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上下来的那名青年人,二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白净,眉眼清秀,不像是在边疆风吹日晒过的。
穿着白衬衫,草绿色军裤,领口袖口都熨得笔挺,连解放鞋也刷得一尘不染。
李峰连长热情地迎上去,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欢迎宋毅同志!以后七连的军事训练就交给你了!”
连队里的人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位空降而来的新领导。
同志们好,我是宋毅,从军校毕业,奉命来七连担任副连长,以后请大家多指教。他的声音清朗有力,目光扫过人群。
姜学兵站在原地,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
他原本以为,自己就算降职,也依旧是连队里的三把手,可如今,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直接顶替了他的位置,而他,却成了被的边缘人物……
马卫国立即上前热情接待,将李峰地窝子旁边空的一处安排给了宋毅。
宋毅进去放行李,马卫国和李峰在外。
马卫国压低声音,听说是个军校高材生,怎么分到咱们这种农业生产连队来了?
李峰没接话,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了。
边疆兵团的生产连队,说是军人,干的都是农民的活。
种地、养猪、修渠,一年到头没个闲时候。
但凡有点关系的军校毕业生,谁愿意来这种地方?
报告连长!报告指导员!副连长宋毅向您报到!
宋毅放好行李,出来看见李峰和马卫国后,立刻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放松点。李峰摆摆手,咱们这儿不兴那么多规矩。吃早饭了吗?
报告连长,还没有。宋毅的背依然挺得笔直。
走,食堂去。李峰带头往食堂走,忍不住又看了宋毅一眼。
这年轻人站姿如松,走路带风,一看就是好苗子。
可惜了,分到这种地方。
他心里涌起一股同病相怜的情绪——二十年前,他自己不也是这样?
军校毕业意气风,结果被分配到最偏远的农业生产连队,一干就是半辈子。
食堂里飘着玉米面糊糊的香味。李峰给宋毅盛了一大碗,又拿了两个杂面馒头:
将就着吃吧,咱们这儿条件艰苦。
谢谢连长。宋毅接过碗,吃得津津有味,没有半点嫌弃的样子。
这让李峰有些意外。通常新来的军校生,头几天都吃不惯这种粗粮。
你是哪儿人?李峰问。
报告连长,京市人。
李峰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
京市人?那更不应该分到这儿来了。
京市卫戍区、机关大院,哪个不比这强?除非除非是没背景的普通家庭。
家里做什么的?李峰装作不经意地问。
父亲在部队工作。宋毅回答得很简单。
李峰心里有了判断——大概是个普通部队干部的孩子,没什么实权。
不然怎么连自己儿子都安排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