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雅各书·:》
最初,导演提出作为嘉宾需要扮演小岛上的居民的时候,林檎并不陌生,因为真要说起来,五岁时的她每日里吃饭睡觉生活着的地方,其实也是大差不差的感觉。
福乐孤儿院,就是大城市里的一座孤岛。
不算高的院墙,即便是破破烂烂的土墙,在这里也够用了。毕竟这种地方,连小偷都不会光顾。
也没有孤儿真的会翻墙出去再也不回来。如果有跑出去的情况,那么当天夜里没有回来的,之后也不会有人再去在意。
因为是孤儿。是在这里已经足够多,多到看腻了,多到把这里塞满(fu,フル,福乐)的,没有大人愿意管的小孩。
所有孤儿都知道这个道理。
就算这里已经非常破败,也好过出去外面,在漠不关心的人群里翻垃圾住桥洞,变成现代社会里四处游荡的病原体。
所以,在孤儿院里干活养活彼此;长大后再去社会上干活寄钱回来继续养活新的孤儿——这种模式基本上,就只是这里的每个小孩的日常而已。
直到这一天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小孩。她喜欢树,喜欢天空。她才三岁,可是她就是天天想要翻墙到外面。
好在孤儿院的大姐姐很喜欢她,说这样调皮的她像滚下大树的苹果一样酸甜,给她起了个名字:【林檎】。
取名字的大姐姐变成了林檎最喜欢的姐姐。
“我的名字叫做【阿梨】,要这样读,な(na)——し(shi)——”
就算对着什么都不懂的野孩子,姐姐也很有耐心。她的嘴唇总是弯成一个很温柔的弧度,“听好了,な——し——。然后你的名字是这样哦,林檎,リン(rn)——キン(kn)——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阿梨和林檎,都是非常非常美味、非常非常受人喜欢的水果哟。”
梨姐姐一定是天上来的天使。就算是孩子们笨手笨脚挖来的到处是泥的野菜,在进入姐姐的厨房后也可以变得很好吃。
姐姐甚至试过瞒着孤儿院的妈妈,从厨房的材料里偷偷藏了半个苹果和一小块梨带给她。
“是林檎和梨哟,一起吃也很好吃呢,喜欢吗?”
“喜欢!!!”
还小的林檎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说,只要姐姐去那个黑漆漆的小教堂跪一晚上就能和神大人说话了。明明她趁神父先生不在的时候偷偷进去,一次也没见过神大人出现。
也不清楚为什么等到天亮姐姐终于跟着神父先生回来以后,为什么膝盖有淤青,手掌和嘴角也破了。
她甚至看不懂回来的姐姐的神情里,那日复一日堆积的,麻木的疲惫与耻辱的痛苦。
三岁的她知道的,就只是青苹果有点酸,梨子很甜,姐姐讲的童话故事里、人们的生活真的很善良美好。这点事情而已。
姐姐很爱她。
所以,直到五岁那年,被妈妈带到小教堂,在黑漆漆的小房间里被神父先生脱掉裙子,她也没有明白,这不是一场“见见神大人”的游戏。
而在关键时刻,是比谁都更明白这一点的梨姐姐闯了进来。姐姐推开了兴奋的男人,为了带她逃跑,用烛台砸了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