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岁初年末的意思 > 第70章 仲冬霜 这是我付出的代价(第2页)

第70章 仲冬霜 这是我付出的代价(第2页)

越山岭被沈思明突如其来的动作唬得後退半步,伸手抓住沈思明的胳膊就要拉他起来:“你这是做什麽!不管有什麽话都先起来说。”

沈思明手上用力,抵抗着越山岭的拉扯,大声哀求:“薛光庭的文章我看过的,他才华横溢丶人品高洁,他会是个正清廉明的好官。”

他不断扯开越山岭拉他起来的手,身子放沉,两只膝盖生根一般死死压在石砖上:“他本该成为辅政的明臣,却因人诬告遭受牢狱之灾丶断送仕途,实在令人寒心。刑名律令乃明是断非之准绳,如今证据全无,怎能未审先押,此举置律法于何处?”

沈思明一介书生,哪里比得上常年用武之人的力气,越山岭加重力道,直接将沈思明从地上拽起来。

“沈思明!”

沈思明尚在挣扎,忽得一道低吼传来,他停了动作,擡眼看向越山岭。

他已经很久没从越山岭口中听过自己的名字,自越山岭戍边後,再相见时,对方总会浅笑着唤他一声“则睿”。

越山岭对着呆愣的沈思明叹气,低声解释:“我不是不愿,是不能帮。”

这次沈思明终于觉出“不愿”和“不能”之间的微妙差别。

“为什麽不能?”他问道。

越山岭松开攥着t沈思明的手,斟酌着词语。

他觉得有些话是需要与沈思明说明白的:“你真以为薛光庭是因那两桩故弄玄虚的案子入狱吗?他是因圣人与王氏的纷争入狱的,这种事你掺和下去只会引火烧身。”

沈思明知道圣人和世家矛盾重重,也知道薛光庭弹劾王家,可他没想到薛光庭会成为皇帝与世家斗法的牺牲品,他不可置信地质问道:“朝堂纷争,怎能以无辜之人的性命做筏?”

越山岭一把按住沈思明肩膀,瞪他一眼示意他噤声,压低声音劝他:“你也读过史书,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沈思明自然是读过史书,此刻他却痛恨自己读过史书,正因为他读过,他才更清醒地明白,越山岭所言非虚。

他双目失神,摇摇晃晃地後退,魂不守舍地在屋中挪动,自言自语:“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忽然他仿佛想到什麽,猛地转身奔向越山岭,急切地抓住越山岭的双臂,睁大的眼睛里满是孤注一掷的兴奋:“他的案子还没判,如果能证明他是被冤枉的,只要能证明他是被冤枉的,圣人也不能罔顾律法。”

“对,是这样。”沈思明的话不知是说给越山岭听,还是说给他自己听,“我得去找证据,有证据就能翻案,就能证明他的清白。”

睦王都识趣地闭门自省,他却不肯罢休。皇权争斗,一但踏错便是万劫不复,越山岭不能看着沈思明走自己的老路:“则睿,你年纪也不小了,别任性。”

沈思明声音已经有些嘶哑,他疑惑地看着越山岭,满脸不解:“明明有办法为何不试,难道要我眼睁睁看着好友被冤死?”

越山岭在朝为官,需要忌惮世家势力,他没有官身有何好惧,越山岭为什麽一定要拦他。

“因为我任性过!”越山岭仰起头,指向颈侧。

一道伤疤横在绷起的脖颈上,微暗的颜色紧贴着皮肉,像屋中地砖上的裂痕。

“这是我付出的代价。”越山岭语气很轻,轻得仿佛站在沈思明面前的只是魂魄。

沈思明定定地看着那道伤痕。他当然记得,那时越山岭不过十四岁,躺到越府的院子里,鲜血汩汩地从他脖子里涌出,像是永远流不尽,把半片院子都染得通红,红到他以为越山岭救不活了。

後来那片地方总也洗不干净,刺目的红色渗入石头的缝隙中,永远地停留在那里。

越府里再也不许提及越山岭,外面也不再称越山岭为越家的三郎君,一直到老越侯去世,越山岭都不曾回来。

那片鲜红好像又出现在他眼前,从那道缝隙中,汩汩地冒出来,源源不断地,把每一块石板染成红色。

恍惚间,沈思明听见越山岭说:“若没有这一剑,越府也许早就因我而覆灭。则睿,越府不止你我,你总该为母亲和阿泠考虑。”

沈思明无力地跌坐在椅子里,他曾写过无数策论文章,对着政令律例高谈阔论,却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想做一件事是这样难。

“他,就只能死吗?他是新科进士,圣人对他青睐有加,圣人……也不能保下他吗?”沈思明喃喃问道。

圣人不是能不能,是愿不愿。

王家乃世家之首,在仕林中颇有声望,若王家退让,圣人也得卖天下读书人一个面子,给世家一个交代。所以王氏活着,薛光庭就只能死。但王氏死了,薛光庭就能活。

要救他,王氏必须死。

-----------------------

作者有话说:他,是晋王,是薛光庭,是年少时的越山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