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翻译 > 第68章 蒹葭苍 凑一堆一起仔仔细细问(第2页)

第68章 蒹葭苍 凑一堆一起仔仔细细问(第2页)

大殿的门开着,冷风裹着细碎的冰碴呼呼往里灌,离殿门近的官员将冻僵的手缩进衣袖里,耸起肩打个冷颤。

徐阿盛从後面转出来,迎面被冷风扑了一脸,连忙指挥两个小内臣将殿门关上。

门一闭合,殿中就暗下来,只有烛火的光芒影影绰绰,晃在每个人脸上。

“臣有本奏。”

申国公自知昨日惹恼了圣人,今日不敢再出头,大家正以为今天早朝能安安稳稳结束时,秘书丞站出来。

“臣整理往日籍册之时,发现几篇睦王诗作,其中一篇不同寻常。”

秘书丞呈上一篇睦王游园旧诗,内容为“江声夜半卷云平,疑有蛟龙泣未晴。千尺寒松擎日断,一川霜荻借风鸣。”

“回禀陛下,诗中蛟龙泣,擎日断,句句都在影射天子,睦王作此诗,正是包藏祸心,怨望其上。”

皇帝将诗作随手一搁,意味深长地看向秘书丞:“睦王爱饮酒,每每酒後必要题诗,十首里有八首词句不通。这首想必也是睦王酒後之作,秘书丞多虑了。”

“陛下,臣以为秘书丞所言有理。”

刑部侍郎上前一步,禀道:“臣在调查梅原县时,打探到有人曾与薛光庭有过交谈,当时薛光庭就提及‘回问睦王’,他身为御史,当为天子言,为何遇事不问圣人旨意,却要回问睦王?”

“陛下,”秘书丞也趁机进言,“诗为心声,倘若睦王写‘疑有神女泣未晴’,臣尚可理解为睦王雨日有所感悟,,可此诗‘蛟龙泣’三字不得不令人多思。龙者,天子也。睦王直言天不晴,不正是怨恨圣人?”

皇帝只觉可笑,为了两句隐晦不明的诗就要以谋逆的罪名处置一名亲王,这些人当他是什麽,真以为他是不辨是非刻薄寡恩的昏君吗?

他摆摆手:“睦王是朕亲长,朕不能为两句捕风捉影的诗问罪于他。”

刑部侍郎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弦外之音,看来皇帝心已动摇,只是缺个更有力的借口,巧的是,这个借口,王相公早就为睦王和薛光庭备好了。

“陛下,此事并非捕风捉影。经刑部审问,薛光庭曾假传旨意,而他所传内容,皆是来自睦王。”

薛光庭说过什麽话,做过什麽事,梅原县令县丞会帮他添上。之前田家一事只涉及冯家,梅原县想做缩头乌龟情有可原,如今王相公回京,可容不得他们再当墙头草。

“陛下,我朝律法制定之初,便是用来约束天下人的,自然包括皇室宗亲。陛下切勿因亲情而枉顾国法。”

今日要是不处置睦王和薛光庭,他就要坐实“罔顾国法”之名。皇帝虽然不信睦王有谋反的胆子,也好奇薛光庭因为什麽出入王府,他一指京兆尹:“上次薛光庭的案子不是还在审吗,这件事一并审了吧。”

京兆尹刚要应声,就被秘书丞打断:“陛下,昨日申国公所言不无道理,睦王身为雍州牧,他的案子京兆府应当回避。”

皇帝缓缓勾起嘴角,似笑非笑地扫视秘书丞和刑部侍郎,王博昌回京後,这些人胆子都大起来。

“既如此,正好渔阳伯的案子还压在刑部,这一切由薛光庭弹劾渔阳伯而起,那便全归了刑部吧。”

刑部尚书并侍郎急忙领旨,退下时,刑部尚书多问了一句:“刑部审案与京兆府不同,京兆尹收了案子都不需审问涉案人,刑部却得事无巨细地问,薛侍郎还在御史台,只怕问起来不太方便。”

“要审要押,随你。”皇帝冷冷应道,“既然薛光庭要押,冯家也一起押了,凑一堆,正好仔仔细细地审。”

刑部t来人拿薛光庭时,薛光庭还在整理案籍。听到刑部来意,薛光庭也不多辩驳,归置好未理完的籍册,交待同僚几句公务,就准备随刑部人离开。

来押他的人满脸的笑意,拦住他:“薛御史要去刑部受审,穿着这身官袍,要我们这些小吏怎麽敢审呢?”

旁边的人听得皱眉,虽然身着官袍出入刑狱是不合适,可这话说得实在难听。

薛光庭与来人商量:“可否容我回家换身衣服。”

那人皮笑肉不笑,不肯相让:“上官催得急,薛御史莫要拖时间。”

“你这是什麽话!”终于有人忍不住,一个胡子都花白的老御史冲到前面,怒斥那人:“不过是问话,今日审明日审都是一样的,人还能跑了不成,怎麽就急到连换身衣裳的时间都没有。”

薛光庭拦住老御史,这些人摆明来为难他,不能因他连累同僚遭人记恨。

他双手摘下官帽,摆放在桌案上,解开衣扣,当着那些人的面脱下官袍。

“可以了吗?”他淡漠地反问那人。

不等他们回答,他便向前走去,穿着素白里衣,迈出御史台的大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