他们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映入眼帘的,是略显陈旧甚至有些破败的厂房,墙壁上斑驳的标语,高耸烟囱里冒出的黑烟,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煤灰和铁锈混合的味道。
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机器捶打声,地面也随着那声音微微震动。
一个年纪稍长的专家皱了皱眉头,用俄语低声和旁边的同伴交流着。
“尼古拉同志,你确定就是这里吗?”
“地图上是这样标的,契尔科夫同志。”
另一个略显年轻的专家回答道,语气中也带着一丝不确定。
“但这……这看起来,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简陋一些。”
他们眼中的红星轧钢厂,显然与他们预期中那个能生产出先进机器的国家重点企业形象,有着不小的差距。
几个专家脸上都露出了混合着惊讶、疑虑甚至一丝失望的复杂表情。
蓝色小客车停稳,扬起的尘土尚未完全落下。
车门被从内推开,率先下来的是一个身材高大、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他穿着深灰色的毛呢大衣,领口洁白,皮鞋锃亮,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眼前的红星轧钢厂一号车间,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稍显年轻些的男人,同样金碧眼,但神情里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挑剔和傲慢。他叫沙利文,是专家组的副领队。
“伊万诺夫同志,这里……就是我们今天要考察的重点工厂?”
沙利文的声音不高,带着浓重的俄语口音,语气里的质疑几乎要溢出来。
他看着斑驳的墙体,看着那高耸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煤灰与金属混合的特殊气味,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
被称作伊万诺夫的领队,目光从高大的厂房移开,落回到沙利文脸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德米特里,不要被表象迷惑。”
伊万诺夫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有时候,最珍贵的宝石,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矿石之中。”
沙利文撇了撇嘴,显然不以为然。
“恕我直言,尼古拉同志,这里的设备看起来比我们父亲那一辈使用的还要古老。这简直不像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工厂,更像是一个……嗯,工业废品展览馆。”
他耸了耸肩,动作夸张。
伊万诺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眼神里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设备是一方面,但人是另一方面。”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期待。
“而且,我听说,这里有一位厨师,非常擅长制作一种独特的东方菜系——京派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