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如跟在张大姐身后,绕过拥挤的人群,直接从侧边进了五金柜台。
售货员小刘正用砂纸打磨生锈的扳手,见张大姐过来:张姐!您来了?
“给我妹子配个结实的手电筒!”张大姐嗓门洪亮,“要那种摔不坏的!”
小刘会意,蹲下身从柜台最底层掏出个铁皮手电筒,外壳漆着“军工特供”四个小字。
顾清如正要掏钱,张大姐突然按住她:等等!
她转头瞪眼,小刘,上次钢厂老李头买的防水布还有剩吧?
十分钟后,顾清如的网兜里多了:
虎头牌手电筒、六节天鹅牌电池和十尺防水塑料布。
这塑料布用来铺床底下防潮,裁两块还能当雨披。张大姐得意的传授经验。
“哇,张大姐,你懂的真多!”顾清如真心实意地点赞。
“呵呵,也是你们知青来买的多,我才知道的。”张大姐压低声音,
一会到了布料柜台,有劳动部和白棉布,你选劳动布做被子,白棉布娇气,洗三水就破了!
顾清如点头如捣蒜:“要不是大姐,我肯定选白棉布了!”
“妹子,你听大姐的没错!”
“嗯!”
在张大姐的“特殊关照”下,顾清如用十二尺布票买到了十二尺半的劳动布,还获赠一个针线包。
在“棉麻专柜”,她又用十斤棉花票换到了十一斤棉花,外加两双羊毛袜。
最后,她还以处理价格收了很多百货公司内部产品。
有微瑕疵但不影响使用的牙膏牙刷套;边角有磕碰的搪瓷盆个;掉漆的搪瓷饭盒个,破了一角的羊绒衫羊绒裤,处理的雨衣雨鞋雨披多个。
采买完后,张大姐帮顾清如把东西捆成行军背包的样式,拿到了百货公司后门的梧桐树下,
“放这就行?你家人来帮你拿?”张大姐问。
是的,大姐,这个您一定收下。刚才麻烦你了。
顾清如掏出个手帕包,里头是六颗大白兔奶糖和一盒蛤蜊油。
蛤蜊油在供销社可是抢手货。
张大姐推辞一番后还是笑眯眯地收了下来:傻丫头,蛤蜊油留着自己用……
下次来找我,姐给你留处理品军用水壶。
“好嘞,谢谢张姐!”顾清如笑得甜滋滋的。
张大姐挺直腰板回到柜台,今天她可是帮了有出息的妹子,够在百货柜台吹半年了!
看张姐走了,顾清如左右看看,确认没人注意后,将半人高的包袱收入空间。
顾清如捏着手里所剩不多的票证,快步走向街角的红星供销社。
灰扑扑的门脸上,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已经褪色,门口排着长队,几个挎着菜篮的大娘正踮脚张望柜台里的动静。
她没去正门排队,而是绕到侧边的小窗口——那里贴着凭票兑换处的纸条,窗沿被无数双手磨得亮。
为人民服务,劳驾称几斤战略储备糖、粗盐和食用油。顾清如将票据从窗口缝隙塞进去,特意将知青办放的票据放在了前面。
窗内传来算盘珠子的噼啪声,一个沙哑的男声嘟囔:白糖两斤票,菜油一斤票,粗盐半斤票……边疆知青?
是,去新疆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